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素质教育

教育部关于素质教育的和降低学生负担的决定搅动了网络上的舆论。在我看来网络上的舆论不会动摇教育部的决定。学校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现在家长把孩子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身上是不切实际的。我的观点,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家长而不是学校,这一点当家长的必须清楚。学校只能提供通识教育,也就是一般的教育。而素质教育是因材施教的特殊教育,学校一个班里那么多学生,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给与特殊的培养,学校也不允许在一般教育中对个别学生进行特殊教育。顶多是好学生能得到老师的更多的关注而已,但是这跟素质教育是两回事。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开发学生的能力。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不是开发学生的能力了吗?学校教育也是开发学生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一种知识的接受能力,通过记忆和重复训练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基本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其它的能力无从谈起。但是,作为家长对孩子期望的能力是什么?未必家长清楚。一帮而言,家长都是以上好学校作为目标,大学自然是北大清华为最高目标。中学自然是地区的重点高中、初中,小学是重点小学。这种学校的选拔标准是以标准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这种学校最大的好处不是老师,而是学生,好学生集中的影响。但是作为素质教育这种学校同样是不足的,它还是一种通识教育的模式,还是以记忆和重复训练接受知识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能力训练,第一是扩展知识的训练,在学校知识传授之外主动寻找新的知识的能力。自主建立知识结构的能力。这种能力训练不同于学校的记忆式的训练,而是漫游式的寻找知识的浏览。不需要记住,而是需要知道,通过扩大阅读量快速增加知识量,增加知识的广度。这种学习不像学校学习那样枯燥,相对于学生更容易接受。家长和学校需要给学生时间进行这样的学习。比如我小弟,在小学和初中就已经大量地阅读军事刊物像《航空知识》《兵器知识》和《舰船知识》,甚至像《国际航空》这样专业类的刊物,对于技术问题并不懂,但是知道,知道很重要,这对于他后来从事航天应该是有帮助的。他从小绝不是“学霸”,学习成绩在前1%以外,10%以内的学生。大学毕业连研究生都没有考,他外语很一般,记忆力不算好。但是进入到单位以后的能力非常强,进步非常快。34岁评正高,主任设计师,42岁成为总设计师。

第二个是动手能力,这个也是应该通过生活加以解决的。美国人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杨震宁形容美国人是含着扳手出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家庭生活中也存在大量地动手训练,初中生就可以修理自行车了,我们当学生的时候都是自己修自行车,反复拆装。组装半导体和制作各种模型是很多同学课余生活的一部分。

素质教育的推进方向不是增加重复的训练增加知识的记忆,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科学素质和能力培养上。

素质教育,向前一步,从游戏到科学。马云曾经告诫家长们要让孩子会玩。什么是会玩?就是在玩游戏中获得科学素质。这里就有从游戏到科学的跨越,我用这样的一个例子。折纸飞机是大多数孩子童年的游戏。折纸飞机是一个游戏,但是如果向前一步,知道比较不同形状,不同折法,不同材料的纸飞机的飞行性能,那一种纸飞机飞得更远,飞得时间更长,并且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比较就已经是一个科学活动了。这种孕育在游戏中的科学性的活动不需要更多的补习班,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对家长的要求很高,绝大部分学生是跨不出这一步的,同样是家长也跨不出这一步,这是从自然世界到科学世界的一步。

向前一步,从生活到科学。前面说到初中生就可以自己修理自行车。到高中就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汽车养护的工作,在维修手册和通过师傅的指导下作维修工作。更进一步就是科学性的工作。比如汽车更换机油通常是根据车厂的建议行车一定里程或时间之后就要更换。但是更科学的方法是根据机油的污染情况予以更换,这样通常能延长机油的使用时间。高中学生就可以学习检测机油的参数,比如黏度,色度,决定是否应该更换。更高层次是通过过滤机油,通过光谱分析残渣得到发动机的状况。

对于小学生也有生活中的科学。现在家庭养宠物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只是喂养这些宠物就是生活了,如果能记录每天饲喂的数量与宠物的生长情况就已经是基本的科学活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就是记录这些情况,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出规律性的东西。还可以训练宠物比如狗,把这个训练的过程记录下来,统计刺激的方法和强度对于狗狗掌握技能的影响,这就是科学研究。

向前一步,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全家外出旅游可以让孩子去组织,制定旅游线路和经费预算,预定旅店和车票。可以带孩子住到旅游地的住户家里,像农家乐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活动。旅游出行前制定需要发现的东西,比如旅游目的地的地理,植物,地质和文化,这些都可以从网上或者书上找到,然后在旅游的时候,有意识地去发现这些知识,然后记录下来。有意识地旅游与游山玩水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差别是巨大的。

文科的东西可以记述比如家族史,口述历史,文学创作等创作性的活动。

这些东西都是从生活中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的老师是家长,而且如果家长懂得这些,孩子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科学素质和能力是在孩子漫长的学习和成长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是由起跑线决定的。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孩子的每一步都比别的孩子走的更远,通过整个教育阶段的积累,这个差距就是精英与普通人的差距。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说几句。未来教育肯定是区分精英教育与通识教育,而素质教育是精英教育的核心。北大清华这类的学习的发展方向就是精英教育。而公立教育就是所谓的“普鲁士教育”,培养的是通识性的人才,而不是精英。未来高考肯定要有20%左右的内容是超课纲的,这是为了筛选具有精英潜质的学生。基础教育的课纲内容也是必然要压缩的,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也是为了给精英教育留出精力和时间。作为精英教育,除了必须掌握的知识,也就是课纲内容之外,还要有增强的知识,比如解题的技巧,像“奥数”中的一些知识,还要有大量的需要知道但不需要记忆的知识,比如像今年高考中出现的“幸存者偏差”这样的知识。比如数学和物理教学中通常不教的数学思想和物理思想史,实际上在培养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这样的科学精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科学的发展是由问题推动的,发现传统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科学史是揭示这种矛盾发展的历史,对于科学素质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这些知识都是需要知道,但是不需要背的知识,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部分。还要有我所说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能力和研究能力。 

以上说了这许多,不知道有多少是家长可以掌握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得到精英教育,成为精英中的一员。但是家长的知识和财力又不可能支持这个精英教育,即便是上了所谓的重点校也一样,补习班不过是应试教育下的怪胎,并不能提供精英教育的素质培养。新东方那种补习班在我看来就是骗钱,对于学生素质培养没有什么价值,而且与教育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与教育部高考改革的方向也是不一致的。

我想大多数家长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这种素质教育,这就给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机会,提供这种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我看小米的雷军拿着钱急火火地投向家电,腾讯因为电子游戏受到限制股价暴跌,而这样一个素质教育的蓝海空在那里没有人去做。我想如果通过互联网提供这种素质教育,创造一大批寓教于乐的游戏,通过游戏,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这种教育会有巨大的市场,而且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补习班这样老式的教育形式,效率要远高于补习班。不知道有没有看官有孩子准备创业或者自己准备创业的,这个比共享单车还靠谱一点。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