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间谍”到“台独间谍”,一字之差反映了什么?

杭子牙按:在这次央视播出的台湾间谍案节目中,原来的“台湾间谍”已经变成“台独间谍”,一字之差反映了什么?对此,多维与HK01记者孙澜进行了独家分析。

中国中央电视总台10月11日起在王牌栏目《新闻联播》,以及随后的《焦点访谈》和专门报道两岸新闻的《海峡两岸》栏目,三天联动大曝台湾间谍案,在台海局势紧张之际,引发诸多猜想。

央视新闻指出,大陆国家安全机关的“迅雷-2020”专项行动,打击台湾间谍情报机关渗透活动,破获数百起间谍窃密案件。报道称,该行动抓获一批台湾间谍,并打掉了台湾情报机关针对中国大陆布建的情报网络。

目前《焦点访谈》的“台独间谍”专题报道,已经播出三集。而在此之前,相关宣传已经启动预热,有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高校、国企等均被动员观看相关报道。

央视总台一向被视为中国大陆的政治晴雨表,此番如此高调曝光台湾间谍事件,自然引发外界遐想。

台湾绿营媒体认为,这是大陆对台采取的“文攻武吓”。但是更多声音则认为,这是大陆对台的战前动员,或者说是战前舆论准备,甚至认为这是大陆武统台湾、两岸开战的前奏。

中美台近来在台海动作频频,其中包括危险系数极高的诸如军机在台海中线“对峙”等动作,而大陆武统台湾也已经是台海两岸公开话题,两岸专家学者、政治评论员、资深媒体人纷纷对“大陆武统台湾的可能性”、“大陆什么时候武统台湾”等话题进行分析讨论。

美国前海军副部长克罗普希(Seth Cropsey)甚至撰文称,“中国会选在美国大选期间收复台湾,日期是“11月3日这一周”;美国前参联会副主席、退役上将詹姆斯·温尼菲尔德 (James A. Winnefeld )及前中情局副局长麦克·莫雷尔(Michael Morell),则预测解放军将在2021年1月19日至1月21日美国总统交接期的3天内,解决台湾问题。

那么,北京大曝台湾间谍案,真的会是两岸开战的前奏吗?

观察人士指出,这次中央电视总台的大动作,更多的是在两岸关系紧张的当下,针对“台独”进行的心理战和分化战。

这一点从《焦点访谈》专题报道的题目——“台独间谍”就可以窥见一斑。而且专题报道第一集,针对的就是“台独”成员“危害国家统一”的间谍活动。

报道中指出,“台湾间谍情报机关加速绿化,甘于充当民进党当局推动台独路线的工具,大肆利用两岸交流、交往渠道,大搞学术情战、媒体情战,和所谓情报外交,极力挑拨祖国大陆与其他国家正常外交关系,妄图拓展所谓国际空间,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针对性十分明显。

这与两年前北京以同样方式曝光台湾间谍案有明显差别。

2018年9月15日,北京曾通过央视以同样的方式曝光台湾间谍案,不过与现在“台独间谍”不同,当时的报道采用的是“反台湾间谍报道”。

“台独间谍”与“台湾间谍”,虽只是一字之差,但此中的差别和背后的意味不言而喻。

北京大手笔曝光台湾间谍案,当然不能够简单断言这就是两岸开战的前奏,但北京针对“台独间谍”动作,无疑是对奉行台独立场的台湾民进党蔡英文当局的政治震慑,是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和恶化的表征。

一般认为,在两岸关系缓和的时候,间谍问题通常不会被摆上台面。现在中美与两岸关系恶化,台湾与美国联手不断升级官方关系,触碰大陆的台海红线,北京自然不再手下留情。

在军事领域自然亦是如此,解放军近期除了在台湾海峡及南北两端连续组织实战化演练,还不断演练具有强烈的警告意味登岛作战,以及针对性非常明显的巷战,对台释放警告信号。

任何战争爆发都会经历一个矛盾激化过程,当两岸关系因为台美联动和台独掘进,而导致一点点走向全面对抗时,台海开战的风险自然也在一步步提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