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家认为港府填海建屋,会让中国蒙羞?
在中央帮助香港立法会排“独”之后,立法会终于回到为香港市民服务的正轨上来。立法会财委会4日通过“明日大屿”计划的中部水域人工岛相关研究拨款,涉及约5.5亿元。
“明日大屿”是个什么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个填海造地为香港市民建房子的计划,是特首林郑月娥在2018年施政报告中提出的。
报告中称“明日大屿”将是未来二、三十年香港的长远发展规划,项目计划在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兴建人工岛,填海面积达1700公顷。
香港房价多年全球最高,没有之一,早就被香港市民和所有香港问题研究者诟病。《2020全球生活报告》中,香港继续蝉联“全球房价最高城市”。
港人苦房久矣
,现在特区政府出钱想办法给大家建房子,应该全民鼓掌才对,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造价达6200亿元的“明日大屿”计划却一直备受既得利益团体反对,该次前期研究拨款的5.5亿元,原本在去年5月已获立法会工务小组通过,及后提交财委会审议,但在乱港派的全力阻挠下,最终仍赶不及通过有关拨款,就已“胎死腹中”。
然而,由于现届立法会延任一年,乱港派议员又被扫地出局,“明日大屿”前期研究拨款项目瞬即“重生”,赶及年尾通过。
即使只是前期研究,甫一出台就受到乱港派的全力抵制。2018年以来各种各样舆论诋毁、立法会破坏就不说了,说最近的一次。
11月份,香港两大乱港政党的民主党及公民党就制作了所谓“民调”,称55%的港人反对填海造地建住宅的"明日大屿",
认为政府应优先发展别的土地,然后才应考虑发展“
明
日大屿
”
,
仅27%的
人支持该计划
。
调查设置多个问题,其中
有67%人认为,面对经济转差的情况,当局应先解决民生及经济问题,而非推行“明日大屿”,25.2%及20.3%人则担心浪费
香港财政储备及利益输送至中资地产商。
当时还是立法会议员的乱港派尹兆坚表示,数据显示有较多人反对“
明日大屿
”
,妄指特区政府漠视民意,一意孤行硬推计划,担心最后只是全港700多万名市民“埋单”,促请林郑月娥不要再欺骗市民和倒钱下海。
乱港派编造的“民调”,你懂的。一边明知道香港其他土地都被各种利益团体控制着,政府无能为力却又让其去碰钉子,一边把解决住房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误导成不解决民生问题。
现在特区政府排除万难,在回归以后第一次基本排“独”的立法会通过了调研拨款。这次体制内乱港派发不出声音了,反而是社会一些群体发出了反对声音。
香港环境专家林超英表示,立法会通过5亿多元的“明日大屿”人工岛相关研究拨款申请令人失望,质疑没有科学的需求研究,也没有经过正式可行性研究,是仓卒行事,他担心会因考虑欠缺周详而花费寃枉钱。
林超英称,大规模填海造人工岛,将会令香港成为全中国在自然保育方面最落后的地方,违反《生物多样性公约》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令香港蒙羞,也令作为《公约》缔约国的中国蒙羞。
他强调建造人工岛本没有需要,也必定会造成破坏,损害香港的国际声誉,质疑硬要兴建人工岛的原因。
听到这里,网友们会好笑,为解决香港市民的住房问题,特区政府会让中国蒙羞这种大帽子都被扣上了。填海造岛建成的三沙市,对这位专家投来关切“
未成年人
”
的目光。
林超英是什么人?
他是香港环保界的“泰斗”级专家,是前香港天文台台长,香港乡郊基金主席,香港观鸟会荣誉会长,香港环境运动委员会前主席。听这些网友们可能没什么感觉,再换个说法,第64288号小行星,叫林超英星,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地位可见一斑。
这位林超英虽然反对“明日大屿”,却却不是乱港派。去年修例风波中,林就因为力挺港警,被黄尸网曝过。
既然不是以揽炒为目标的乱港派,又是学术权威,我们就来和林超英先生讨论下吧。
首先香港动植物并没有特别的珍稀性种类,在别的地方也有相同品种,并不具备保护的紧迫性。
那么,是不是不紧迫就可以随意破坏环境?当然不是,我们从卫星图来对比下深圳和香港,可以看到香港大片大片土地被划为郊野公园,不许开发,这正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甚至为了保护生态,部分导致了香港社会无地可用的现实状况。
在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香港社会必须取得一个平衡,哪一方面走极端都不可取。按照极端环保的说法,人类就该退回原始社会,连农业都是破坏了生态环境。
其次,这也只是拨款研究填海,并不是就开始填海造岛了。专家指责的“没有经过正式可行性研究,是仓卒行事”,这不就是在研究吗?怎么研究也不能进行呢?
第三点,才是重点。林专家以为“明日大屿”就只是建房子那么简单?
一般人都认为“明日大屿”是解决房屋需求,聪明一点的会认为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改善生活,减少市民怨气。再聪明的会觉得这是要通过增加土地供应,打破香港“地产霸权”的垄断。 其实“地产霸权”,也只是一个表象,香港基层市民真正的敌人,是垄断各大行业的大财团大资本家。
“地产霸权”控制了房价租金,只是从表面上能看到的;用“明日大屿”解决房屋需求也只是这个表面能看到的。其实“明日大屿”真正的“战略”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扭转香港的经济生态,把重心由中环向西移,与大湾区连成一线,背靠祖国,打破现有的财团对整个社会的控制。
现在的香港,一个普通年轻人走进职场,一看到500万起跳的偏僻郊区35平方米单身公寓,那是比午夜凶铃还要凶的噩梦,年轻人看到的不是希望与目标,而是彻彻底底的“绝望”。
如果运气好,生在稍微富裕家庭,父母有点钱的可以支持出来创业,也离不开地产霸权的操控与垄断。租的办公室是地产商的,用电是地产商的港灯,上网是地产商的电讯盈科网络,饿了下楼买个面包,还是地产商的百佳超市。怎么努力,也是帮财团打工而已。香港打工仔这个词,可是比内地打工人早了50年出现。
一踏入社会,就注定要被垄断财团一辈子吸血的命运,能让香港年轻人不绝望吗?能成功逃离香港经济生态魔咒的又有几个?
2019年初,港媒就报道过,国家相关部门考虑由深圳前海站,经过屯门、大屿山,再建一条高铁直通正计划填海的东大屿都会,拉动香港经济。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黑暴肆虐,这条消息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
如果这是真的,可能也是特区政府打破财团垄断、推动经济重心西移的另外一个措施。
此外,在通过拨款的前一天,也就是12月4日,香港机场管理局公布香港国际机场多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在未来十年至2030年,将投资超过400亿港元用于提升机场运力与功能,建造“机场城市”与“航天走廊”,塑造香港机场成为新地标,协助推动香港以致区域的经济发展。
而香港机场就在“明日大屿”的旁边,可以看出这是特区政府宏大蓝图的一部分。
将香港经济重心西移,打破财团设置的各种障碍,融入祖国大湾区,才是将香港青年从垄断财团魔咒中解救出来的正确方法。
“
林超英小行星
”
虽然在太空之中可以远眺地球,但是林超英先生在战略眼光上,不只没有全球视角、全国视角,甚至连香港这一亩三分地的问题都看不穿。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办。香港的环保专家,民生不是你们的专业,还是应该继续研究学术,其他的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