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审片】还是拍的太少了,你我都很缺课
【本文原标题为“《金刚川》审片:还是拍的太少了,你我都很缺课”,风闻社区进行了修改】
就电影本身而言,这么说吧,要是你期待看到的是《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硫磺岛的家书》之类的影片,那这部金刚川电影相较而言,在战争场面,宏大的制作上,有明显的不足。制作周期真的太短了!
但你要是想看到不屈的气节、风骨、战友情,那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那些抠字眼的,那些政治绝对正确的,那些精神洁癖的人,不看电影是你们的选择,但也请不要糟蹋我们爱国爱家的主旋律情感。
上映三天,我去看了三遍。第一遍看新鲜,第二遍看故事,第三遍看讲故事。回来之后看着网上的混战,我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网上的混战好像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情节重复;第二,电影情节与现实脱节;第三,片尾夹带私货;第四,强调牺牲,弱化志愿军实力。
第一,关于情节重复。
这是电影的叙事风格,通过三个视角各自经历一遍,一点一点的展示战场全貌。与其说是情节重复,不如说是一唱三叹,其实我觉得更像是一首藏头诗。
下一段总有上一段里同一场景但没出现过的镜头,有人诟病是重复,是敷衍观众强行增加时长。但以我三刷的经历,很多看起来是同一素材反复用的画面,仔细看其实不是,视角是有些差别的,在微妙的传递比第一次出现更递进的信息。因为每重复一次,观众就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再次经历同一情节,通过微妙的视角差别,就能带出层层递进的体验。
而且一些标志性素材和场景反复出现,即便是空镜,但也不仅仅为了故事衔接,每次出现都传递了不一样的信息。最为印象深刻的是美军轰炸机和我方喀秋莎:轰炸机的出现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多,也一次比一次更有压迫感;喀秋莎划过夜空,第一次是步兵的希望,第二次是对手的催命符,第三次是掩护牺牲的挽歌,也是拼尽最后一口气的坚守阵地的战歌!当进行到第三部分,炮兵们明显技术上更多积累带来的敏锐直觉就凸显出来,也自然成为全篇的中心。这时候观众已经知道了下一个节点的即将来临,自然就会对身在其中的战士更加钦佩。
(以下涉及剧透,介意的小伙伴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三个段落有些串联的道具:哨子,烟叶,玉米,都有象征意义的。哨子是高炮连警戒的信号,高炮炮位之间、与工兵连、与过江主力,都是哨音最先发出警告。烟叶也是串联了三个段落,影片一开头在关班长的后腰处就看到了一个美军罐头制成的罐子挂在后腰,第一段在高地监视的刘浩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桥上有人在袭击刚过的时候抽烟,当时我就想这么关键的时候特写抽烟,这一定是个重要线索。果然第三段落中出现了烟叶的故事,第一次是传递了关班长与闫连长(或者说工兵与炮兵之间的阵地情谊),第二次传递了关班长牺牲的消息(同时以更近更长的望远镜视角重现了高地上刘浩的心理波动),第三次则是张飞郑重掩埋自己师父时候点燃的那支。玉米是集中在第三段落出现的,炮弹没有玉米管够——我们的后勤保障依然不能满足某些特殊需求,也没办法全天候全地形覆盖。
每个主角都有标志性打扮,很细节,不要看漏了,这是跟他们的角色性格相关联的。
至于重复,有几个确实容易混淆的地方。同样击落敌机,同样高空远眺,视角不一样,时间点也有差别。观众航拍视角和轰炸机/侦察机视角,后者更高些更远些; 炮兵视角和高地侦查视角,各自在桥的两头,也很容易混淆。
举例:第二次喀秋莎从山头高低掠过,比第一次出现画面机位更近一点。第一次高炮打侦察机,林子里步兵比的拇指,第二次步兵位置出现的是步枪口。前两次炮位之间往返时候,张飞有战术动作(而且一次下午一次晚上,画面光线有差别),关班长牺牲后就直冲过去,什么隐蔽也不讲究了。张飞被炸断左手左脚后,向第一炮位转移穿过玉米地,第一次是一闪而过,第二次贴地跟拍。
还有,要留意画面细节中透露出来的时间信息,最早的是张飞向关班长传达战术策略的时候,台词说了一句大部队还没到,是先遣部跟工兵接触,这应该是全片1最早的时间点。最好在第一段落过剧情时,记清楚几次袭击的先后顺序和大致时间,才不会错乱重复(下午、黄昏、上半夜、凌晨三点、凌晨四点、黎明)时间藏在画面里细节里光影里。
然后,目前我确定是重复使用了镜头素材的几个点:第二段,树林里的士兵仰望警戒。第三段,大部队夜间集合、榴弹炮砸向桥面、炮兵牺牲后刘浩在桥上开抢、张飞通过哨音警戒各部就位、Hill飞机被击中后炸弹砸向隐藏炮位瞬间、山头视角延时炸弹引爆。
第二,关于电影情节与现实脱节。
这个怎么说呢,分两个层次吧。电影本身来说,没有开上帝视角,而是不同角色视角带入。并且,史无前例的在荧幕上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以Hill为代表。他们傲慢、有强烈优越感和自尊,对志愿军局部行为表示尊重,但对志愿军毫不手软,用尽一切办法力求消灭。战争就是如此,局部的牺牲或是胜利,在绝对的实力差别面前并不能扭转乾坤,但这将士风骨却令我们军魂已成!还有,第一次在荧幕上展现了志愿军的步兵,工兵和炮兵彼此之间的关注照应,以及没有出现在画面中的远程多兵种配合,这都是符合1953年反击阶段大局的。第一次到第三次战役我们打得是真精彩,第五次战役就是志愿军吃了后勤的亏。也就是这一次开始,联合国军换了指挥官,发现了我军只能带七天补给的致命弱点,开始用磁性战术消耗我们的战力。电影情节符合抗美援朝战斗的大面:强大对手,装备上巨大的代差,我们志愿军的骁勇善战誓死不退,敢打敢胜!
