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中国航母,击落俄军战机,公然威胁美国...曾经的强国彻底沦为三姓家奴

埃尔多安这态度变得真是快,里拉崩盘还没结束,就准备去美国“叼盘子”。

 

9月下旬,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将在美国纽约召开。正在同普京走近的埃尔多安,毫不掩饰其对美国仍存希望之心,准备赴美参会。

 

埃尔多安的举动甚是微妙,访美期间是否会同特朗普会晤?土美关系是否回暖?土耳其是否会转头支持美国在叙利亚内战中的立场?

 

埃尔多安释放出来的信号十分混乱,也正是他摇摆不定的态度,间接影响到了前不久俄土伊三国在德黑兰的会谈,他和普京以及鲁哈尼之间没能达成共识。

500

 

埃尔多安的两面三刀,在叙利亚内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既想和白宫主人站在一起,让阿萨德下台,让鲁哈尼和普京收手。又觉得美国手伸得太长,特朗普不仅扶持土耳其并不承认的库尔德人,更是准备在叙利亚永久驻军。

 

或许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后裔来说,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两头下注”才是他们生存之道。

风雨飘摇的奥斯曼帝国

土耳其人并不是天生的“两面派”,他们也曾用强大的武力,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块大陆的庞大帝国。

 

但是再精锐的兵团也有腐朽的那天,18世纪下半叶,衰弱的奥斯曼帝国只能在列强的夹缝之间寻求生存。

 

500

1875年,近东危机爆发,为求自保的奥斯曼帝国把希望寄托在英法身上。

但在1878年柏林会议之后,土耳其人发现无论是英格兰还是法兰西,没有一个靠谱的。

 

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爆发革命之后,奥斯曼帝国开始与英法疏远,同奥匈帝国和德国走近。

 

巧的是,德国曾是柏林会议的发起者,奥匈帝国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夺取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实际上的控制权

 

但是德国人真的在乎土耳其人的利益吗?当然不会,他们照会青年土耳其党人,让他们以250万英镑的代价放弃了波、黑两省名义上的宗主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游走在列强之间的土耳其人最终还是栽了。1919年,列强们在巴黎和会上肢解日暮西山的奥斯曼帝国。

 

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签署《色佛尔条约》,企图按约定瓜分这个拥有6个世纪历史的庞大帝国。

 

但这一企图被凯尔末——土耳其人之父给粉碎了。1923年7月,土耳其人在他的带领下赢得了土耳其独立战争胜利后,迫使协约国废除《色佛尔条约》,改签《洛桑条约》。

500

 

奥斯曼帝国最后的半个世纪,在欧洲列强的夹缝中周旋求存。土耳其人每一次改变立场,都是迫于形势,迫于生存需要。

可是新生的土耳其处境并不妙:南部的叙利亚和伊拉克划给了英法;西部接壤的巴尔干地区仇深似海,毕竟土耳其独立战争中干掉的就是希腊军队;至于黑海对岸,世仇沙俄历经十月革命变成苏联后,实力更强了。

左右逢源的土耳其

吸取一战教训之后,土耳其人在“下注”一事上显得更为谨慎,毕竟奥斯曼帝国就是前车之鉴。

 

土耳其不仅和世仇苏联加强联系,签订了《苏土友好条约》——尽管17世纪以来,在241年里两国打了十次俄土战争,让奥斯曼帝国就此衰弱。

 

还继续保持与德国的密切联系,仿佛土耳其人从未被德国战车“绑进”一战一般。此外,随着凯末尔改革的深入,西方文化改造下的土耳其,重新与英法修好。

 

1939年,苏德瓜分波兰,却没有碰土耳其分毫,哪怕土耳其掌握了黑海出海口,哪怕它坐落在中东产油区的门户上。

500

 

同年,尽管充满了对土耳其的不信任,英法土三国仍然签订了互助条约。

 

1941年春天,巴尔干地区局势紧张,战事一触即发。土耳其人开始在“中立”这条钢丝上跳舞:

 

2月17日,土耳其与德国的仆从国保加利亚签了互不侵犯条约;

2月底的时候,土耳其却跟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承诺,必要时必定参战;

3月24日,土耳其和苏联坐在一起,共同声明土苏中立互不侵犯条约依然有效。

 

