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纳托利亚高原上起飞的无人机梦
安纳托利亚的旗手化身高加索之鹰
最近啊,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战火持续燃烧,昔日两个前苏联的同志国家,现在为了三分之二个上海这么大的上海地区拔刀相向。双方出动了包括地面装甲部队,自行火箭炮系统,以及战斗机和无人机在内的多种现代武器。与利比亚或者叙利亚不同的是,这次冲突中双方参展的都是具有良好训练的正是部队,而这也让这场战争成为2010年以来,最符合现代战争模式的一场军事事件。在这次军事冲突中,影响力最大的除了双方互放嘴炮的推特之外,就是土耳其支援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流出的作战录像了。
这次冲突有一次印证了无人机作战代表着未来军事发展的方向之一,而阿塞拜疆拥有土耳其支援的TB2无人机也通过实战来给自己打出来了最好的广告,乌克兰和塞尔维亚还有科索沃地区也在近期对土耳其的tb2无人机表达了购买意愿。好像已经忘了在利比亚战场上,土耳其的tb2被阿联酋授权生产的翼龙2无人机蹲机场虐泉的事情。那本期呢,我们就来聊一聊土耳其无人机的发展,还有埃苏丹的女婿是怎么做出来世界爆款无人机的。
逐梦的无人机国家队
土耳其呢,作为深处亚欧连接处且历史上阔过的地区性大国,天生具有极强的扩展性。得益于北约成员的身份,土耳其能获取很多西方的先进技术。因此,土耳其的无人机国产之路远比一些国家要轻松,身为北约国家的土耳其又能接触到美国的MQ1/9来摸清楚无人机的核心需求。土耳其的大国梦,不只是表现在对外扩张,更体现在其对于自主军事工业的高要求上。以市场换技术,把高端技术做成廉价可靠的产品。因此,土耳其在即将复辟伊斯兰国的同时,丝毫不避讳与以色列进行军事合作。像土耳其的第一款无人机“苍鹫”就是土耳其和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合作的产物。
图1:以色列制“苍鹫”无人机
而那次军事合作其实双方并不愉快,双方在2005年签约之后,近五年的时间里都在相互扯皮,土耳其国防部希望在无人机上整合自家设计的观瞄系统,但是自家唯一拿得出手的AselFlir 300T是针对直升机和飞机设计的(也就是土制T129上的光电探头)而不是无人机系统,这就使得苍鹫mk2的交付时间一再拖延,区区十架无人机的合同用了整整五年才勉强交付,甚至还没交付完就坏了一架。
图2:土耳其制T129,土耳其人想把这个整合到无人机上
在之后2010年土以关系降温之后,还不得不将需要维护的五架苍鹫送回以色列去维修。一直到2018年,土耳其都在指责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出口了“劣质、无用”的无人机给他们。此外,由于埃苏丹日益明显的扩张政策,2012年美国决定停止向土耳其出口无人机相关技术,并且拒绝出口MQ1/MQ9无人机给土耳其。这一举动大大促进了土耳其无人机工业的发展。早在2004年,土耳其航空工业TAI就开始准备筹划“安卡”无人机计划,该计划致力于设计一款土耳其自己的查打一体无人机系统。在2011年,TAI收到了来自国防部的要求,要依据安卡项目,设计、开发并制造出一整套无人机系统,并且在2012年,安卡-A要开始具备生产能力。
但是安卡项目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10年12月30日,安卡-A第一架原型机在土耳其锡夫里希萨尔(Sivrihisar) 空军基地起飞,起飞过程非常成功,但是安卡-A在飞行了14分钟之后就坠毁了,近半年之后,2011年的5月5日,土耳其进行了第二次试飞,试飞持续了90分钟,但是依旧在降落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导致安卡-A的机头还有机翼发生了损坏。到了2012年和2013年,还有安卡无人机坠毁的新闻不时发生。
图3:安卡无人机着陆失败
尽管故障不断且可靠性差,安卡-A相对于之前使用的以色列制苍鹫无人机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优势,有效载荷从185千克提高到200千克,改进了一部分除冰系统,还有更重要的,用上了之前在苍鹫上就心心念念想要配备的AselFlir 300T,终于在安卡-A上适配了。
