面条的核心第一是面,第二是汤
【本文来自《在湖南,没有什么事是嗦粉解决不了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047358111194
北方喜欢面条的嚼口劲道,在湖南吃米粉和面条却主要是汤味和浇头。北方面食比如山西面食,在外形上做出了花,然而味道却相对单调(且不那么可口,个人偏好而已);而南方(不限湖南,包括江浙川贵都差不多)则不太看重所谓的劲道,更多是在用什么汤,搭配什么浇头上下功夫。所以北方面食的品名很多体现的就是外形,比如刀削啊,拉面啊,是不是还有什么耳朵之类的,以及什么浆水鱼鱼的,都有体现外形的意思;而南方面食的品名则更多与浇头有关,比如大肉面啊,狮子头面啊,片儿川,鳝丝面,肠旺面,豌杂面,肉丝面,牛肉面等等。对于湖南人而言,对于外形最大的争论无非也就是米粉的扁圆之争吧
就我来说,味道还是比劲道更重要些。
作为南方人,我属于粉面通杀。对层主的说法,我有一点要补充。
-
北方面食中,确实有不少“为形而形”的情况,那是拿来看而不是为了吃的。但是,至少在面条这一项上,刀削面和拉面、猫耳朵绝不仅仅是外形不同,口感差别不在米线河粉之下。事实上,即便是机制面,宽面细面龙须面也都有不同的口感和烹煮方法——至于味道,坦白讲湖南人重口嗜辣,对于不辣的面条(仅限面条)恐怕都是“口味单调”的感觉。。。。我可能判断错误,但没有恶意,因为我自己就是不辣无欢。
-
——另一方面来说,南方面条同样也很讲究“劲道”。广东有“竹升面”,取名就是源自用竹杠反复压制鸭蛋糅合的面团。特别讲究汤头的竹升面即使在高汤中浸泡过久也不会损坏它的韧性,依旧爽口弹牙,弹性十足。而贵州名小吃肠旺面,也是鸡蛋和面(几乎不加水),同样要求筋道有嚼头。。。简单说,就我所知的南方面对于“制面”的流程同样非常讲究,也就是对面的质感绝不能马虎,肯定不是不管啥面只看浇头。
-
别的菜品不谈,但面条有一点是全国各地都是一个标准的——那就是“面条的核心第一是面,第二是汤”。米粉在工艺和口感上也有区别,但也不如面条的要求严格区别更大。在浇头上,米粉也更容易“百搭”。而面条虽然不至于“从一而终”,但搞错浇头可以让一碗面难以下咽,这绝不会夸张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