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乡烤肠”感觉大家没说到重点,依靠特殊地位产生的价格联盟才是问题的关键

【本文由“我与狸奴不出门”推荐,来自《每年去崇礼滑雪,县城里的物价比其他地方贵,老板说他们一年房租成本就赚这一季的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松松松紧带

    大家还一直纠结这一问题,哪我就再来发点牢骚。首先表明:我不是旅游从业者。只是一个从贫困县出来在天津工作生活二十年的小老百姓。现在具体的来说说落后地区的风景旅游区:

    一:大家都知道旅游是有淡旺季的,当地人不可能短短的旺季过了,相对较长的淡季就不生活。所以就需要尽可能的抓住机会赚到一年的钱。

    二:旅游区的生意也是看天吃饭的行当,如果在发达地区小区旁边开家店,每天有多少人来大体是固定的,而旅游区不同,今天你来买东西,明天?明天鬼知道,你去旅游呆不了一两天就走了,甚至有的一天都不呆就走,赚了你一次几乎就没有下次了。

    三,由于销量的不固定,没法准确的作预算,但必须要多做准备,导致货物积压严重,屯货的资金压力就大。而且批发渠道又远,只能尽可能的减少进货次数。这么大的资金压力下,如果卖出去了还好,一旦卖不出去,坏了扔掉的都是损失、是成本。

    四: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越没有工业能力,光物流成本就居高不下,所用的每一样工业制成品,都会比发达地区贵。落后地区本来人口就少,消费能力也有限,每卖一件东西占用的时间成本长、资金周转压力大,导致各样生产生活工具使用成本高。

    五:落后地区财政收入来源本来就少,政府部门也时时盯着旅游这块肉,所以,旅游区房租比一般地方而言相对就高。

    六:发达地区个人小买卖大体没有什么税收,但落后地区不同,小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有限,甚至有的地方农民自己摘根白菜卖都有人盯着你交税,更别说做买卖的了。

    所以,请大家不要太过于抱怨,能跑出去旅游,大体都有些消费能力的,嫌太贵了,不买就是。嫌这地方不友善,告诉自己的亲戚朋友以后不要来。如果非得消费心里又不平衡,就安慰自己当是扶贫了。很多人花哪么多钱跑到外国去旅游去消费不也比这贵得多?好些不也是交的智商税?怎么就能心安理得了呢?花在自己国家总比让外国人赚了好!再想一想,你的、你亲戚朋友的小孩,每天要上这个补习班哪个课外班去提升自己,而落后地区的小孩,很多放学后第一件事是放下书包去帮爷爷奶奶干活。当你们每天因为接送孩子上下学而抱怨,可以想想西部有些孩子要每天自己走好几里的山路上学。你们抱怨那些旅游区高物价宰客时,可以想想这些旅游区从业者每天要点头哈腰的迎送你们,一不小心就要被投诉举报。。。。。。

    我知道今天说这些会有很多人不赞同,因为能有这时间上网高谈阔论的基本都是生活不愁,都是发达地区的人口居多。哪怕是落后地区人员来到发达地区工作生活的,也没有几个有时间有精力上网,这部分人要不在干活,要不累了要休息。更因为素质关系,哪怕上网,有兴趣上这种类型网站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因为认识上的不同,我的观点大抵可能是曲高和寡。

    水平有限,愿意接受大家批评。感谢!

我觉得价格不是决定性因素,依靠特殊地位产生的价格联盟才是问题。我在瑞士景区吃过90元人民币一个的巨无霸,就真麦当劳里的巨无霸。真世界五百强带头宰客。但是当地也有5欧一个人的意面,炒饭,有正常价格的超市,你有的选。

雪乡靠着景区的区划将游客框定在当地,商户有默契的统一用必需品的不合理高价赚取超额利润。市场失灵了有没有?当地主管部门维护下的市场失灵有没有?对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但我就是这么看的,你天降正义你来跨省我。

说物流成本高,能高的过黄山?光明顶的烤肠5块。说仓储成本高,我看他们连冷库都不需要,找个透风的仓库能保存一冬天,北方人叫冷屋子。说存货量大,资金占用,问题是这些卖的都是最廉价的产品,我怀疑他备货都不要五万块钱,我本身入股一家火锅店,很清楚五万块能买多少食材。再说他不欠供应商货款么?资金成本他承担吗?说大雪封山交通不便,人能进,车能进,烤肠不能进?营业时间短所以固定分摊高,这确实是个问题。可给我的感觉是雪乡这些老板想赚的不是成本,而是想通过自身相对优势发大财吧。

你想发财应该通过改善设施,增加旅游项目含金量,改善服务来实现,这样的低级操作降低了旅游体验还好意思出来发文谴责?你是服务行业,让顾客满意是你长久发展的基础。干脆雪乡你提前告诉游客,这儿是东北的迪拜,黑龙江的苏黎世,黑土地上的巴黎。没有消费能力的不要来,恕不还价,投诉挨骂。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