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了趟老家,我们在城里聚餐一次的钱,真够别人保证温饱一个月了

【本文来自《我住农村集镇,一个月600块能过挺好,对应美国什么收入水平?》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巧了,我老家的低保标准就是600一个月,确实生活质量还可以,实现了“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

老家是中部省份的一个小山村,地处丘陵地带,离最近的县城12公里,离镇上8公里,可以说是非常偏僻了,国庆回去了一趟,遇到几个60岁以上在家的,聊了聊,了解了一下情况,感觉挺有代表性。

老人也是老光棍了,年轻的时候在外面打打零工,干不了重活,人也不是精明人,勉强能养活自己那种,现在60多岁干不动了,回到乡下,住老房子,政府给他们办了低保,一个月600,因为除了吃穿,没有什么支出,所以600完全够温饱了,有一亩多点自留地,水田种不动了,可以包给别人种,每年分点粮,不种直接买米也可以,农村里买大米也便宜,一顿2两,一天6两,一个月才吃18斤米。

村里老一辈人基本上闲不住,门前屋后的自留地总会种点菜,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技能了,丝瓜南瓜茄子辣椒什么的时蔬,劳作量不大,包自己吃也勉强够,不够吃的话,村里也有菜和肉铺,偶尔打打牙祭也不错。逢年过节村里还有点米油送来,快冬天了,去村委会领了两条被子。

至于水电网络,村里前几年给每家免费通了自来水,水表装好,要是用自来水就购水刷卡,想省钱也可以像以前一样自己挑水,水费3块一吨。电是必需品,但是现在没有什么大功率电器,无非就是电灯,手机充电,我也注意到,至于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电,低保户呐,也都没有,只有一个很老式的电视,电视也不怎么开了,手机看他还用的一个按键老人机。话费可能算是大支出了,一个月几十块。

还有住房,因为是老房子,村里基本上都是清末建的青砖结构房,主体结构没问题,就是瓦檐会有年久失修漏水的隐患,不过只要有人住,哪里漏雨,及时把瓦片捡一捡,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且对危房政府也有危房改造补助。居住方面,基本上0成本。

我们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很多东西习惯了,水电网络娱乐都是必需品,生活成本也高了。但在广大农村,还有无数这样的老人,他们其实生活的成本真的可以低到超过我们想象,我们去聚餐吃一顿,出去玩一天的钱,别人真的可以保证温饱的过一个月。

所以那些喷的,多去乡村实地走走看看,了解一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