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管虎故意丑化志愿军是想多了,归根结底是中国电影能人太少

【本文原标题“金刚川,什么屌东西?! ”,风闻社区进行了修改】

《金刚川》把志愿军描述成靠血肉之躯硬抗大型轰炸机的“硬汉”,虽然有悖于真实历史——实际上志愿军在战术上已经是轻步兵的巅峰,在大多数战斗中,志愿军的战损比相对于美军来说甚至更低,以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防弹少年团事件里的关键词“范佛里特弹药量”举例:美军集结重兵攻击志愿军一个排防守的205高地,出动2000余架次大型轰炸机投掷了224000磅凝固汽油弹,5个炮兵营近百门火炮洗地,共发射了1500000炮弹和子弹,结果我军伤亡11人,美军3个排共伤亡77人。

志愿军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我军经常面对敌军重火力猛攻的情况,在千锤百炼中早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天气、地形、工事等有利条件抵消敌军的重火力优势。不可能像电影里那样傻愣愣地挨炸。但是要说这是管虎故意拍成这样丑化志愿军,我觉得这应该是想多了。就如同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要表现诸葛亮的才智,结果呈现出来的形象就是一个能掐会算的神棍,而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一是罗贯中自己不懂军政所以不明白一个军事家政治家应该怎么描述,二是以前老百姓确实也只看得懂那些东西。

以前些年热播的《亮剑》为例。当年收视率极高,相对于各种抗日神剧来说算是比较优秀的主旋律电视剧。但是这几年也开始遭到大量批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点就是,我军的基层指战员不可能是李云龙这样的兵痞、军阀,满嘴巴江湖义气,无组织无纪律。反倒是国军将领楚云飞更像是我军指战员。但是由于宣传口径问题,很多人就产生了一种“我军都是土包子,粗鲁没文化”的错觉。实际上,不管是我军高层,还是基层指战员,乃至普通战士,识字率都远远高于国军。真正没文化的反而是国军。但是就是《亮剑》的收视率高、口碑好。很多人深信,我军的指战员就是李云龙这样的形象。

回到正题,以前确实大家的印象就是,我军用血肉长城去阻挡钢铁风暴,这是几十年以来的宣传口径问题,而这一批导演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创作模式。就如同某些宣传部门在对当代解放军进行宣传的时候,动不动就卖惨,比如士兵在高温下被晒伤啊,救灾的时候吃不上热饭啊诸如此类。有时候明明后勤保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老给人一种,我们的子弟兵还是这么惨的感觉。实际上我们根本不爱看这些东西,只不过这些文艺工作者还没回过神来,继续复制过去几十年的创作经验,无视了观众已经今非昔比,希望得到更终极的答案,而不是各种肤浅的煽情段子,才总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像我这样的观众要求不高:按照真实历史拍,不夸张,不扭曲,不刻意煽情,找几个真正懂战争和战史的顾问来告诉剧组应该怎么拍就可以了。

过去我们最擅长宣传工作,而传统艺能早已被丢弃。新媒体工作者沦为kpi打卡工具。举个例子,前段日子,某消防部队官兵正在吃饭突然有火情于是丢下饭碗开始集结被监控拍下,这个视频火了,然后某段时间里,各种类似情节的视频爆发式涌现,摆拍、跟风、刷屏,惹人厌烦。煽情、卖惨,似乎成了这帮人唯一工作。归根结底,是无能。而《金刚川》暴露出来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如此。这不是管虎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电影乃至文艺界的问题,当然,最大的责任方是......就好像前段时间,魔法部强硬发声,而某些官媒门面感到不适应,竟然在微博上跟人对线,沦为笑柄。说他们屁股歪,不一定。这或许只是旧时代的回响,是旧社会精英文人跟不上新形势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接下来,这种事情可能还会更多。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告诉他们——

时代变了,大人。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