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GDP计算方法差异
【本文由“Seven7”推荐,来自《沈逸:中美进入“关键时刻”,请注意崔天凯大使表态中的重大信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中美之间GDP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按照宏观经济学关于GDP方法,中国主要采用的是“生产法”,就是分别计算各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出总额,再对应地扣除各部门的中间消耗,最后汇总所有部门产出增加值的办法。其优点在于更多地避免了重复计算,尤其更加关注社会物质产品价值的核算。而它的缺点则是统计相对复杂,非得有一个十分强大的全国性统计机构来处理才行,此外还有不够全面的问题,往往忽视对非生产性部门,比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业,还有金融业对于经济的辅助贡献。
而美国则主要采用“支出法”来核算GDP,即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个人消费、个人国内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四大类统计项目,再减去产品和劳务进口的差额来计算GDP总量。如果我们按照美国的统计方式来统计GDP的话,中国的GDP数字可能更大(因为没有按照这个统计方法算出统计数字,所以无法确定)。此外美国的统计里面还有一些虚拟经济的成分,比如地租收入、家庭主妇在家里从事家务劳动、以及美国人民购买书籍、音像制品等支出。因此按照同一个统计方法进行统计的话,双方的GDP差距可能更加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