至于电影描写的这一场战斗,我后来去查了一下。第一,金城战役我军的装备补给确实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面对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仍然是被碾压的那一方。第二,金刚川大桥是一座运送后勤补给主要行车的承重桥,在片尾的人桥确实是与事实有差距。第三,金城战役打的是韩军,从六月就开始了,把韩军打的屁滚尿流,奇袭白虎团和“壮哉我大侦察连”就是这次战役里的。但韩军被打的太惨,“美国爸爸”也是要面子的呀,所以在后期美军出动了炮兵和轰炸机,密集轰炸了后勤补给和大部队向战场补充兵力的交通咽喉——金刚川大桥。轰炸了十多天,当然他们也没占到便宜,最后金城战役是7月20号结束的。从电影里7月12号这个时间点,也能基本确定,这是金城战役后期,美国替韩国人报复,也为了找回一点自己的面子,而对金刚川大桥密集轰炸的时间。我想这个时期前方战场焦灼,我们的装备后勤虽然比前五次战役好的多,甚至能面对韩军拿到地面火力优势,但在那是在战场前方,后方还是很吃紧的。电影里也交代过,对手说后续兵力跟不跟的上是战争胜利关键,旁白也说飞机都在前线,那么作为当时还比较稀缺的高射炮,其炮弹不能保证后方,也算说的过去。
遗憾当然有,拉胯短板是显而易见的。炮兵部分拍的壮烈,美军视角拍的惊艳。我们足够了解美军所以拍的惊艳,那个强大自信傲慢却咄咄逼人精准打击,带来巨大压迫感的形象,塑造的特别成功,美军不再是工具人。两个炮兵,彼此信任,与兄弟部队彼此信任,能相互交付后背又情感深厚,最终谁也没有因为情感爆发而耽误自己的任务。我们了解对手,却不够了解自己。我们了解个体,却不足以读懂大局。大部队却徒有其名,神散了。一些步兵的军事素养的细节据说有漏洞。在这方面是真的不懂,欢迎大家交流。
至于金刚川桥本身,或许是糅合了诸多形象之后的变体,对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群像而言,向左向右解读都无可厚非。情节本身基本是逻辑自洽的,细节上不够合理的地方,有,强行煽情的镜头显得拖沓,有。结尾颇有些强行鸡汤的意味,有点噎。
第三,关于片尾夹带私货
确实,在片尾的演员表上,有值得这样那样解读的地方。但我想说,这些解读的来源是哪里?是港台地摊文学中对我们领导人和我党的YY!各位要是在口岸工作过就知道,即使是十几年后的今天,那些书依旧能在某些人群的行李中见到。能够解读出恶意的,必然是了解那些歪曲的论调的。如果不是网上的争论,我这种普通观众根本不会往那方面想。
我想,某位负责编剧的导演,可能确实是受到那些地摊文学的影响。片尾字幕中有,剧情设定中可能也有,我不太了解那些,可能我没看出来。不过我能感觉到的是,某导演这种类似于样板戏一样设置剧情冲突,硬性设置煽情桥段的方式,已经落后于现在的时代了。就是因为他与现在的时代不适应了,大家看起来才那么别扭。可是同样的这部戏里还有新生代导演:帆负责特效和后制,以及所有的空中部分;路阳负责主要人物刻画和关键剧情推进;这两位导演的部分是非常精彩的。这部电影在工业上所体现出的进步,在剪辑上面这种节奏和情绪的把控,都说明他们更理解这个时代的观众。这种对比和让我觉得,落后于时代很快就会被抛弃的,就像美国看待中国、香港人看待深圳一样,如此的不合时宜还能蹦跶多久呢,更何况根本扭转不了大局啊。
我们父辈那个时代,人们对这种主旋律片儿容错率比较高,容忍率更高,可是现在我们已经不那么容易被糊弄过去了,一旦你对角色的塑造或者说煽情片段过头了,大家就会反感。我读书少,说不出更多的感觉,反正就是上一代导演跟不上这个时代啦。从去年《我和我的祖国》开始,我就就有这个感觉了,时代是在前进的,如果还停留在自己最辉煌的那个年代,拒绝跟这个时代共同进步,自然会被市场抛弃。我的妈妈也是喜欢看《娘道》《牟氏庄园》那种带着样板戏色彩片子,。这就是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差距吧,我们这一代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娘道》的。前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一条回复,说是快点让这些新生代导演接手吧,电影市场受不了那些XX代导演了。我现在终于想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评论了。
