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我拍摄了100多个中国“白宫”,他是唯一接受我采访的“白宫”主人
吴国勇,摄影师。
只要我们直面社会,把相机镜头作为关照社会的另一只眼睛,那么是有可能做出有价值的作品,用影像发出声音,为社会进步出一份力的。
魔幻时代
2020.10.24 北京
大家好,我叫吴国勇,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其实我原本是学水利工程的,不是学摄影的。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毕业参加工作的地方,叫引滦枢纽工程,它是国家为了解决天津和唐山水源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这个地方给了我很丰满的记忆。
▲ 引滦枢纽工程(潘家口水库)
我在这个地方也留了一点小纪念,就是编辑了一本工程画册。这个经历让我第一次接触并喜欢上了摄影,还买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机,是国产凤凰牌135相机,150多块钱,当时我的工资是42块钱。
1987年我被调回了老家湖北襄阳,全程参与了襄阳二桥的建设,这个大桥是襄阳史上最大的市政工程,当时在国内桥梁建设领域很有名气,我就专心做我的技术员工作。
▲ 襄阳汉江二桥(1987-1992)
在大桥竣工通车的前夕,因为自己业余喜欢拍照的缘故,领导又让我编了一个大桥的竣工画册,这就让我有了一个出差到深圳的机会。这是在1992年3月,邓小平南巡讲话刚刚发表。一到深圳,我马上就被吸引住了。回去等到大桥通车,我立马就辞职跑到了深圳,直到现在。
这一年南下深圳的人还有一个专用的称谓,叫“弄潮儿”。我也很难理解,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为什么有这样不安分的性格。每当在一个地方待上几年,自己的前途一眼可以望到底的时候,我就特别焦虑、恐惧、坐立不安,拼命想逃出来,开始一段未卜的人生。
到了深圳,当然不能靠三脚猫式的摄影去挣钱立足,还是要靠自己学的专业技术去谋生。在2011年,我48岁那年,我终于下定决心提前给自己办了退休,要做年轻时喜欢做的事情,就这样成了一名自由摄影师。摄影也从我生活的草蛇灰线中一下跳出来,成了生活的主线。
这种转变并不容易,最开始的两年,我也就是“丝巾大妈”“单反大爷”中的一员,拍一些像这样唯美的糖水片。
▲ 《饮水思源》2012
这之后我拍摄了大量深圳的城市风光,这类照片其实没有什么思想内涵,但是要特别勤奋,才能捕捉到一个城市最美的一面。
从四处采风到把视线转移到我所生活的城市,这是一个进步。因为是我所生活的城市,又和我有感情的交融,所以说我自己还是蛮珍惜的。
▲ 《盐田港》深圳城市风光系列
改革开放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时候,面向全球发行的这本画册的出版方,选择了我做首席摄影师,主要用了我这个时期拍的照片,也算是对这段摄影经历一个很好的总结。
《深圳河》算是我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因为我是学水利的,对河流很亲近。相比长江、黄河这些名川大河,深圳河只能算一条小水沟,但是它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边是40年快速崛起的深圳大都市,另外一边是香港几十年没有变过模样的渔农作业保护区。深圳河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深圳的前世今生。
▲ 一河之隔,选自《深圳河》系列
当然从现在眼光看,单纯用景观的方式呈现深圳河是远远不够的。这个项目还在继续拍摄,它是我有生之年想尽全力拍好的一个长期项目。
深圳村话
《深圳村话》是我给深圳城中村造像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从2012年就开始拍摄,开始我也是采用大家都惯常使用的街拍的方式。
后来我就改变了思路,就是选择城中村那些典型的文化符号,包括牌坊、宗祠、家庙、神像以及广场等进行肖像式的拍摄。
▲ 牌坊(部分),选自《深圳村话》系列
▲ 宗祠(部分),选自《深圳村话》系列
▲ 诸神(部分),选自《深圳村话》系列
▲ 广场(部分),选自《深圳村话》系列
这些单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显得很土气、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的建筑,一旦大量拍摄并把它们并置在一起,就有了很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构成了一个城市的底色,也映照着我们在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急速迈进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在碰撞中慢慢融合,也在矛盾中共生。
回顾自己的摄影的历程,其实也是自己对于社会认知逐渐蜕变的过程。早前我对于摄影就是发现美、追逐美这一说法深信不疑,后来我才明白,用摄影记录时代,追逐真相,远远比追逐美更重要,更令人着迷。
无处安放
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是一件美好的事物,一开始我就像所有人一样为之欢欣鼓舞,但慢慢地我发现共享单车越来越多,横七竖八地堆满我们的小区门口、地铁站口,就隐隐觉得事情不对了。
这是深圳的一处小蓝单车的临时堆放点,也是我拍摄的第一个共享单车坟场。
▲ 深圳龙岗
现场拍摄给人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当即我就萌发了要把其它城市这样的单车坟场给找到拍到的想法,这也得到了罗大卫、李政德等很多老师的支持。
从一开始的放任不管,到后来车多为患时,我们的政府才不得不亲自出面,把市面上超量投放的共享单车予以收缴清理。这是在深圳福田,一名城管正骑着共享单车巡逻在单车坟场。
▲ 深圳福田
- 下一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