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少年军校举世闻名,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

500

战斗民族是怎样炼成的?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近日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苏沃洛夫少年军校迎来了8名特殊的学员,他们都是叙利亚政府军烈士的儿子,这些孩子的父亲在与极端分子的战斗中牺牲。

500

▲加入苏沃洛夫少年军校的8名叙利亚少年

这些孩子的父亲都是牺牲在反恐战争第一线的战士,几乎每个孩子的父亲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500

▲孩子们在9月就要开始校园生活

图为烈士的儿子受到俄罗斯将领的接见

俄罗斯和叙利亚非常重视这些英雄之后,俄罗斯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孩子的培养,为叙利亚军队、政府高层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叙利亚政府也希望将他们送到安全的俄罗斯进行学习,做好安抚民心和烈士家属抚恤等工作。

500

▲战后一片废墟的叙利亚重镇阿勒颇

说起俄罗斯,很多人就会下意识的想起“战斗民族“这个词,作为战斗民族的特色传统之一,俄罗斯对公民极为严苛的国防教育是常为人所乐道的话题。

500

▲进行火箭筒发射训练的俄罗斯学生

其中儿童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更是俄罗斯人日后成为“战斗民族”的根本保证。而今天的主角—俄罗斯少年军校,就是俄罗斯青少年国防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500

▲军校学员进行晨练

俄军少年军校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30年,当时俄国驻普鲁士公使巴维尔·雅古任斯基首次提出创办一所少年军校,使那些喜欢枪炮、具有军人潜质的男孩子和战争孤儿从小就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以便为俄罗斯帝国军队提供优质兵源。

500

▲俄罗斯著名军事家、统帅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

俄罗斯8所少年军校皆以他名字命名(一共16所)

第二年第一所少年军校就在圣彼得堡建立起来。此后的少年军校在国家高层的扶持下不断壮大,到“十月革命”后,以苏沃洛夫元帅名字命名的陆军少年军校和以海军元帅纳希莫夫名字命名的海军少年军校的数量已经发展到30多所。

500

▲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海军少年军校

而现代意义上的苏/俄少年军校,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苏联建立后,少年军校制度因被视为沙俄帝国时期的产物而一度废止。但到了1943年,苏联与纳粹德国的长期鏖战使得国内出现了大量的战争遗孤和烈士子女。

500

▲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

向德军阵地发起冲锋的T-34坦克群

出于妥善安置这些儿童的考虑,也为了培养苏军的后备力量,1943年8月2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创办少年军校来安置和教育战争中牺牲的军人、游击队员、政工人员、集体农庄庄员的子弟。

至此,11所苏沃洛夫少年军校得以建立,大批牺牲在前线的军人后代成了这些少年军校的第一批学员。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养尊处优,被家里人奉为珍宝,一听到军训可能都要担心受点伤,更不要说军校了。但在俄罗斯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即使你想进入少年军校也不一定能进得去,申请者要与很多人共同竞争一个宝贵的名额。

500

▲能以优秀的成绩顺利毕业也不容易

图为军校学员庆祝毕业


俄少年军校的录取标准是极为严苛的,首先是年龄的限制,除去几所军事音乐院校对年龄有所放宽外,全国7、3、2年制的苏沃洛夫、纳希莫夫少年军校和武备学校只招收年龄不超过11、15、16岁的男生。

500

▲稚气未脱的年轻学员在认真训练

适龄的孩子还要通过俄语听写考试和数学笔试,还要接受学校体检、体能测验和心理准备测试。测试之后甚至还要接受必要的政审与面试,可谓是“千难万险”。即便如此,每年报考的学生仍然很多,报考与录取比率常年维持在8:1左右。

不过,对于一些特殊家庭和军人之后,入学条件会宽松许多:未成年孤儿或被父母遗弃的未成年公民体检合格后,便可免去文化考试,只通过面试录取;

500

▲下课后还在摸索枪械构造的学员

在入学考试合格的情况下,总军龄在20年以上的退休军人的孩子,牺牲、受伤或患病亡故、丧偶的军人的孩子,在军事冲突地区服役的军人的孩子将被优先录取。可以说是相当的人性化。

500

▲优良的校园环境,仿佛是一座军事博物馆

俄罗斯少年军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军事化的管理与教学。俄罗斯政府为少年军校投入了大量资金以营造优良的环境与全面的硬件设备,以保证为学生提供种类繁多的军事训练项目。

500

▲搏击训练

其中包括负重越野、轻武器使用、手榴弹投掷、战术动作学习、防生化演练、搏击等军事训练科目,部分高年级学生甚至可以参与伞降、模拟演习等高级训练科目。

500

▲高年级学员进行伞降训练

拿轻武器训练来说,这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在12岁之前孩子们用道具枪进行练习。

500

▲使用训练枪的小学员

到12岁之后便可以使用真枪,也会定期在教官指导下进行实弹射击演练。

500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并不是过家家般的游戏,少年军校所有的训练都是按照正规部队的训练要求实施的,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的确难度不小。