第四,关于强调牺牲,弱化志愿军实力
《金刚川》的故事是在后方,一场小规模战斗。是不是强调牺牲,弱化志愿军,我不做评价。但我倒是有一个感觉,无论是出品方还是观众,我们都缺课,缺很多课。作为80后,提起抗美援朝,我的知识储备是很少很少的。以前只知道一个上甘岭,还是通过《英雄儿女》《上甘岭》这两部电影知道的;后来知道长津湖,知道松骨峰,是通过《那兔》。最近的几部纪录片我还没来的及看。
因为恢复联合国席位、复关入世谈判以及之后与美国越来越纠缠的商业联系,对于这场美国无论战略战术、军事实力、战斗素养、人权道义、基本人性都毫无亮点的战争,很长时间不再主动提起去刺激这个冷战胜利后的超级强权。改开后在这方面的礼让,导致你我大多数人对抗美援朝的了解停留在大的面上,具体几次战役过程,战场细节,国力对比和当时的国际形势,真的知之甚少。
可是随着美国越来越凶相毕露,我们也越来越担心其强大的舆论武器,会将当年的历史抹掉或者直接颠倒。毕竟连二战占领柏林的照片,美国都敢堂而皇之地把它改掉!舆论场上的话语权争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赤裸裸的展现在普通人的面前。我们真的害怕在若干年之后,抗美援朝会逐渐被人遗忘。如今讲起欧洲二战的战场,你还记得什么?敦克尔克?柏林保卫战呢?列宁格勒保卫战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呢?苏联的卫国战争都去哪儿了?今年抗疫的过程里,我们摆的明明白白的论证过程,为什么别人非得要自己做?不就是为了将来在书写历史的时候能够用他们自己的时间点?然后把我们抹掉。为什么会在今年将抗美援朝题材重新重视起来,我想大家都清楚,这是世界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
我想正因为这种缺失才导致了现在这种混乱不堪的争论。确实挺可怕的,我们自己要讲好历史,也要讲好故事。我觉得该明说的就明说,而不能仅仅是暗示。这种时候更需要我们坚定的亮明自己的旗帜,表明自己的态度。除了社交媒体更容易观点极端化这种特性之外,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受限于信息积累、知识结构的不足,所以也容易在网上掐架。这不正是说明,我们真的很需要把那段历史大张旗鼓地摊开来说吗。
站在这个角度上,《金刚川》确实开了一时风气之先河。只要亮出来,只要有争论,就是好的。我觉得要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没有人能一步吃个大胖子。金刚川的问题很明显,但他的优点一样很亮眼。是就是,非就非,因为某部分的瑕疵就打翻了整部片子也不好。
市场是需要培养的,观众也是需要培养的。现在的电影已经不是爆米花时代了,不仅要带眼睛还要带上脑子,不要走神不要漏掉细节。我们已经能在画面里装更多信息了,这对我们观影素养也提出新要求。对制作方也提出更高要求了。这次没有找军事顾问或是历史顾问,就很可惜,当然这种极限任务压缩时间,必然会导致牺牲一部分精益求精的空间。希望以后别再有这种救场的任务了,放手让有能力的导演去创作积累。我们彼此都需要积累经验。
最后,推荐乌鸦校尉的一篇《沉默的朝鲜战争:美式的高傲vs韩国的自尊》,链接我放在文末。惊觉我们现在对朝鲜战争的认识,已经是被西方舆论模糊过的,已经似是而非了。“人海战术”是美国人发明的,最早是中性词,可后来被西方舆论机器变成了中国人靠人口红利,靠牺牲人命才赢!今天的你我,包括某导演都被影响了,才会有外面那样的混战!当初亲历者的客观中立的评价,没有被西方世界采纳,因为他们根本不愿意承认志愿军的军事素养和能力,不愿承认他们就是凭借强大工业能力才勉强跟我们打平,战略上输得一塌糊涂!
舆论场上的温文尔雅和东方中庸哲学,真的赢不来狂热传教士的正视,反而会被不断挤压。所以各位影视界的大佬们,请疯狂输出吧。当然也希望后续的作品吸取教训,别再踩同样的坑了。
《沉默的朝鲜战争:美式的高傲vs韩国的自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h411X78s?from=search&seid=1235102543236363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