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摆的北冰洋崂山可乐等,除了中年人偶尔怀念下小时候,还有年轻人买吗?
【本文由“天涯老唐”推荐,来自《快死的果汁巨头:创始人和马云同上央视,13年前一步走错陷入绝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做梦呢!就是一厢情愿罢了人家收购你是为了帮你打入国际市场?明摆着收购后雪藏推它们自己的饮料!不会天真的认为他们只做可乐不做果汁吧?两可乐公司在国内收购的饮料公司不少吧,原来还在地方混的有声有色甚至几个牌子在全国小有名气,收购后到现在还有他的影子么?可以肯定的说被收购只会更惨早就影也没了!
当年几个被收购又赎回的地方品牌己经只能靠卖以前几十年的情怀苟活,新生代根本极少有选的,例北冰洋崂山可乐等,摆超市也没几个年轻人买都是三四十中年人偶尔怀念下小时的感觉才会买瓶吧
不清楚北冰洋到底怎么回事,前几年同样的玻璃瓶,就有些地方2.5有些地方4块,同一个城市价格都差别这么大,在可乐上你看不到,可乐什么全国价格都差不多,更别说一个城市。
如今卖的贵,一个问题是原料,坚持桔子酱和蔗糖,口味和过去没有很大差别,而健力宝用甜菊糖调味,蜂蜜味比九十年代淡了很多,但成本确实就降下来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物流。九十年代北京的主要食品饮料是国营大厂生产的,大体上都是一个单位,一个小卖部进货,面包,饼干,汽水,冰棍都是一个单位出的。生产原料共享,送货时候一起送来,结账一起结算,这个能省不少钱,而现在不能了,反而可乐倒是因为售卖量大加多元化生产,物流成本大大降低。
渠道管理也是个问题,学费还得继续交着。北冰洋应该还有一些降价空间,就看他自己愿不愿努力做大了。
倒是百香果那款我挺喜欢的,就是太贵了,官方打折价一听都要五块多,这个价格我会直接买果汁先生,汇源果汁或者加点钱买贝奇野菜了。
倒是百香果那款我挺喜欢的,就是太贵了,官方打折价一听都要五块多,这个价格我会直接买果汁先生,汇源果汁或者加点钱买贝奇野菜了。
我前几年买,同样北京四环内,有2.5也有4块,那么卖4块的。那1.5差价北冰洋自己应该拿不到吧。
感觉北冰洋味道还是不错,但是不会经营,价格那么高,自己还没赚到钱。
现代企业,我觉得他们厉害的就是全国甚至都能做到统一价格统一品质。
为啥这么豪横?
因为我们小时候喝的汽水都是工厂生产的。
啥?钢铁厂能生产汽水?
这个,还真能生产。
你可以看看汽水的食品配料表,这里面最重要的不是各种食用色素、各种食品添加剂、各种甜味剂。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二氧化碳。
你没二氧化碳你咋生产汽水?
恰好,钢铁厂的配套车间中有一个车间叫空分车间,全称叫空气分离车间,外人或者俗称叫制氧,就是通过工业手段把空气中的氧气提炼出来,为高炉炼钢吹氧这道工序提供原材料。那么副产品就有二氧化碳。
有了二氧化碳,再找煤质化验室,用化验仪器把汽水物料表配比出来,按照样本比例,就可以进行汽水生产了。
就这么简单!
北冰洋是啥?不就是山梨酸钾和柠檬酸多一点么?
可口可乐是啥?不就是焦糖色兑柠檬汁加阿巴斯甜么?
芬达是啥?不就是橘子粉兑水么?
打上二氧化碳,统统国际品牌!欧美口味!
啥?你说没有玻璃瓶?
你见过以前收啤酒瓶子的吗?你以为那些啤酒瓶子,就一定会再去装啤酒了?
说不定装的是北冰洋呢!
1,销量规模还不够大,销量增长还不够快,综合成本下不来,价格自然也下不来,因为国企也有业绩指标,包括利润指标。成本下不来,利润也要有,当然只从在价格上要利润了。
2,品牌策略。北冰洋定位至少在目前依然是北京乃至区域品牌,不是全国品牌,所以市场容量和销量增长空间有限,其经营策略不是靠增量降低成本和价格,也不是靠降低价格换取销量增长和市场占有率。这种市场定位业内称之为“利基市场”定位。
3,渠道策略。北冰洋主要渠道不是商超,而是餐饮渠道和路边店,所以北冰洋包装只有玻璃瓶和易拉罐,没有商超渠道主打的大、小PET瓶包装。
北冰洋的营销策略也一直在与时俱进,加强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例如不再做电视广告,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运用新媒体、运用年轻偶像明星,运用植入营销,运用公关软文,运用互动营销等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北冰洋品牌对年青一代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粘性。
不是所有的饮料公司都应对标“两乐”和台湾统一、康师傅。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做得好谁都有机会。洋品牌也会水土不服,“两乐”碳酸饮料在中国市场负增长早已是多年以来不争的事实。
赚钱谁都会,只是赚钱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品牌知名度提高了之后,就可以靠产业链赚更多的钱。“两乐”碳酸饮料最赚钱的“产业链”不是中游灌瓶厂生产出来的那些饮料,而是美国总部在上游卖“原浆”,就已经把利润赚回去了,原浆才是暴利。到了灌瓶厂靠生产和销售赚的那一点钱,就是辛苦钱、搬运工钱、鸡肋钱、别人吃肉你喝一点汤的钱。而且,为了多卖原浆,“两乐”也不会允许终端产品卖高价。美国资本家原浆要卖高价,你终端产品就不可能卖高价,“两乐”价格不高的秘密就在于此,这就是资本的游戏规则。卖原浆至少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公司战略定位必须是全国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也就是说市场容量和销量增长空间要足够大;二是需要很多年的前期巨大市场投入,将品牌做到全国知名品牌。北冰洋当然也可以在全国各地建灌瓶厂,然后卖原浆。这就需要北冰洋决定自己的战略定位到底是北京乃至区域品牌,还是全国品牌,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前期巨大投入(足够多的钱和上级是否允许其多年亏损)。
倒是百香果那款我挺喜欢的,就是太贵了,官方打折价一听都要五块多,这个价格我会直接买果汁先生,汇源果汁或者加点钱买贝奇野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