整个二战期间,土耳其游走在苏德、英法和美国之间。它曾为德国围攻斯大林格勒而摇旗呐喊,也在德军败走斯大林格勒后,努力缓和同苏联的关系。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后,土耳其接到同盟国最后通牒:2月底之前不向德国宣战,土耳其就会被踢出胜利国圈子。

500

2月23日,土耳其议会取消休假,匆匆召开特别会议后对德宣战。此时距离苏联插旗德国国会大厦,已经只剩下66天

 

直到今天,这一百多年来土耳其不断在各方势力间游走。但是这也没辙,它的地段实在太好了。

 

看看土耳其可以挂上多少名头?地中海国家、中东国家、伊斯兰国家以及黑海通道!不仅旁边就是高加索地区,还与阿拉伯世界有着深刻联系。

 

幸运的是,土耳其是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可悲的是,土耳其没有坐上牌桌的硬实力。历史的经验教训和难以逃避的地缘政治,让土耳其的执政者只能选择周旋四方。

土美同盟,同床异梦

 

自土耳其成立以来,埃尔多安或许是“表现欲”最强的一位领导人。在过去三年里的叙利亚内战中,他变脸的速度突出一个“”字。

 

叙利亚内战的起源,戎评(微信公众号:戎评)已经在《中东卷①》中提及,现不再赘述。

500

 

尽管这场内战由美国引爆,但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特朗普,都无法决定战争的走向。

整个叙利亚战场成了多方角力的舞台,美国、俄罗斯、欧盟、逊尼派和什叶派国家都掺和其中。

 

多方势力各有立场,但土耳其这个异类却在美俄之间频繁游走。毕竟这两大国掀起的风暴,让土耳其只能当一颗“墙头草”。

 

2015年9月30日,普京正式派兵插手叙利亚内战。当时俄罗斯还很低调,带着打击IS武装的“高帽子”,至于真正的目标,也囊括了叙利亚全境的反对派武装。

 

这些反对派武装里面,可有不少土耳其的人马,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叙利亚自由军土库曼旅

 

尤其是土库曼旅,成员都是在叙利亚境内的土耳其人,领导者则是土耳其派来的,完全可以当作是土耳其自己的武装力量。

 

这支力量被俄罗斯人打了,埃尔多安当然不能忍。况且那时候土耳其与美国可是穿一条裤子的,可看不惯俄罗斯军事力量前来搅局。

500

 

2015年11月24日,蓄谋已久的土耳其派出一架F-16战机,悍然击落了正在执行打击任务的俄军苏-24战机。

 

这下子可闹大了,普京气得直接给土耳其扣上“恐怖主义帮凶”这个帽子,称“这是在俄罗斯背后捅刀子”。

 

随之而来的,还有俄罗斯对土耳其的大规模制裁,项目包括旅游、贸易、人员往来。就来埃尔多安打来的两次电话,普京都没有接听。

直到这时,土耳其的利益仍然与美国一致。

 

但是美国人靠谱吗?毫无疑问,整个西方对待土耳其的方式,就和1878年柏林会议上如出一辙。

在被俄罗斯制裁期间,美国没有对土耳其伸出援手,欧洲各国也冷眼旁观,甚至拉开距离。

 

这下土耳其难受了,它可是除了德国之外的第二大俄气消费国,其全年消费量的60%来自俄罗斯。

2017年全年,土耳其从Gazprom(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进口达到290亿立方米。要是事态继续恶化,俄罗斯对土耳其“断气”怎么办?

 

此外,俄罗斯加大了对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军事打击。

500

11月27日,俄特种部队对盘踞在坠机地点附近的土库曼旅实施斩首行动,歼灭包括正副旅长在内的数百人。

 

最为重要的是,普京继续向叙利亚境内增兵。这次来的可不是苏-24或者S-300防空导弹之流,而是苏-34战机、S-400防空导弹和T-90主战坦克等先进武备。

 

埃尔多安感受到了压力,一看北约无人给他出头,没过多久果断认怂。2016年6月27日,一封道歉信被放在普京的办公桌上。

 

这一举动让美国人不干了,这才多长时间,埃尔多安怎么说变卦就变卦?2016年7月15日,一场由美国煽动的军事政变席卷土耳其。

那时候前美国国务卿克里正好在俄罗斯访问,本来要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会谈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却突然终止行程,把拉夫罗夫和大批记者晾在一旁,自己带着助手匆忙赶回大使馆。

