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前任员工认为一汽药丸,看看一汽现任员工怎么看
【本文由“Gx”推荐,来自《河北人在长春7年,对那儿很有感情,作为一汽前员工不吹不黑地谈谈一汽现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到帖子讨论长春,讨论一汽,作为一汽现员工我也来说两句吧。
人都是有屁股的,楼主这位一汽前员工明显是一汽大众的,看回复后来到了特斯拉,恭喜有了更好的发展。特斯拉在整车的电控一体化和未来自动驾驶的方向上,确实做出了不同寻常的进展,年轻人也更认可这样的品牌。
作为大众的员工,这两年对徐有看法是非常正常的,毕竟他们以为他们挣的所谓利润都被投入到红旗这个无底洞里面了。但是这些利润是他们这些生产者,再顶多加上一些工艺和规划人员贡献出来的吗?其实整个一汽大众,包括上汽大众,中方在乘用车技术上没有获得什么具体利益,国企在技术转移上天然不如民企有动力。两个大众合资厂只是生产工厂而已,汽车最重要的研发,基本没有反哺到一汽。包括你现在去的特斯拉,在中国也只是一个生产工厂,说大天有一些冲焊涂总的工艺技术,加上新能源车的组装。整个研发体系还是完整保留在美国本土。
说到红旗,观网的网友们应该都能看到,徐来了以后红旗肉眼可见的进步。其实作为解放的员工,在自主这块对红旗的投入还是非常嫉妒的。但是也知道红旗品牌如果搞好了,一汽以后的发展就有更大的保障了。我自己以前对红旗可是恨铁不成钢的,7、8年前买车的时候是想支持国产车的,但是作为一汽员工,我的第一辆车买的确是吉利的车。就是对以前奔腾基本上就是马自达换个壳子有些深恶痛绝。
但是我最新的车换的是红旗的HS5,已经开了一段时间了,总体比较满意。就是觉得都这个年代了,中控的APP还不能自己安装升级,白瞎那个大屏了,与汽车现在的智能化潮流还是格格不入。
还有红旗的H9,这辆车可以说颠覆了很多人,包括我们一汽自己人的认知,网上很多人传是劳斯莱斯的设计师设计的,其实这款车的前期是丁杨峰设计的,具体可以百度。
红旗这段时间,投入了很多资金建工厂,投研发,如果能实现正向循环,把红旗品牌做好了,那么这一切的付出我认为都是值得的。
对于电动化的趋势,也想聊两句,特斯拉和比亚迪是汽车电动化杰出的代表,现在股价也涨到天上了,证明大家都看到了以后发展的趋势。但是一些传统品牌也不是没有努力的空间,汽车这个行业,很多时候都是Tiger1这样的供应商一起和主机厂研发的结果。以后类似华为这样对ICT有着彻底了解的供应商进入,颠覆的可能更多是博世、大陆这样有着以前包袱的供应商。传统品牌如果做出自己的特色,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好,质量控制好,也不是没有发展的空间。
关于楼主吐槽的管理问题,这个对于国企来说,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大问题。但是类似解放现在努力的向华为咨询,做IPD和数字化转型,说明也不是没有改善的可能。只要企业在发展,这些不是不能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