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是如何塑成的

       古埃及文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的璀璨明珠,是最早两个文明中留下遗迹最多,标志性和知名程度最显著的一个。同昙花一现、人去楼空,只留下无数谜团与猜想的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相比,古埃及文明历史研究的百花齐放实在是有点格格不入。古埃及的几个重大发现可谓命运的安排,先是拿破仑的军队敲掉了斯芬克斯的鼻子,后是士兵挖出了罗塞塔石碑,仿佛突然之前,古埃及便暴露在西方世界的视野中,其文字飞一般地被人解读出来,甚至未让人驻足感叹,就迎来了精神、文化世界的大探索。而古巴比伦、古印度空有无数泥板、印章却无法解读一字一言。如此之多的巧合下,以至于有人猜想,古埃及究竟是不是人为杜撰?那笔者就跟大伙来探讨一下:“一个文明,是否能被后人塑造?”

500

       说到埃及便会想到金字塔,紧接着便是人面狮身像和方尖碑。接下来笔者会为大家展示,在它们高大的背影下暗藏着怎样的秘密。下图一为处于罗马城的切斯提亚金字塔,其由白色大理石与罗马水泥制造,而图二则是罗马人民广场的弗拉米奥方尖碑,其上的类埃及象形花纹装饰清晰可见,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与常见古罗马建筑的浮雕有所不同,它采用了阴刻的方法,颇有特色,深受教皇的喜爱,如今在意大利各地尚有十多座,也随着天主教的传播到欧洲各地衍生出各种本地版本,白宫前面的巨大方尖碑便是继承者之一。

500

白色大理石材质的切斯提亚金字塔

500

顶部矗立十字架的弗拉米奥方尖碑

       “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这究竟是什么?”这便是斯芬克斯的谜语,但与人们常规认识有所不同的是,这段谜语最早出自希腊,而且斯芬克斯的形象有所差异。

500

在希腊式立柱上的斯芬克斯像

       标志建筑的三大要素已经集合完毕,塑造文明的钢笔便可以开始书写了。一个7000多年前的文明,纵使曾经再辉煌,其生产技术也受限于时代的发展,文明的杜撰定要避免硬伤的出现。坚硬而昂贵的大理石并不适合建造巨大的建筑,罗马城内的切斯提亚金字塔体积较小,尚可接受。但埃及的大金字塔们定然不能这么做,不过埃及拥有大量质地松软的石灰石,加上自重咬合的简单堆砌,无需浇筑,无需粘合剂,甚至沙漠的气候不用防水,以增加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减少外部质疑。同理,将欧洲不多见的方尖碑稍加改造,规范花纹的格式使其更加贴近于文字,让其更像一座记载这古埃及余晖的纪念碑。而斯芬克斯象则要根据技艺发展脉络去倒退数千年前的工艺艺术形式,流线灵动的外形改为早期更加方正,对称,更加注重庄严与神权的形象,而镂空,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薄弱设计则要考虑当时的水准加以省略。一尊沉稳,去掉翅膀的斯芬克斯便跃然纸上。

       建筑物的框架已经建设完毕了,一个高度的文明除了宏伟的建筑外,必定要有深厚的人文宝藏。但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文学,而是星象。下图为公元114年罗马统治时期埃及坟墓中的星座浮雕,与现行的黄道十二宫已经无太大差异。但埃及的历史越发往前,熟悉的星座就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埃及特色的星座,到最后只剩下:白羊宫、金牛宫、摩羯宫和处女宫四个。虽然埃及的星相学在随着发掘不断完善,但最终没能完全跳出希腊十二宫的旧认知框架,留下来一个不大不小的彩蛋,引人无数遐想。

500

500

       说到古代文化,与现代不同,必定是首先为宗教,政治服务的,如何快速塑造出一个风格迥异神话体系,那可不简单。(创造克苏鲁的怪才可遇不可求)但让我们仔细看看古埃及神话形象,猜测一二。

500

古埃及的众神,有较为明显的拼接现象,头部的肤色、毛色并不影响躯干的颜色

但通过项链形成良好的过渡,并不让人感到十分突兀,另外画作不使用透视法,人物非常简单且相像

       古埃及神祗与其他神话最突出的差异便是兽首人身,将非洲常见的动物全都上一遍,鹰鹫、苍鹭、狮子、胡狼、鳄鱼、公牛、羚羊,哎,最后一个让你觉得不那么出戏,给你整个圣甲虫。动物用完了,就得上人了,男、女、蓝色肤色,能表达的特征太少,这神话体系就做不大,这可恼了。但天舞绝人之路,出现了根救命的稻草,那便是奇奇怪怪的头饰,顶个圆盘,杯子,窗户啥的稍微艺术加工下,还不够?那就用动物顶头饰再来一遍。诸多的特点好像都在往“批量生产”的方向靠拢,这究竟是线索,还是巧合?

       最后则是文字,创造一个成熟的文字需要大量的天赋,而且要经过大量的使用,不断完善,甚至要补上不少演变发展的痕迹。但古埃及作为第一批创造文字的文明,而且文字多为宗教用途,这个成熟与便于使用的标准是可以往下降的。(实话说楔形文字跟印章解读不出来不也算了,而朝鲜于中世纪创作的文字可用性还不就那样?)加上可以对编译的内容进行控制,如法国士兵发掘出的罗塞塔石碑,其为世界揭示了古埃及文字的部分面纱,但后续的解读还是遥遥无期。

500

三种文字雕刻的罗塞塔石碑

从上到下为完整度最小的象形文字,古埃及草书文字和古希腊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几近残缺,草书和古希腊文字倒是基本完整,这种巧合中套着的巧合,像不像是后人觉得早期创作的象形文字自相矛盾太多,拣选出来可用的一小部分,然后再用新的技术力量创造出来一份“草书”来圆谎?以上结论,“人造一个文明”确实是有可能的,并且许多标志性的文物形象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蓝本。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动机是什么?

       埃及这片土地,先后被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奥斯曼人和英国人统治过,而英国人在搅屎棍方面难有出其右。其是否有想法,通过构筑一个非伊斯兰对立面的宗教来分化马穆鲁克人和奥斯曼人,进而维持自己在当地独大的地位?

500

带标签并包装的木乃伊粉末

在埃及甚至欧洲地区曾被普遍认为拥有神奇的疗效

       现在我们只能通过网上时不时爆出的荒诞行径来猜测古埃及所塑造出的全知全能形象对当地人有多大的影响。比如,曾出现过一具罕见带有尸水的木乃伊棺椁,许多人扬言不惜重金只为求得一小杯,可见一斑。另外最近的NDA检测发现,古埃及人与中东人的血缘关系非常接近,那他们在文化上就理应与更早进入文明的古巴比伦等国有较大的重合度,那么,这些发掘出的木乃伊究竟是土生土长的古埃及人,亦或者是后来的阿拉伯,奥斯曼人,还是另有解释呢?(刀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