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源老师接受《科工力量》采访的总结整理出来了

【本文由“事实与逻辑”推荐,来自《王孟源:中国要崛起,基础科研需要“讲实话”》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终于把王老师的采访整理出来了👍🏻

总结:

1.大型对撞机。性价比极低,浪费钱财,浪费人才,过去40年的发现并没有超越其标准模型的理论,未来在没有任何标准模型的基础下更不会有成果。

2.可控核聚变。并不是无限,清洁,廉价的能源。原因在于稀少的氚元素的高放射性和容易扩散的物理属性,以及聚变反应中产生的快中子加速老化发电器材的问题无解。

3.量子计算。性价比较低,离实际应用还有八个数量级的差距,需要持续投入40年以上,40年后能不能有突破还是个问题。

4.AI算法。性价比较高,这一领域的突破能对生命科学,蛋白质工学产生革命性影响,能在10年有成果。

5.未来展望。能源储存的优选应该是液流电池,中国目前虽然在第一梯队但投资不足,应该加大投资使其完全领先。飞机发动机,大飞机,半导体,就更要补课,这些是重中之重。

6.不要浪费资源。绝对不能把大量的时间,财力,人力浪费在性价比低的方向。合理分配人才,明智分配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