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围点打援,结果自掘坟墓,北越绝境反击靠的是什么?

1950年之后的几年里,苏美之间的冷战开始白热化,在亚洲,先后爆发了两场战争-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今天就来介绍下印度支那战争中的著名奠边府战役始末。

这里要提一句,“支那”这一词语一开始不是贬义词,支那"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高僧按照音译把chini就翻译成了"支那"。印度支那,简称印支,指东南亚半岛,这块区域正好因位于印度-中国之间,所以称之为”印度支那”。

历史上法国曾殖民于印度支那,法属印度支包含柬埔寨、老挝,越南三部分,二战结束后, 1945年9月,被二战期间日本赶跑的法国人在美国的支持下又跑了回来,企图继续在这里混,此时以胡志明为领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随即爆发法越战争。

到了1953年,法国殖民军达到了18.6万人,其中法国自己派了5.4万人,其余是外籍军团和法属越军。对印支半岛的法国殖民军来说,形势不是好,是一片大好,法军据点死守,越军缺乏攻坚经验,结果越南军队在法国人的阵地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1

 新的变化

1950年,胡志明代表印支共产党和越南政府请求中国人民援助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毛教员出于与朝鲜一样的地缘政治的战略考量,直接间接地介入了越南的统一战争,结果与资本主义阵营达成战略均势,朝鲜半岛和越南在战后都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南北分治的局面。

500

不过越南的情况和朝鲜不同,北越政权的前身是叫“越盟”,当时的越盟,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苏化组织,那只是背景之一,它更是一个追求民族独立的组织,欢迎所有反对法、日殖民统治的越南人。珍珠港事件后二战进入最血腥的阶段。在这种状况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越盟因此得到了国府、法国流亡政府以及美国战略服务处的秘密支持,这个服务处就是如今CIA的前身,大名鼎鼎的美国中央情报局。

二战结束时,越盟号称50万人,除了越南北部,在越南中部及南部,总计有越盟人员30万,这是法越战争以及后来的越战中关键一子。相比之下,朝鲜在殖民时期的金九、李承晚等人背景单一,南部并没有如越盟一样的游击队存在。

在我国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共军队军事模式的越南版基本成型,1950年的时候,美国还派了两位官员前往西贡观察法军对越军的战争,发现越军在我国顾问团的指导下,作战部队开始有了质的变化,当时越南军队主要有三类:

昼耕夜击的农民游击队;

经过训练的正规军;

经常骚扰法军据点的机动部队;

这让越军有效地控制了乡村,迫使法军分兵把守道路,桥梁和城市外围,而法军据守的城市尚未受过攻击,法军这个时候并不是要战胜越军,他们只是想保持一种军事态势,好在政治谈判中体面地解决包括让越南继续作为法联的成员等问题,(相当于英联邦那样的政治体),不过越军的游击战术在中国老师的教导下,让法国军队头疼不已,始终歼灭不了越军,还日常被骚扰,损失惨重。  

2

  决战

到了1953,被越军骚扰的两眼发懵的法军下定了决心,要干票大的,法军的目光就落到了奠边府小镇,准备占据这个据点,守株待兔,吸引越军前来决战。

先说一下法国为什么选这里等越南人过来打他,因为老挝当时就是越军的据点,而奠边府就是越南通往后方老挝的交通要道,卡住这里,就可以让越军不得不延长补给线,并且这个地方还是越军的重用财源,当地从事着大量的鸦片生产活动,所以法国准备调集军队把奠边府小镇给占了,再对其进行固守,企图把越军吸引到明处逐步予以消灭。

1953年11月20日开始,法国利用空中运输能力,在奠边府又是空降伞兵又是空降挖掘机,一顿折腾,越南人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仓皇而逃。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法国是有什么癖好,法军在这里给每个据点都起了非常秀逗的名字,据点的名字都是安妮、玛丽、阿特丽丝之类的名字,后来我查了下资料,原来都是以参战法军参谋的前女友名字命名的,不过嘛,法国人似乎忘了,前女友意味着注定要失去啊。

被逼急的越军打算在红河三角洲(越南河内所在的区域)攻击报复法军,但内心有点怂,感觉这个计划胜算渺然,就去咨询了一下我国军事顾问团,顾问团建议越军不如就在在奠边府殊死一博,此时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我国向其提供了大量物资,包括从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军大炮,高射炮,1000辆卡车,并派遣了大量工程兵给予支持,最重要的是刚在朝鲜战场实践过的现代版 “17世纪围歼术”。

越军马上就在奠边府周围集结了6万战斗部队,另有30万工程兵和农民在法军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几乎大摇大摆地沿着 800公里的供应线运送重炮、高射炮和其他军品,越军的兵力远胜于奠边府守军,法国人空投了60门重炮,但越军这边已经布署了200门重炮,包括令人生畏的“斯大林元件”-苏货喀秋莎火箭发射器,这玩意又快又猛,而且非常适合山地作战,俩个人就可以扛着走。

500

同时越军军队不断袭扰法军补给线,使得法国数万法军只得依靠空投补给,成了孤军,当然在这里等了一年的法军也没闲着,不断出击和越军干,不过作用不大,似乎进了丛林,谁都玩不过越南人。奠边府的法国人后来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精心打造的防御阵地竟然成了自己的坟墓,不过看着确实像坟墓,实在太高调。

