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举了一节课的手没有被提问,气哭了,必须给老师送礼吗?
其实这个事情发生在孩子二年级的时候了(哇现在居然孩子已经五年级了……今年一年特别快超级快你有没有觉得)。今天想起来写一写。涉及到孩子的教育总想和心爱的观友分享。
那天我去接孩子,宝儿很不开心的走出来,说语文老师就是不提问我,我胳膊都举酸了……顾拽着往我怀里挤,眼泪都要掉出来了。说实话我蛮心疼的,孩子在家没受过委屈,换班级换到这个班,我从来未对老师有任何表示,是不是应该……走了几步,我定下了主意,学校是本地名气挺好的学校,不至于不至于,我也当过老师,对孩子都是当自己孩子,我相信老师不会刻意为难学生的。还是从孩子这一头做工作吧。这样哈哈省钱。
领着他的小手我记得我讲了这样几条:
1.哦儿子难过了……老师一直没提问你真的会心情不好,妈妈小时候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呢,真是会伤心呢,来,妈妈抱抱。然后我亲了亲他的额头。这是从《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和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上学来的技巧,书里说,先和对方共鸣表达感同身受,理解对方感受, 再说自己意见。这本书和那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育儿经里我个人认为最有干货的两本。新手妈妈可以看看哈!
2.他情绪好了一点,我问儿子你们班多少人啊,他说五十多,我说是啊,老师一节课最多提问二三十个,所以肯定有一半的同学提问不着啊。要是都提问到,老师一节课啥也不干了,讲不了新课呢。妈妈我一节课可能才提问两三个同学呢。以后你上了高中就会知道啦!这时他脑海里一下子浮现出高中课堂的样子,有些好奇,注意力转移了,情绪基本控制住不难过了。
3.妈妈是当老师的,你知道什么样的学生老师才爱提问吗?其实主要是上课走神的,一提问,他马上就吓得不走神了。儿子点头说嗯嗯是的。我暗自好笑,因为前几天他忽然对我说:妈妈,好家伙,上课真的十分十分注意听课,要不然,老师一下子提问喊你站起来,你都不知道老师问的是什么!哈哈儿子你肯定走神被老师逮了。现在他肯定想起来这次经历,就信了我的解释。我说还有老师估摸着回答会出错的学生,老师会提问。因为只有学生回答错了,老师接下来才能把错误列出来让大家辨析,所有学生就跟着提高啦。
4.看到宝儿出神的眼睛,我知道他又掉我坑里了,再填一把土吧。我说,老师不提问你,那是因为老师感觉你这一段认真听课了,你应该会,所以没提问你。老师要挑那些可能回答错的啊。宝儿心稳稳落到肚子里,眼角已经开始“美美”的了。
5.加把火。儿子你知道老师问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吗?是看看的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举手的多呢,就是说掌握的好,可以讲下个知识点了,举手的少呢,老师就知道很多人没听懂需要多讲讲。所以举手不是为了让老师提问到自己,是为了告诉老师我会了。妈妈上课的时候啊也是这样,我问学生们,听懂了吗?然后会的同学举手, 会但是有点吃力的就攥着拳头举手,不懂的同学不举手。妈妈一个也不提问,看一下就让放下,然后决定再加一道例题还是讲下一个知识点。
6.再来个坑。儿子,你猜什么时候你举手老师最可能提问你?当老师出一道难题,大部分同学都不会的时候,你举手,肯定问你。都是提问,但是和一大堆同学抢着回答一道简单题和别人不会就你会回答难题,可不一样。那时候所有同学都会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你,厉害!真棒!想那种简单题,班里最差的那谁谁都会,你给他抢啊?提问到了也没意思对吧?嗯嗯!儿子现在男人征服欲怕是起来了,眼神坚定如刀哈哈哈哈。
7.快走到家了。再补一刀吧。儿子你想,举手和这个知识点我学会了,哪个重要?就算你从来不举手不回答,但是一做题就会,一考就对,最后选你去上大学搞火箭和飞机(人家是小军事迷),还是选举手多的?所以啊,知识学会了最重要,老师和别的同学知道不知道咱厉害的无所谓,最后咱挥挥小手说再见我要去上大学了拜拜,(这是开讲啦杨伟总师高一去上大学的时候的一幕,每周我们看开讲啦,儿子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儿子也要上西北工业大学呢),所以学会了知识能考上大学这是最关键的!
8.现在我自己都要佩服自己了。太能说了。来来来给我个圆的我要说扁他。饭还没做儿子到家总要干点啥……儿子,家里新买了个江苏的密卷(比我们这里难度偏大),你们班别的同学都没有,就你有。别人妈妈不是当老师的不知道买这个江苏的密卷啊。就你妈妈我知道。这个题可比你们现在学的难一点,你要是会做了那几家伙好嘛,你老师问什么难题也难不住你啊,到时候就你自己举手!老师肯定提问你!咱回家每天中午做一点点好不好?
我的妈呀拦不住啊,好的好的!儿子简直是三步并两步跑着上楼迫不及待去做难题了……剩下狡猾的妈妈心里笑开了话哈哈哈哈你个傻儿子!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而事实的确是老师一直认真负责,没额外关照也绝没有意有一丁点难为我们这个插班生,该怎么管就怎么管,这正是我想要的。今天是忽然闲聊,听某家长说低年级的还是应该那啥一下,让老师多提问提问对孩子就有很大的好处呢。我想,信这个观点的人应该很多,也不是不对,也不是不应该,但是当有的家长不想或不能这样的时候,不妨放宽心,相信老师相信学校,做好孩子的引导,也就平稳度过这段低年级的时期了。
三年级的时候家长开放日,我被迫去参加……语文课从头到尾儿子做哪里也不举手也不见他干啥,急死我了你笨死了这都不会!反观他周围,孩子举手身子都斜到过道上举到老师脸上了活跃的很,那个另类的呆娃好像在另一个世界你脑子在不在课堂里啊丢死人了……班空里我小心翼翼的问他:儿子听懂了没,儿子耷拉这眉毛说懂了啊。“那你咋不举手啊?”“嗨太简单了没意思。”我定了一秒六神归位。好哒休息眼睛去吧。
现在孩子的成绩一直是不高不低的,五年级了有好多同学成绩下去了,他还在坚持着,未来很长,一步一步走吧。从一年级六七十分的差等生,能慢慢走到现在,酸咸苦辣甜。
其实先天条件好的孩子,怎么教育教育都不太差。碰上了“差等生”儿子,才积累了更多和他“战斗”的经验……别给我说孩子先天都一样关键是教育。不一样,不一样真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