他在大使馆内等待了6个多小时,直到晚上11点,才回到新闻发布会现场。莫斯科时间与安卡拉时间一致,这正是土耳其政变发动前的一小时。

最为诡异的是克里在被记者问及土耳其政变时,第一时间就表态竟是:希望土耳其保持和平和维持现行外交政策。言语之中,满是对政变者的希冀。

500

可是这场政变从启动到被扑灭,仅仅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在政变开始的10小时后,就有2839人因涉嫌参与政变被捕,2745名法官被解职、拘捕。

更为诡异的是,当时埃尔多安正和家人在海滨城市马尔马里斯度假。他在政变发生不到1小时里,就离开了下榻酒店,前来抓捕他的军人扑空了。

这些都在证明一个事实,埃尔多安提前得到了政变的情报,而情报来源正是俄罗斯。

就是这么一场政变,让土耳其意识到风向变了。也是从这时起,安卡拉与华盛顿走入歧途,渐行渐远。

世仇的互动:俄土关系的转变

尽管政变走入了预设的结局,但留给埃尔多安的,却是难以平息的恐惧与愤怒。

 

2016年9月13日,土耳其要求美国逮捕并移交“居伦运动”领导人、宗教人士费特胡拉·居伦,指责他在幕后策划了此次政变;

2016年10月,土耳其以从事恐怖主义和间谍活动为由逮捕了美国牧师布伦森,并认定是这名定居安卡拉的传教士为这次政变穿针引线。

2016年11月,土耳其防长对外放话,已经开始与俄罗斯就购买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而展开谈判。

埃尔多安的反击让美国人不满,如此迅速地倒向普京也令白宫不安。

500

2016年12月19日,安卡拉的枪声打破了平静,一名土耳其防暴警察刺杀了俄罗斯驻土大使。

 

一国外交官被出使国警察刺杀,放在1914年简直就是土耳其版的萨拉热窝事件。好在莫斯科和安卡拉都足够冷静,察觉到了阴谋的气息。

 

尽管“征服军”出来“顶包”,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极端组织的背后是美国在撑腰。

12月21日,土耳其再次要求美国交出费特胡拉·居伦,声称是他组织了这次刺杀。

 

普京和埃尔多安的目标当然不是居伦,更不是“居伦运动”。一个上世纪末就离开土耳其、流亡美国的老人,还能剩下多少力量?

 

俄罗斯和土耳其最为警惕的,仍然是不断搅风搅雨的美国。毕竟最了解白宫龃龉的绝不会是美国人,而是他们的对手。

 

埃尔多安向普京倾斜,并不只有“美国想在土耳其掀起政变”这一个理由,而是华盛顿与安卡拉在叙利亚的利益,已经走入了不可调和的阶段。

 

土耳其之所以跟着美国干,那不过是想借老美这股东风,赶走阿萨德这帮什叶派领导者,换成逊尼派来当家做主。

 

一旦成功,土耳其南下计划将会扫除最大的障碍。毕竟美国不可能永远在这停留,新生的叙利亚逊尼派政府,必将依赖土耳其。

届时土耳其人就可以以叙利亚为跳板,与约旦、沙特、卡塔尔等重要能源产地相连。但是这一切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

500

 

埃尔多安突然跳下美国的战车,也是因为双方分歧日益严峻。美国人真的想让逊尼派上台吗?当然不是。

 

在白宫眼中,中东需要一股新势力,牢牢钳制伊朗的同时,不会让其他国家野心膨胀。美国需要中东,但不需要一个强势的中东。

就像当年肢解奥斯曼帝国一样,对付中东国家,“民族独立运动”永远是一把好用的刀。安克拉感受到了悬在头顶的利刃,开始将筹码从白宫挪到了克宫。

 

2017年4月18日,俄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与土耳其副总理希姆谢克在莫斯科举行了会谈,双方均表示希望尽快取消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大量限制;

2017年7月25日,埃尔多安宣布,土耳其购买俄罗斯S-400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双方已签署相关协议;

2017年11月13日,普京与埃尔多安在索契会晤时表示,俄土关系几乎完全恢复

 

随着俄土修好,叙利亚平息内战的速度明显加快。

 

2018年1月20日,土耳其出兵阿夫林,赶走了美国在当地扶持的库尔德人;

2018年5月22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首次全面解放;