500

不过此时法国人一点不紧张,法国人敢在这里死守,一方面坚信已方的火力优势,二是欺负越军没有一件像样的攻坚重武器,秋纳瓦尔决定在奠边府建立据点时,知道重炮会给他带来麻烦,但他不相信中国会给越军重炮,即便他们获得了重炮! 也没法将其拖到奠边府周围的山上去,法军指挥官秋纳瓦尔认为越军没有掌握从遥远的山背后阵地发射炮首先弹的技术。但他们失算了,还真人有会。

越军采用了中国顾问的计划,在山顶上挖通隧道,先以开阔视野,炮击法军营地,然后把炮拖回隧道,许多炮手都在中国得到了训练,几乎所有士兵都是好战的老兵,他们高度坚忍的斯巴达式的生活方式是法国士兵无法效仿的,为了把大炮运到作战区域,越军提前几个月修筑了从丛林中翻上1150 米高的高山的通道,全长15公里,拖炮时,上百人使用绞盘才能拖动一件一吨重的大炮,一路要翻越陡坡峡谷,就这样,越军偷偷的在法军眼皮底下,在当地丛林的遮蔽下,偷偷把大炮运上了山。

等法军发现他们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越军军队不仅把炮抬上了山,已经穿越到了据点前的开阔地带,越军挖了320公里的贯通奠边府四周的堑壕! 可让部队直抵任何一个法军前哨,在中国顾问团的调教下,越军军充分吸收了淮海战役和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围攻经验。

1954年3月13日,越军集中所有榴弹炮和火箭弹及百门迫击炮向法军战地兴兰高(阿特丽丝)地发起密集炮击,第一发就把法军指挥部一锅端了,营长保罗-贝戈当场阵亡,几分钟后,法军北部防区总指挥也去见了上帝,失去指挥的的兴兰高地迅速失守,越军迅速把炮拉上高地,居高临下炮击法军其他阵地,打得那叫一个酸爽,法军这回突然男人了起来,注意,不仅没有跑,还组织了一个伞兵营准备反扑,结果可想而知,被炮火炸得鬼哭狼嚎,末了,法军炮兵司令发现自己无法压制越军炮火,羞愧难当自尽了。

攻下高地的越军,越战越勇,很快拿下了其他据点,把法军彻底围在了一块狭长区域,此时战役第二阶段开始,越军改用中国老师教的工事战术,利用坑道循循掘进,把一个个法军火力点送上西天,从南北两个方向,分割包围穿插,把法军摁在地上摩擦,接着又摧毁了他们的机场,此时法国人陷入绝境。

5月1日,恰逢劳动节,勤劳的越军发动总攻,用了6天的时间,奠边府最终被越军攻陷,此战,对结束法军在越南的统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法军被消耗了十分之一,在越南的资源也被消耗了个干净,而后,越军大规模攻入红河三角洲地区。

如果说法军丢掉奠边府主要是输在后勤战上,那越军则不对称地赢得了后勤的较量,他们的2万多劳工不停地给6万围攻部队送去粮食和给养。法军的机场跑道在失去作用后,给养主要靠运输机的空投,而空运受到低云恶劣天气和敌人高射火炮的严重阻碍,越军则主要靠当地民力,他们靠步行和自行车穿越丛林和险峻的山区运送物资。

500

我还查了一下资料,当时一辆标准的自行车夸张到能载 300 公斤物资,不知为啥,这让我想起了阿三的自行车叠罗汉技术,车座都被去掉,改成了一个扶把推着前行,据战后统计,有8286吨物资长途跋涉430公里穿越丛林从中国运进越南,其中4620吨为汽油,1360 吨为弹药,46吨为备用武器,226吨为消费品。

法军虽然有装甲火力机动和空中优势等惯常的现代战争的最佳组合,但事实是,这里不是欧洲,欢迎的是一个壮观的低科技世界,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推动了同期正在举行的日内瓦会议。

3

 短暂的和平 

会议前,当时的法国新总理也是新官上任,一看法军已经打成了这个怂样,秘密在伯尔尼会见了周总理,问周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好让法军从越南退出的体面一点,周了解了法国底线后,就在中国南部会见了胡志明,建议越南暂时南北分治,中国本身刚打完朝鲜战争,实在是不想打了,毕竟还要搞国内建设,既然法国人已经准备撤出了,北方由你方控制,南方则归法国支持的政权,不过此时信心满满的胡志明肯定不是很乐意嘛,不过胡可能没听明白,周实际是在告诉胡志明,统一事的你们自己搞定,法军一撤走,整个越南不就是你们的了。

随后《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呼吁越南在1956年7月举行由加拿大印度和波兰监督的大选来实现统一,越共踌躇满志,也深信两年后越南就是自己的了,统一大业终于要完成了。

因为普遍认为,如果大选如期举行,胡志明将毫不含糊地战胜一切反共政敌,获得胜利,但情况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随后法国人把南越势力仍给了美国人,美国和南越也没有在“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

法国在美国的压力下,任命一位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吴庭艳(战争时呆在华盛顿)组建西贡政府",西贡政府拥有15万军队和80万市民,其中大多数为天主教徒。

随后一场大混乱开始,和印巴分治有点像,开始了人员大迁徙,北方的天主教徒由美国军舰从北方运回到南方,当时还有个口号:是天主教徒就去南方,对应的就是,有9万越盟的成员也被苏联集团的船只从南越运到北方。

随后双方各自巩固实力,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此后长达20年的越南战争随着美国的卷入全面爆发。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的还不错,那就点个赞吧,感谢阅读,同名公众号首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