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解放黑奴?可谓颠倒因果!混淆是非!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有人认为,美国1861年的南北战争,是为解放黑奴而爆发的,并以此鼓吹美国对于“人生而平等”的人权追求。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此。将战争起因归咎于美国要消灭、废除奴隶制,这是极其荒唐的,甚至可以说是颠倒因果,混淆是非!
图片来源网络
黑人一直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牺牲品纵观历史,欧洲殖民主义者为了满足积累财富的欲望,将大量黑人裹挟到了北美大陆,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也随着贩卖、奴役、使用黑人劳动力而兴盛。在“贩卖、奴役、解放”这一看似荒唐的历史过程中,黑人一直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牺牲品。从“黑奴”到“黑工”,他们的命运不过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变化,可以说,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黑人的血泪史。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劳动力,那黑奴不就是现成的劳动力?如果只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现存的奴隶制度不正好可以为其提供劳动力吗?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废除奴隶制?
其实,在南北战争前,黑奴已经十分“金贵”了。
20世纪40年代机械化收割出现之前,棉花种植一直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收获棉花所需要的工时甚至比纺纱和织布还要长,收获时劳动力不足,是棉花种植中受到的最大限制。美国南方杂志《狄波评论》评论道:“真正限制棉花出产的因素是劳动力。”
在1783年至1808年禁止国际奴隶贸易期间,贸易商大约进口了17万名奴隶到美国,这是1619年以来进口到北美的所有奴隶的三分之一。美国国内的奴隶贸易将约100万奴隶强制迁徙到了美国深南部,他们大部分都去种植棉花了。
1860年,在南方采摘的所有棉花中,有85%是在大于一百英亩的农场上种植的,拥有这些农场的种植者拥有所有奴隶的91.2%。棉花生产需要不断地寻求劳动力,持久地争夺控制权。奴隶劳动如此至关重要,以至于《利物浦纪事报》和《欧洲时报》都曾警告说,如果要解放奴隶,棉布价格可能会增加一倍或两倍,给英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虽然野蛮胁迫对数百万美国奴隶来说像是一场噩梦,但是这种暴力结束的可能性,对那些在棉花帝国中收获巨大利润的人来说,同样是一场噩梦。
为了使这种噩梦不会成真,美国的种植者们也利用了第三个把他们变成世界领先的棉花种植者的优势:政治力量。南方的奴隶主已经以五分之三条款的形式,将其权力基础写入了宪法。一系列支持蓄奴的总统、最高法院法官,以及国会两院强有力的代表,都保证了对奴隶制看似无止境的政治支持。奴隶主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政治影响力也是决定性的,因为它允许他们把奴隶制度扩展到新获得的南方和西南地区土地上,于是,在一部分美国人眼里,奴隶制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棉花种植区的发动机。
美国独立后,版图不断由东海岸向西部扩展,但是北方与南方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北方是工业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2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南方依然盛行黑人奴隶种植园制度,它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提供原料,换取工业品,虽具有某些资本主义特征,但不等同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它以黑奴劳动为基础,种植场主对黑奴实行超经济的强迫劳动,视奴隶为财产,可以任意加以处置与买卖。
这种格局早在殖民地时期就初露端倪,即使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联邦制度,实现了合众为一。然而,南北两种制度的对立越演越烈,国家分裂的危险与日俱增,诚如一位美国作家分析所说,美国的分裂性在于“合众国的政治分歧和地理分界之间的巧合”。南北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矛盾随着美国领土不断扩张而逐渐复杂尖锐,矛盾逐步集中在南北双方争夺联邦控制权的政治领域,演变成维护联邦统一还是分裂国家的“政治危机”。
终于,这一危机在南方奴隶主制造的阴谋分裂活动中爆发:1861年4月12日上午4点30分,叛军打响轰击联邦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的第一炮,公然挑起国内战争。
林肯并不是废奴主义者亚伯拉罕·林肯。图片来源网络
林肯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但他并不是一个废奴主义者。林肯的《首次就职演说》里提到“我无意直接或间接干扰蓄奴州的奴隶制度”。
林肯在废奴问题上持保守态度,其核心思想是为了避免国家分裂,维护联邦统一。他和大多数温和派共和党人一样,只是反对将奴隶制向西部新领土扩张而已,并不是要彻底摧毁奴隶制。在林肯心中,联邦统一高于一切,南方各州为保存奴隶制而不惜分裂祖国的行为在林肯看来是不可原谅的,北方起初应战也主要是因为南方脱离联邦背叛祖国,并非是为了解放黑人奴隶。正如马克思说:“林肯竞选期间是没有内战的,解放黑人的问题也没有提上日程。……如果当时林肯把解放奴隶作为战斗口号提出,他毫无疑问是一败涂地。”
在解放黑奴问题上,林肯经历了长时间的犹豫。战争刚开始时,他为了奴隶州的脱离,不敢废除奴隶制度。之后,他提出逐步、有偿的奴隶解放法案。这些方案既无法满足奴隶主的贪欲,又遭到黑人的强烈反对。当内战已发展到只有解放所有奴隶才能拯救联邦的关键时刻,林肯发现他以前执行的作战计划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1862年8月22日,在给《纽约论坛报》编辑格瑞莱的信中,林肯写道:“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存奴隶制度,亦非摧毁奴隶制度。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解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