2018年6月22日,叙利亚自由军第一支大部队在南部地区投靠阿萨都政府。

500

安卡拉从美国倒向俄罗斯的速度很快,俄土两国合作也看似顺利。

毕竟叙利亚内战形势每天都在变化,土耳其要是“下注”不够及时,那可是“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区别。

但是埃尔多安真的会把鸡蛋全塞到别人的篮子里,自己一点都不装吗?那可就太小看这位土耳其历史上仅次于凯末尔的政治强人了。

 

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

 

埃尔多安从2003年开始上台执政,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

500

在这些年里,他和他的正义与发展党牢牢把控了土耳其政坛,土耳其的未来也同他的野心牢牢绑住。

 

叙利亚内战是大国博弈的棋盘,但土耳其绝不是一枚甘当先锋的棋子。埃尔多安要的,远比普京或者特朗普能给的要多得多。

 

叙利亚内战发迹于“阿拉伯之春”,这场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民主风暴”。

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因国内局势动荡而自顾不暇,给了土耳其插手中东内政的机会。

 

无论是在突尼斯、埃及还是利比亚,埃尔多安都曾多次公开支持民众的诉求。

这一举措在其他国家眼中,土耳其就是在干涉他国内政!但是对于安卡拉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埃尔多安的野心,不是跟在美国后面吃肉,也不是同俄罗斯一起喝汤。他想要将土耳其带回大国舞台,成为掌控一方的棋手,而不是夹缝求存的棋子!

为了让逊尼派掌握叙利亚,土耳其愿意为美国服务,扶植多个叙利亚反对派;

为了让打击库尔德人,土耳其可以调头与俄罗斯合作;

为了抢占新的领地,土耳其可以不顾俄叙两国反应,将阿夫林设为新的州;

为了保住土耳其在叙利亚北部的既得利益,土耳其还可以再次转投阵营。

埃尔多安的做法,与奥斯曼帝国晚期异曲同工,他所面临的局面也相差无几。

500

尽管土耳其人口超过8000万,2017年GDP总量达到8412.06亿美元,是中东第二人口大国、第一经济大国

但是放在全世界,土耳其的人口数量仅位列第18位,经济总量只排在第17名

说到底土耳其的影响力只是区域内的,与俄美相比要差不少,只能通过“两头下注”的方式来经营自身利益。

从叙利亚战场上可以明显看出,埃尔多安这3年逐渐从美国阵营中抽身,转身走向俄罗斯。这与局面走势一致,3年间美国逐渐劣势,而俄罗斯阵营逐渐占优。

谁能给土耳其带来更大的利益,埃尔多安就站在谁的旗帜下。但是这样“借力打力”,真的可以长久吗?

土耳其终究只是个区域大国,只是中东霸主,只在伊斯兰国家中名列前茅。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它缺乏一锤定音的实力。

500

2017年至今,埃尔多安与普京相谈甚欢,却得罪了特朗普。美元屠刀之下,最终让里拉崩盘;

2018年9月的德黑兰,普京与鲁哈尼相谈甚欢,丝毫不在意埃尔多安的利益。土耳其已经有350万叙利亚难民,就算伊德利卜之役会再增加近百万难民,和俄罗斯又有什么关系?

随着叙利亚内战步入终局,土耳其可以回转的余地越来越小,留给埃尔多安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9月8日,俄海军和空天部队结束了在地中海的实弹军演,向美国大秀肌肉;

9月13日,美军部队和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举行实弹联合军演,强势回应俄罗斯。

从双方的信号来看,美俄之间是要摊牌了。就在这么一个节点上,土耳其竟然还想着“跳槽”!

眼见莫斯科和华盛顿都不好惹了,于是安卡拉将目光投向了北京,表示愿成为“一带一路”上连接欧亚的桥梁。

500

或许土耳其人忘记了瓦良格号航母,忘记了红旗-9防空导弹,但是这个事我们可一直记着,埃尔多安这几年的“表演”我们也有目共睹。

今天刚交好,明天就捅刀,或许这是土耳其的政治天性,但如此反复无常如何可以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可以与土耳其先谈合作,聊合同。把细节理清,把账面算好。至于最后要签字了,不妨先看看安卡拉的诚意。长期的合作,都需要一份投名状。

谁知道中国在打钱、派人、开工之后,土耳其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毕竟,“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不是咱中国人瞎叫的。

500

美土狗咬狗,反正一嘴毛,咱就吃瓜看戏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