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运行时间表(据公开信息整理)
9月下旬,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由远望运输船队安全运抵海南文昌清澜港,并通过公路运输方式分段运送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此后,火箭按照测试发射流程,陆续完成了总装、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
11月17日上午,经过两个多小时“胖五”和“嫦五”完成了从组装厂房到发射工位的垂直转运。
11月23日18:30许,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开始加注液氧液氢低温推进剂,计划于24日凌晨4时—5时择机实施发射任务。
11月24日04:30,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11月24日22:06,嫦娥五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秒多,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继续飞向月球。
11月28日20:58,探测器经过约112小时奔月飞行,在距月面约400公里处成功实施3000牛发动机点火,约17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
11月30日04:40,实施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
12月1日23:00许,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相关准备工作。
12月2日01:15~03:45,利用月岩钻探机进行地下钻取采样,目标打钻2米深,然后样品封装。
12月2日04:53,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目前,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正按计划进行表取采样。
12月2日5:14~3日3:35,使用机械取样器在着陆器周围进行月表取样,然后封装。
12月2日22:00,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12月3日23:10,月表停留两天后,携带封装样品、重约500公斤的上升器启动点火,从着陆器上方起飞。17分钟后展开太阳翼,缓慢爬升。而着陆器留守月球,独自工作。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携带样品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12月3日,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在点火起飞前,进行了月面国旗展开。此次国旗展开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
12月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后,五星红旗又一次展现在月球表面,同时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
12月4日~5日,嫦娥五号任务控制团队对上升器进行4次远程导引操作,进入15×185公里的椭圆形轨道。
12月6日02:14,上升器与轨道器进入交会对接的近距离阶段,轨道器追逐、接近上升器。对接时间窗口约为3.5个小时。
12月6日05:42,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
12月6日06:12,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后续,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与上升器分离,择机返回地球。
12月8日06:59,嫦娥五号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离轨,7时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经度0度、南纬30度附近的预定落点。
12月12日09:54,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经历了约6天的环月等待,实施了第一次月地转移入射,从近圆形轨道变为近月点高度约200公里的椭圆轨道。月地转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月球轨道上的轨道机动,使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进入月地转移轨道。
12月13日09:51,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实施第二次月地转移入射,在距月面约230公里处成功实施四台150牛发动机点火,约22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顺利摆脱月球引力,成功进入月地转移轨道。
12月14日14:13,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进入TEI月地转移轨道第二次点火。当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在距离地球5000公里时,轨道器完成地月最后使命,与返回器分离,挥别。返回器独自预备重返地球。
12月16日09:15,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上两台25N发动机工作约8秒钟,顺利完成第二次月地转移轨道修正,组合体上各系统状态良好。12月17日1:59,返回器跳跃式再入大气层,以尽可能减小再入速度。此时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高达每秒11公里,相当于32马赫,这将创下中国航天器再入速度之最。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翘首以盼,“土特产”快递终于到了!经过20多天期盼等待,嫦娥五号探月之旅终于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