在内战的危急关头,林肯终于采取措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解放黑奴,1862年9月22日,林肯为了瓦解叛乱各州的战斗力,在内阁会议上宣读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它不适用于留在联邦内的奴隶州)。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各州境内的黑人奴隶即被视为自由人,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于是,南方叛乱各州的战斗力被瓦解,至此,战争局势向有利于北方的方向发展,实现了林肯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拯救联邦”。1865年4月9日,南方叛军司令罗伯特·李将军在投降书上签字。南北战争,终于以当时比较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胜利而结束。
虽然在“解放宣言”中,林肯表示要坚决废除奴隶制,但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林肯,其自身也有一定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蓄奴州的奴隶都可获得自由,而仅限于叛乱州。其次,他最终并未从经济上给奴隶以彻底解放,还打算将“解放了”的黑人送往国外。
美国内战的事实表明:南方奴隶主为维护奴隶制度而挑起内战;林肯政府却为实现维护联邦统一、保卫主权完整的最高目标,而解放黑人奴隶、解决土地问题。可以说,解放黑奴并非是内战最初的目的,而只是为了实现胜利,维护联邦统一的一种手段。
南北战争后的美国黑人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林肯颁布“解放宣言”起,一百多年过去了。美国广大黑人是否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了呢?
奴隶制度的废除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但是,奴隶制的废除只是为资产阶级带来了“黄金时代”,没有也不可能使美国黑人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只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了另一种剥削制度。所谓“解放黑奴运动”,并非是“人生而平等”的西方人权追求,而是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情况下,生产力发展的新需要和维护美国国家统一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命运在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而改变。
战后初期,黑人在南方各州曾经一度争得了不少民主权利,少数人还获得过一点土地。由于资产阶级害怕黑人的真正解放会推动北方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始,所以,当他们在政治上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并在经济上控制了南方以后,便无耻地抛弃了在战争中的同盟者,和被打倒的种植园主结成反动同盟,镇压南方人民民主运动,黑人用自己鲜血换来的土地被抢走了,已经获得的一部分权利逐一被剥夺,广大黑人重新被打入苦难的深渊。正如列宁所说:“美国资产阶级在‘解放了’黑人之后,就竭力在‘自由的’、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基础上恢复一切可能恢复的东西,做一切可能做到和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来达到它最可耻最卑鄙地压迫黑人的目的。”
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南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的迫害,由于南部农业机械化和土地兼并的加剧,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迫使许多黑人离乡背井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他们成为美国产业工人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美国没有世外桃源,黑人走到哪里也摆脱不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他们不过是从半农奴制的佃农变为工资奴隶罢了。美国黑人工人是美国无产阶级中受苦最深的部分。1971年,《黑人工人代表大会》对美国黑人工人的状况作了如下概括:他们工资最低;劳动条件最坏,最危险;死亡率高出白人一倍半;患职业病最多;在工种和升级方面最受歧视;受到最苛刻的管理;在工会中处于无权或很少权力的地位。以上情况充分说明,从奴隶到佃农再到工资奴隶,这就是南北战争后美国黑人所走过的苦难历程。
那么,拥有少量生产资料的黑人农民的处境是否好些呢?在垄断资本控制的大农场“竞争”和排挤下,他们同样逃脱不了破产的厄运。另外,美国黑人不仅在经济上受到残酷剥削,而且在政治上遭受无情的压迫和歧视,处于无权地位。在社会上,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渗透到美国黑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黑人从生到死都逃不脱这种罪恶的制度。在这种最野蛮、最森严的种族岐视制度下,美国黑人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他们经常遭到“三K党”等种族主义暴徒的迫害和屠杀。直到现在,黑人被杀,他们的房屋、学校被炸的事件仍屡见不鲜。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这幅作品描绘了三K党成员正在将枪指向黑人家庭的场景。图片来源网络
毛泽东指出:“美国的种族歧视,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在美国黑人奴隶制度被废止15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黑人的处境和南北战争前汤姆叔叔的遭遇相比没有根本的变化,他们及其他少数族裔的基本人权仍然没有得到完全保护,种族歧视与种族差异仍然存在。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要消灭民族的(和一般政治上的)压迫是不可能的。”
综合整理自:
斯文·贝克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美国黑人的受难史》.察网智库;
余志森《美国南北战争:统一战争还是革命战争?》.文汇报2011年7月第011版;
杨雨虹《论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文学教育2016年12期;
洪伟、李淑环、宗元勇《中国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与美国解放黑奴运动之比较》.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史美文《南北战争后的美国黑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