500

▲枪械拆卸、组装训练AK-74M

例如肩背4公斤重的AK-47进行越野训练,对成人来讲难度可能不算太大,但要把它压在12岁孩子身上,还要匍匐前进50米甚至100米,难度就很大了。不过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才为这些孩童日后成为优秀军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00

▲负重行军训练


尽管是实打实的军事院校,但学校对文化课的要求同样严格,学校的教学提纲中有普通中学的所有学科。不过在数学、物理、历史、文学,特别是外语方面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500

▲手工制作

伴随严酷的军事训练的,是从入学到毕业之间不间断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日后俄罗斯社会精英、军队高级人才的摇篮,爱国是每一位学生必备的素质。

500

▲社交礼仪的学习也是必要的

少年军校会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电影、听老兵讲述英雄故事和战争历史,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500

▲“知识日”活动中学员与老兵在一起

每年的9月1日是俄罗斯的开学日,也是“知识日“,这一天少年军校会通过举办爱国主题展览来为学生普及国家的伟大成就和英雄模范的事迹。

500

▲俄现任国防部长绍伊古亲临莫斯科的

苏沃洛夫少年军校参与“知识日”活动

此外还会举办学员阅兵式展示少年军人的风采。

500

▲俄罗斯各地的阅兵仪式中也会有少年军校方阵

不少人觉得,俄罗斯如此这般,只不过是在兵源不足的困境下而做出的不得以举措。那就大错特错了,与西方影视/动漫中一贯的邪恶苏俄军人形象不同。

500

▲动漫中被塑造为“杀人机器”的苏俄少年军人也很多

俄罗斯少年军校并不是为了生产所谓“杀戮机器“设立的,而是培育高素质、能力全面的现代化高端军事人才与社会精英的”鹰巢“,学员毕业后可以自由决定出路(但绝大多数选择留军深造)。大多数都会成为俄罗斯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

500

▲车臣战争中涌现出的很多战斗英雄都有在少年军校学习的经历

当然,少年军校是培养社会精英与高级军官的摇篮。也是俄罗斯增强战争潜力、国防人才储备的重要手段。很多车臣战争中表现亮眼的将领,就曾在苏联少年军校学习。此外对爱国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是俄罗斯国防教育的成功之处。

500

▲莫斯科郊外的沃泽宁斯基一个少年学校的训练情况


然而,少年军校的创始地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我国就已经存在类似俄罗斯少年军校的雏形,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04年,汉武帝设建章骑营。初衷是保卫离宫,相当于现今的卫戍部队。

500

▲《汉武大帝》中复原的建章宫

守卫士兵应属羽林军

不久建章骑营改名羽林军,值得一提的是,这支人数仅2500人的精锐部队,从军官到士兵,全都是汉匈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子弟,因此又号“羽林孤儿”。他们从小在军营中长大,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成年后编入羽林军。

500

▲“寇可往,我亦可往”

大多数俄罗斯学员在进入少年军校前会和政府签署服役协议以保证他们毕业后长期为俄军效力。与此相似的是,汉武帝时的“羽林孤儿”被纳入羽林军学习生活,目的也是为了成为职业军人,因此他们并没有服役时间的限制。

500

▲西汉骑兵装束

在训练内容上,俄少年军校的学员为了成为军中精英,需要进行大量、种类繁多的军事项目训练,我国的羽林军也是如此。

500

▲《汉武大帝》中的霍去病形象

与只需要学习队列、射弩和刺杀等一般性军事技能的“义务兵”不同,羽林军们不仅需要精通骑射、格斗,还要学会野外生存、照顾马匹、辨向导航、长途追踪等等高级军事技能和指挥技能。

500

▲《汉武大帝》中汉军骑兵突袭匈奴王庭片段

通过各类军事技能的学习,羽林孤儿逐步成为远超普通士兵的精英战士。也为汉朝对匈作战提供了高级将官的储备,这也是汉帝国厚待烈士子弟的标志,羽林也由此成为一种延续军事传统与家族荣誉的象征,在国家中的地位也得到提高与认可。

500

▲西汉名将霍去病墓“马踏匈奴”石刻

回到当下,虽然中国的少年军校有悠久的历史,目前我国以“少年军校”命名的学校虽然数量也很多,但大多局限于体验性质的夏令营基地而非专业军事院校。

缺乏专业技术支持,教学内容也较单一,时间也很短。很难让孩子学习到真正的军事技能、获得真正的磨练。

500

▲中国某少年军校阅兵式

同时,爱国教育的缺失也是各地网络侮辱国家民族、追捧日本军国主义等青少年错误言论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他们不但让自己蒙羞,也对社会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500

▲不断挑战社会底线的“精日”分子

面对这些问题,军武菌认为,我们也可以结合自身条件来学习俄罗斯的教育经验,强化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崇尚英雄、热爱祖国的正确价值观。同时建设专业的少年军校,为社会与军队培养更多有潜力的可造之材。

500

▲军训进行刺杀训练的大学生

目前很多学校军训都开展了新内容以贴近真实军队训练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应当知道,我们只是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在国际环境上,我们并不比俄罗斯好多少:潜在的威胁仍然存在,战火离家园并不遥远。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方能永铸钢铁长城!

500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