安卡项目是土耳其对于国内军事工业的一次整合,与同期的T129一样,土耳其在2005年之后前后先后对其地面力量和空中力量展开了升级计划。和韩国现代合作的国产化K2阿尔泰、和意大利合作的T129都是在这期间签订的合约。而安卡-A也在之后发展出了安卡-B并最终在安卡-S上实现了武器挂载能力。能在两个翼下武器挂点安装由自家Roketsan公司开发的CIRIT激光制导火箭弹和MAM-L智能微型弹药。安卡-S只能说初步实现了土耳其军方的要求,由于在一些关键设备上,土耳其依旧无法解决外国技术的封锁,所以安卡-S的产能一直跟不上。而这,也为土耳其无人机的做出爆款产品TB2提供了最初的需求。
在近些年土耳其对外进行军事干预时,安卡-S参与了多次土耳其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中,安卡摧毁了大量政府军的地面装甲部队的车辆,但是在实战中啊,土耳其军方也体会到,安卡所携带的MAN-L弹药重22公斤,很难一次机会重型装甲目标,此外,安卡在叙利亚面对的主要敌人,俄罗斯援助的铠甲S1所配备的57E6导弹最大射程为20公里,而安卡-S所发射的导弹最大射程才8公里,那这就很尴尬了,拿无人机去闯防空区就是人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
因此,土耳其军方也从此意识到,目前的无人机技术还不足以真正取代空军的作用,无人机其实是不太够的,虽然说啊无人机在对游击队武装和非正式军队作战时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面对正式的具有一定防空力量的军队时,无人机还是不够的。除了叙利亚,利比亚一方也是,及时在国民军通过翼龙2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依旧需要地面部队推进才能真正取得战场优势。
土耳其无人机的天降猛男与成名之路
土耳其的国家队所出品的安卡我们已经说完了,那接下来就是我们本期的主角,也就是在此次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冲突中大放异彩的tb2无人机了。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啊,之前在说安卡的时候,有一个“首次”没有提过,就是首次提过无人机进行空对地打击,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TB2给抢了。
说到TB2“旗手”武装无人机啊,就必须得提到土耳其在开发无人机道路上的另一只“国家队”,本期的天降猛男,麻省理工大学博士生,知名无人机设计师,著名的大奥斯曼主义者,以及最重要的,他是埃苏丹的女婿,塞尔库克拜拉塔尔Selçuk Bayraktar领衔的团队 拜卡BAYKAR防务工业设计制造的。
图4:塞尔库克拜拉塔尔的家庭
说道埃苏丹的女婿啊,那也得真的是得提一下另一位女婿,土耳其的财政部部长,于2018年就任,出任之后呢,土耳其里拉崩盘的趋势并没有减弱,但是却加强了埃苏丹朝廷中央对于土耳其的控制力。
赛尔库克呢,出身于一个显赫的世家,现在的拜卡工业实际上最初是他们家的家族企业。他的父亲 Özdemir Bayraktar是一名汽车工程师,创立的拜卡工业最初也只是为汽车制造辅助设备的制造商。但是呢他一直对于航空器非常感兴趣,培养出的两个儿子一个考入了中东技术大学研究直升机如何进行大角度机降。而塞尔库克则到美国进修,2007年离开麻省理工之后呢,就全心全意投入到了TB系列无人机的开发中。实际上呢,早在2004年他就已经开始设计了Bayraktar Mini型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在2005年首飞成功,并成功进行自动飞行巡航之后就获得了批量生产的合同。
图5:Bayraktar Mini型无人机
此时的Bayraktar 与其说是无人机,不如说是一款大号的航模,没有起落架,只能用腹部着陆,续航时间仅有一个多小时,巡航速度更是只有55km通讯距离才10公里左右,侦查相机更是只能固定角度。在后来的改进型Bayraktar B上,通过从3.5kg增重到4.5kg,成功让无人机的航程增加了50%到达了15公里,巡航高度从300米这个AK都能打下来的高度提高到了1000米,起码需要高射机枪出场了嘛。此外还通过升级摄像系统使得机载相机获得了倾斜轴移动的能力,在转换视野角度的到时候不需要飞行器本身进行机动了。更重要的是添加了一种降落方式,设计师在其机腹添加了一副降落伞,这样在无人机失联的情况下,就可以自己回到起飞点然后把降落伞抛出去,大大降低了无人机在机腹落地时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在2007年,Bayraktar B正式列装土耳其步兵部队。
图6:Bayraktar B进行伞降
