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中华文化道与德.仁与义的处世思想与行为原则说成是价值观

不要把中华文化道与德.仁与义的处世思想与行为原则说成是价值观

 

  西方的蛮夷文化只会言说价值而不会言说道义。

  如今有人却顺从西方话语大谈什么价值和价值观。

  不要把中华文化道与德.仁与义的处世指导思想与行为原则说成是价值观。

  用金钱不能买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不能用价值来衡量的。

  中华文化对人的社会行为讲的是人的道行与德行,仁与义的观念是超越价值的无价之宝.

  仁的思想不是自私,也不是无私。。“仁”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态度。

  仁的思想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不能自私自利。

  利取中道则为义。每个人在处理面对的利益分配问题时以仁.义思想来相接。所以说利者义之和也。

  有德之人的行为是对利益追的的舍弃,对利益的不得精神才是德。

  如果用价值的说法就是有德总是放弃看似有价值的东西,他们的行为不是得价值,而是得人心。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以才有《冯谖客孟尝君》中薛地市义的故事。

  中华文化对人在人类社会的活动不以什么价值来界定。不是以什么有价值无价值来指导决定人的行为。

  相反只有利益小人的行为才总是用价值来衡量。

  少了公天下,哪有真仁义。但是传承中华文化不能因为假仁义就不要仁义思想。

  儒家的立家之本是仁义思想。但旧仁义思想是当人类失道失德之后产生的。

  所以说能够纠正旧儒家思想的错误还需要有道有德之人。

  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想革命应该是——抛弃旧道德而重建新道德。抛弃旧仁义重建新仁义。

 

  西方人权思想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要着权要那权也即争取自己利益。

  所以有些主张人权思想的人动不动就说要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价值。

  而以中华文化来思考这种说法不公道,也很缺德。

  因为人面对各种利益由不得的精神才是德。所以说人权思想是种无道的思想。无德的思想。

  胡石英同志指出:真正对某一个思想达到崇拜的地步,且号称是忠实学生的,

  往往最后是这个学说的叛徒!对任何一个学说的宗教化,都是对这个学说的背叛!

  大谈阶级性和人性的时候,他忘了阶级也是有人组成的。没有不是人的阶级。

 

  所以说任何阶级在考虑自身阶级利益的时候,如果没了人性与道德都是不行的。

  如果无产阶级是那样,只能是马克思说的流氓无产者。

 

  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主张人类无德。

 

  因为马克思说无产阶级以其自身的解放从而解放了全人类。

 

  这就是德之精神。相反如果没有德之精神,就不是无产阶级以其自身的解放从而解放了全人类。

 

  而如果去的肃反于文革当中极“左”行为的人就是缺德。

  他们口中的无产阶级利益已成了个人私利,只为私利而没有道义。

 

  而是如同过去的社会奴隶造奴隶主的反而成为新的奴隶主。

 

  臣民造帝王的反,打倒了旧皇帝又出了新皇帝。被剥削阶级造剥削阶级的反,自己又成了新的剥削阶级。

 

  法的思想产生就更是在人类思想失道失德,不仁不义之后才出现的。

 

  法的思想总想以一种外在的,人为的强制束缚去规制人的行为。

 

  以道御人,人皆有道。以德御人,人皆有德。

 

  依法御人,人皆知法而未必守法。此时人皆无道又无德。

 

  为了满足私利变着法的钻法律的空子,法还管什么用?

 

  无道无德之人也编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法律之网——他们追求的法的笼子去束缚住人的行为。

 

  如果在失道失德,不仁不义法的社会再鼓吹人们追求价值,什么正确的价值观也不可能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