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清真泛化,要不要“全国一盘棋”?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虽然历经了两次疫情,笔者的毕业十年同学聚会最终还是在成都举行了。老同学聚会自然是开心的,更不要说顺便看了个熊猫。只是这个过程中意外遇到了一件比较魔幻的事情。

熟悉笔者的人知道,作为新疆的基层小兵,我对涉及民族宗教的事情一向比较敏感。于是乎,从成都回到乌鲁木齐的飞机上,我一脸懵逼地看到给乘客的餐食包装上统一贴着清真标志。我不知道飞机上人的饮食习惯如何分布,但既然是从疆外飞到疆内,怎么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清真饮食习惯吧?那所有餐食都是清真食品,我们这些并无相关饮食习惯的人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就被华丽丽地无视了?

500

更让人懵逼的是,套餐中的一盒蔬菜沙拉竟然也被贴上了清真标志。未知四川相关规定如何,按照新疆的管理规定和实践,只有肉制品、乳制品以及动物性油脂才能使用清真标志。仔细看这份蔬菜沙拉,里面有黄豆、胡萝卜丁、花生,还有我说不上名字的豆和素菜,这和“肉、乳、动物油脂”有半毛钱关系吗?给这盒沙拉贴清真标志跟给矿泉水食用盐贴标志有什么区别?这更加是妥妥的清真泛化了。

500

500

500

清真食品和清真是很魔幻,也很薛定谔的概念。来源于宗教,但在实践中又一定程度上脱离宗教带上了民俗属性。而不同的人和群体眼中的清真概念也不尽相同,这里我们不妨采用新疆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的规定。

500

飞机餐食全部清真餐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清真食品饮食习惯,所有人都发清真餐,对于航空公司来省事了,而对于乘客、特别是没有相关饮食习惯乘客来讲,这就侵犯他们的选择权和对他们自身的饮食习惯的不尊重。如今是网络时代,航空公司完全可以通过订票时预订特殊餐食的方法来解决有特定习惯或忌口乘客(包括民族宗教禁忌,身体原因的饮食禁忌)的特殊需求,而不是所有人一刀切吃清真,让一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尊重”(其实是迁就)另一部分人的口味。

其二则是“清真”概念和标志的滥用,代表就是那盒蔬菜沙拉。几年前的新疆以及内地的某些地方,这种魔幻情况曾经一度出现过,清真水清真食盐清真蔬菜水果甚至还有清真化妆品等等。什么东西都贴上清真,有意无意的在制造族群和宗教的撕裂,更是在传播宗教泛化,这种宗教泛化就是极端和暴恐的土壤。

整个事情中我觉得最最最魔幻的是,同样是国航的飞机,两天前乌鲁木齐飞成都的飞机上,餐食没有清真标志的,虽然没有拍照片,但我确认是仔细看过了的。新疆飞内地的航班正常,内地飞新疆就出现了清真泛化,其中原因何在?这里折射出了疆内很多干部群众非常无奈的一件事,就是到现在为止,内地的很多省市区还是把反恐以及去极端化当成新疆一家的事,而对自身越来越严重的宗教泛化、极端化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这一方面是在给新疆拆台,另外一方面如此养虎遗患最终会反噬自身,这样的事情六年前的昆明已经经历过一次,难道某些地方还要接着经历吗?

“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然而,抵制“泛清真化”、打击“三股势力”、摆脱“教族捆绑”等是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其他省份也应该以同样的态度与措施来对待这些问题,在去极端化这条道路上跟新疆肩并肩、共前进,将“三股势力”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彻底消灭!

作者:绿洲猎鹰,自由撰稿人。

投稿邮箱:laodaojun186@163.com;

联系微信:xiyuduhu2020

您的转发点赞,是对都护君最大的支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