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人机的一点个人看法。

最近的亚阿冲突,由于双方都放出了相当多的无人机打击视频,使无人机战争一时成为视线热点。必须承认,那些攻击视频看着确实相当震撼,毕竟以前能放出这种视频的只有美军,而现在一个千万人甚至几百万人的小国,就可以让按照教范准备了掩体坑的装甲车辆在不知不觉中被灌顶,确实会让一般人有无人机的时代来了,装甲车辆被淘汰了的感觉,甚至有些人都开始担心解放军能否应对无人机战争,以至于为了抚平大家的这种没来由的担忧,解放军还专门为防无人机演习制作了视频,让大家放心。

对于我军防空能力的担心,确实是多余的,世界上就两个国家的军队具备完整的野战防空体系,就是毛子和解放军,而美军对防空目前是半放弃状态,近几十年,美国陆军和陆战队负责的是跑路占地方和治安战,制空是空军的事。

再回过头来说无人机,无人机在低烈度冲突和低技术冲突中,确实有近乎颠覆性的作用,因为这些冲突,原本就缺乏完整的侦察体系,经常是双方都躲在掩体后互相乱放一气枪炮,打一天互相打不死几个敌人的状态,而无人机的在大致保证人的安全的前提下,查打一体的特性,或者哪怕仅仅是侦察指示火力打击目标,都会几十倍的提升火力打击的有效性,在整个作战环节里,无人机主要是补上了有效的目标侦察获取这一个地区冲突中以前常常因为各种原因缺失的一环。

但是对于有完整作战体系的军队来说,无人机主要是替代人执行任务,从而降低任务成本,提高人员安全性,在某些场景下,可以增加任务隐蔽性,是现代作战装备的一种,并没有达到革命性改变的程度,尤其是除了反辐射巡飞弹之类外,目前的无人机要执行打击任务,仍然需要人在回路中,所以非常依赖无线信号,被强力干扰了的话,高档一点的可以自己惯导返回,设计上考虑不足或者成本较低的,就会像被伊朗骗摔的RQ`170。

快速的前线实时侦察是无人机在体系健全的军队内最大作用,长时间持续滞空巡逻是不对称作战中以低成本持续保持空中打击能力的方式,但也仅止于此。

无人机并不算高效的火力投送方式,且有众多使用限制,比如固定翼挂弹类型的无人机,需要机场起降和基本的地勤维护,作战半径虽然比有人机大,但是飞行速度较慢,单机载弹也有限,说来说去,优点还是比有人机成本低,但是在复杂电子环境下就难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至于多轴机,有效载荷更低,航速更慢,航程更小,这类型飞机改变的是连排级甚至班级战斗的形态,到营旅级,传统火力投射方式显然更高效,射程更远,投射量更大。

至于蜂群战术,仍然在探索阶段,对地打击对AI来说是件很难解决的事(不要说蜂群,现在单机对地打击一般还是得人在回路确认目标),略过这个不说,固定翼载弹机尺寸和一般战机相仿,对机场的要求比有人机是要低,但是基本的防卫防空一大堆还是要,受限于各种条件,一个机场能派的,也不会比有人机多很多。多轴机容易上量,但是航程有限,起飞点一定在对方火力范围内,就算最后以分散起飞方式克服各种问题聚集了乌压压一大片,可能打击效果还不如两三辆火箭炮猛士齐射。

还有一种发射箱发射的巡飞弹也差不多意思,巡飞弹的优点是滞空时间长,或者是专门的反辐射用,除此之外,并不见得比一箱制导火箭弹更管用。

至于装甲车辆难以抵抗飞行器,这不是从无人机开始的,二战就有坦克杀手了,现代武直能带十几发反坦克导弹,敲一个坦克连也不是不可能,以至老美也觉得坦克已经无用,放弃了新一代坦克的研制,但是最后发现装甲车在治安战里皮还是太薄了,还是得用坦克。对于防无人机,除了伴随防空车辆之外,坦克的烟幕弹也是管用的,主动防护系统也可以,以后也许还会用烧毁光电探头的激光,也有可能搞光电瞄准的自动枪塔?

总之,我觉得不必担心解放军应对无人机的问题,解放军即有美军那样做源头打击(打击对方机场、控制站、信号中继设备)和电子干扰能力,还有美军比较短板的伴随防空力量,应对无人机攻势没问题的,但话说回来,无人机毕竟是武器,面对攻击有损失也是正常的,终究,战争是会死人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