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纤新材料及环保工艺领域,欧美日是第一方队,中国也就占了产量的优势

【本文来自《填补国内空白!中国石化上海石化48K大丝束碳纤维开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硬盘硬 软件软

    碳纤维都是原丝做的,大丝束和小丝束碳纤维复材就是用大丝束和小丝束原丝做的。你这么一说,这个新闻大概的意思是,上海石化是打破用进口大丝束碳纤维原丝,而用国产大丝束原丝制作复材的第一家。

    又看了网上一篇文章,上海石化这个项目还是挺有意义的。“上海石化的难得之处在于,目前国内大部分PAN基碳纤维纺丝,都要进口日本东丽的DMSO溶剂。而上海石化是在国内独有的NaSCN(硫氰酸钠)湿法工艺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大丝束产品,独创性更加彻底。”

    从这个意义上,为上海石化点赞!

呵呵,呵呵!一群满瓶不动半瓶摇的记者在瞎扯!

生产碳纤维的原丝有两种,一种是粘胶再生纤维,另一种是PAN聚丙烯腈纤维,俗称的腈纶,后道工艺是烧结。

第一种比较古老,我国返回式飞行器使用,开发背景是美国航天观测机构发现中国东风5载体返回大气层红外特征明显,所以要开发防高温烧结材料,其开发者是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上海,其市区的主教学楼就是用这个项目的国家奖金建的),量产生产厂是襄樊化纤厂,工艺难点是控制粘胶再生纤维生产工艺中金属离子含量,以防止后段烧结工艺过程中的金属干扰。因为粘胶纤维是第一代化纤材料(比杜邦的尼龙还要早),生产工艺前道工艺如同纸浆工艺,后段湿法纺丝工艺使用有机溶剂也是污染严重,所以已经被新型再生纤维及环保工艺淘汰,新型再生纤维有欧洲的丽赛与中国的竹纤维,但是中国航天口子还是保留了这种传统粘胶纤维工艺。

第二种原丝是常见的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而腈纶纤维上海石化与兰州石化都是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生产的,吉化的聚丙烯腈生产在国内压根就不是强项。腈纶生产采用是湿法工艺,生产线有机溶剂挥发污染很重,而NaSCN(硫氰酸钠)湿法工艺就是一个古老工艺,所以小编就是在瞎胡闹,东丽的DMSO溶剂才是现代溶剂污染小,上海石化用了传统工艺生产就成了独创了,可笑啦!

在化纤新材料及环保工艺领域,欧美日是第一方队,中国也就占了产量的优势。丽赛这种再生木浆纤维,是奥地利兰精公司与90年代初开发的环保工艺,于2000年后在中国授权给南通金太阳集团生产,国内内衣材料均在使用其产品。新雪丽这种滑雪服材料是70年代的3M公司给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发的抗寒衣料,国内业者现在还是弄不清楚,他到底是新型聚酯纤维材料工艺还是几种的共聚材料或者是其他特殊工艺材料,只能买3M的成品用于国内的抗寒服装与家纺产品中。至于日本的东丽尽管是靠碳纤维在挣钱,但是国际的各种化纤中东丽的工艺专利数量可是顶尖的,在90年就有句话一家东丽公司就能顶的上全中国的化纤研究机构还绰绰有余。

知识点:

粘胶再生纤维的材料是棉短绒或旧棉绒制成浆液,而丽赛纤维是利用天然针叶树精制木浆,中国的竹纤维是用竹浆,他们后道工艺都是用湿法生产。

国内化纤三大材料,是聚酯类(PET、PDT、PBT)、尼龙(中国的PA6、杜邦的PA66)、腈纶,第四、第五是丙纶(主要是化纤地毯用,而超细聚丙烯纤维可以于高档风衣面料与口罩熔喷布)与维纶(合成棉花,现在主要是手术缝合线用),其中腈纶与维纶是湿法工艺纺丝其他都是熔体纺丝。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