作为一款早期的战术无人侦察机,Bayraktar B勉强算是合格,但是和同期土耳其需要采购的美制mq1捕食者和以色列制苍鹫比起来,真就只是一个航模而已。
所以在2007年,土耳其国防秘书处开始了下一代的战术无人机招标工作。这次中标的结果,就是TB2。
图7:Bayraktar TB2无人机
TB2,全称是Bayraktar TB2,这款以设计师姓名命名的无人机在2007年收到土耳其国防秘书处的投标邀请之后,原型机Bayraktar-A在2009年成功首飞,并在同年十月给军方进行了飞行演示,并成功中标拿到了土耳其对于下一代战术无人机的订单,在对原型机进一步完善之后,土耳其无人机的招牌产品,TB2“旗手”于2015年正式列装土耳其陆军。
TB2作为融合了很多来自以色列的技术,在设计之初就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机身大量采用炭纤维和芳纶材料,通过混合一身和反向V型尾翼的布局结构提高航程并降低雷达反射信号,并且最大升限达到了超过了8200米,而作战高度也达到了5500米,这个巡航高度已经高于多数并且能够持续巡航24小时。
TB2作为一款定位于战术的产品,并没有苛求高大上的作战指标,受制于通信距离限制在具有4000公里航程的同时作战半径仅150km,甚至比不上安卡-A,但是24小时的作战续航,4发制导弹药,经过整合后可靠性极佳的进口光学索敌系统整合在一起的是时候,就意味着土耳其的周围没有成体系防空网的敌人的头上多了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
看起来这个数据并不出彩,但是对于土耳其周边的敌人来说,这已经属于战略武器了,150公里的精准打击在中东这块并不大的地区已经是一个相当恐怖的距离。要知道这个距离上,土耳其陆军在过去起码是需要短程地对地导弹才能进行打击,而现在在天空中随时可能盘旋着来自土耳其的无人机,对于土耳其的敌人来说,TB2,就是新时代的致命威胁。
如何使用互联网思维来设计一款好的军工产品?
在讨论完TB2如何发展的之前我们来从产品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赛尔库克还有必要再继续开发一款类似安卡的高端长航时大航程无人机么?一家私企领衔开发真的有机会能打过土耳其航空工业这个国家队带领的队伍么?就算真的花费很短的时间,就好比只用三五年时间,做出来了个低配版,那这个东西能比得上2007年已经首飞并且拥有查打一体的彩虹3么?这些都是问号。
那么,在2007年如何把一手烂牌打出新花样,就是一个摆在拜卡工业面前的问题,而如果我们通过互联网思维来理解TB2的开发历程,就会发现TB2其实不只是一款军火产品,更是一款土耳其塑造出来的网红品牌。
互联网产品注重什么?首先是产品定位,与安卡无人机不同,塞尔库克在开发TB2的时候把产品的定位压到很低,低到采购成本只有安卡的1/3到1/4。其次是用户体验,塞尔库克在进行产品开发的时候特别注重用户体验,他经常邀请一线无人机操作员来提意见,并且还去土耳其无人机部队观察以色列制苍鹫的操作经验。着眼于低端市场、重视用户体验、这两点已经齐了,还差什么?曝光率。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埃苏丹与欧美的关系愈加紧张,并且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世俗化代表转向了在世奥斯曼。TB2的机会,来了。大家想一想,近些年来,是不是只要大家听说跟无人机有关的战争,多数会有土耳其开发的TB2的戏份,不论是得到埃苏丹的签名之后就被击毁,在利比亚支持民团军然后被翼龙2虐泉,还是在叙利亚迟滞政府军装甲部队前进,亦或者是这次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交火,世界军火买家总是能听见和TB2有关的新闻,那自然而然就会激起买家的兴趣。名声打出去了,价格降下来了,还注重用户体验,消费者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乌克兰、卡塔尔都购买了TB2,甚至最近塞尔维亚的总统武契奇也对这款无人机表达出了购买意愿。
图8:就算是埃苏丹光环加持的无人机也会被打下来
至此,土耳其的网红无人机品牌打造已经完成,TB2的和销量和作战能力虽然比不上美中以色列等传统无人机强国,但是作为一个土耳其自产的军工产品,已经相当出色了。现在的TB2年产量已经高达94架,并且还在持续上涨,战争带来的消耗远低于TB2的产量,TB2的中东天空小霸主地位已然成型。
埃苏丹的野望和他的新玩具
已经说完了土耳其的无人机发展之路,那接下来就讲讲土耳其无人机参与的几场战争。
自从埃苏丹遇刺之后,土耳其在干预叙利亚和利比亚的内战事务上就不在藏手藏脚了,都是直接明目张胆的派遣部队干涉他国内政。但是由于刚刚进行清洗之后的陆军素质堪忧,无人机成为了土耳其对外侵略的主角。在今年二月底,土耳其陆军在遭遇了来自叙利亚政府军的空袭之后,以为阵亡的33名土耳其士兵为理由,正式开始了“春季盾牌”行动,并对叙利亚的开展无人机空袭计划,从2月26日开始无人机空袭报复到3月5日普京和埃苏丹握手言和同意缓和局势,截止到3月6日,9架无人机被击落,包括3架安卡S和6架TB2。
而在仅仅9架无人机的代价却让土耳其战果颇丰,从2月26至3月5日停火,土耳其共击毁叙利亚政府军1架无人机、8架直升机、19辆步兵战车、103辆坦克、72门榴弹炮与火箭炮、3套防空系统、15门反坦克炮与迫击炮、56辆装甲车以及9处弹药库,打死1212名士兵。
这次行动虽然短暂,但由于迟滞了叙利亚政府军的攻势,并暂时稳定了战场,因此被广泛认为是土耳其的成功,也为埃苏丹提供了一次宣传胜利的机会,在土耳其国内答复提升了埃苏丹的支持率。事实上,在伊德利卜战役之后的几天里,土耳其国防分析家在讨论其国家使用无人机时,毫不犹豫地使用了诸如“战术游戏规则改变者”、“新军事理论”和“现代军事史上前所未有”等词语。无人机不仅仅在双方对峙的伊德利卜前线作战,有部分甚至深入到大马士革周围,对阿勒颇和哈马附近的军用机场进行了空袭。同时,据半岛电视台透露,叙 利亚政府军至少有十名将领在阿勒颇遭遇无人机点名,相当于土耳其在叙利亚复制了十次美军刺杀苏拉曼尼的行动。
在利比亚,由土耳其支持的民团军依靠无人机打击了国民军后方的机场,并且在土耳其的援助下迅速扭转了战场局势,让国民军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包围圈失效,并开始长达四个月的溃败。在利比亚最为国人所熟知的就是翼龙2虐泉暴打TB2,国民军利用阿联酋援助的翼龙无人机所具备的更高的巡航高度和更长的巡航时间将着陆的TB2一一点名,堪称虐泉大师。但是土耳其毕竟是一个有一定国防军事基础的国家,在接手民团军防空力量之后,通过地面防空和空军力量的配合,国民军的翼龙也被击毁了数架,之前的“无人机”优势也不复存在。
在拥有大量使用无人机的经验值之后,土耳其也认识到了无人机作战的局限性,虽然在针对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的装甲部队进行打击时,无人机显得无往不利,但是一旦与有成体系防空的对手时,无人机的作用急剧降低。因此,土耳其也向利比亚派遣了其最新式的自行防空炮克库特(Korkut)和HISAR防空导弹系统以抵御无人机的袭击。同样在叙利亚,俄驻叙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在铠甲S1,道尔M2,以及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其他电子战系统的协同保护下,俄军入驻五年以来不论大小无人机没有一次能攻破俄军防线。土耳其在发展无人机的同时很清楚无人机只能在针对弱国和非正规武装时取得强大的优势,而真正对地区建立控制,必然需要强大的地面部队参与。
结语
自从土耳其的入欧战略失败之后,成为中东新霸主并且重现奥斯曼昔日荣光成为了土耳其新的国家战略。在重建奥斯曼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的国防工业是必须的。发展无人机可以说是埃苏丹重建奥斯曼帝国里相当重要的一环。目前来看安卡和TB2是埃苏丹在中东挥斥方遒的重要兵器。土耳其通过发展自己的无人机产业获取了很大成就,就目前看来,土耳其使用无人机的经验愈加丰富。但是很明显也意识到了自己无人机产业的不足,并且在进一步开发新一代的安卡2,Ankinci等新一代重型无人机。
不过,目前的无人机出世不过二十余年,在世界普及开也不过是十余年。从军事装备的发展进程来看,无人机还处于少年期,还没有太多的技术门槛,大概相对于一次大战之后的坦克。即使是捷克,波兰都能成为坦克生产和使用大国。但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技术难度呈成指数化增长,大浪淘沙的态势下只会留下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玩家。土耳其在现在有能力制造出爆款无人机,但是如果不能将爆款的设计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势必会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下被淘汰。
(本文作者 张轩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