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了,台湾人如何看中国?(文字版)
写在前面:
视频被删除了。在此附上文字版。已看过视频的可以不看啦!
有朋友反映上班不能看影片,以后若发影片,会附上文字的。另外,视频是开滤镜的!谢谢那些称赞皮肤好的,美白滤镜的功劳啊!
其实这几年我特别不理解一件事情,为什么很多大陆人跟我说,“台湾把我们想得很穷很落后”、“台湾人是不是会以为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广州没有地铁”...这话吧,八年前跟我说我还能理解,2020了,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与我和身边台湾朋友的经验,完全不相符。这几年台湾商业周刊、天下杂志,以及台北市的咖啡馆,都在讲“对岸的发展性”。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科技上的。你会发现近十年,很多人反而会说,“台湾没有那么糟”、“大陆没有那么好”──许多台湾人的感觉是,这几年“中国大陆发展好”已经被“吹捧过度”。
很多大陆人觉得台湾把大陆想得太落后,但一堆台湾人觉得台湾把大陆想得太强大。
我想很统整地说一次,现在,2020年,中美关系瓶颈期的当下,台湾人对于中国大陆、对美国的一些真话。可能除了我这种老实人之外,没有其他台湾人会跟你这样说了。
我会分成三部分来说,第一部分,因为台湾想要维持现状,大陆想统,这是两岸主要的矛盾。所以第一部分讲讲“统”这一个词在台湾的过去与现在。第二部分,台湾社会对于中国大陆和美国的一些“心照不宣”的事情。第三部分,总结。
首先,第一部分,“统一”,这个词算是伴随我从小到大长大的。只是台湾人对这个词的想象不断变化。2008年以前提起统,大家会比较猎奇,如果穿越时空,回到读小学初中时,你问那时的我“大陆统一台湾”,我只会觉得天啊 那台湾人的钱不是得跟对岸的人共享了吗?
那我们就没钱辣!!!
当然许多中年台湾人对于96年台海危机非常有感的,大家会说“那时还好有美国”。所以,就算是以前大陆影响力没有今天强的年代,台湾人其实早就明白,台海围绕着的是中美,而台湾在里面是非常被动的。
大家那时会认为“统”这个词是天方夜谭,不是那时两岸经济实力的落差,而是中美的落差。
而后度过两岸的蜜月期,在马政府执政时有两派声音,一派声音认为经济交流可能带来过度依赖对岸、进而以经济达成政治上促统。另一派则认为必须交流,台湾要先解决经济问题,不能因为对大陆的恐惧就抗拒经济潮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派都有一个共同点,交流派也会怕所谓的“以经促统”发生,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而认为经济交流可能会使台湾过度依赖大陆的那一派,也没办法否认“两岸经贸很重要”。
这两派,一蓝一绿。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大陆的矛盾感受是一样的,他们明白要面对中国大陆,也都想躲避一些事。台湾社会也是这样。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知道,由于经济一直没有改善,绿营的声音占据主流。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的声量日大,就算台湾人普遍很坚定相信,美国在将来仍会是世界老大。但是人们也越来越把“中美”放到很对等的位置上看。台湾人常会说“对岸发展太快,但人的素质没跟上”,但大家并不否认中国大陆有在变化,中美在实力的对比上有在缩小。
中美落差缩小,加上政治人物不断塑造的氛围,让台湾年轻一代对于“统”逐渐不认为是玩笑。美国抗中、台湾惧中,美国用尽台湾牌,中国大陆敏感于美国用台湾牌,而台湾因为太怕了又认为自己只能被美国利用。于是中美台关系向非常恶劣的方向走。
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就是台湾社会在2020的当下,对于有些事情,是很“心照不宣”的。也就是心底可能知道,但不太会说出口。
刚才说过,决定台海未来的主动权很大一部分不在台湾,而是中美,这导致台湾社会对一些议题,不是认为不重要,而是不敢去想象、或是不想谈(反正谈了也没用)。比如经济前景、或是两岸关系。许多人(包括台湾的学者)会觉得台湾人很天真,但很多事情只是大家不想说出口。而近几年我发现台湾人之间这种“反正妳我都懂,不必说”的默契,比以往更明显。
最具体的案例就是,美国很现实、美国不一定会帮台湾。很多人会这样跟台湾人说,而我相信非常多人内心都有一个底。
很多大陆朋友跟我说,台湾人很天真,对美国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其实美国在中东问题上,还有在国际上的横行霸道,台湾新闻不是没有,台湾人也常说“那谁让人家是美国。”强国可以肆无忌惮,弱国只能隐忍,国际间只看利益,这个道理大陆人懂,从小看到台湾处境的台湾年轻人也不可能不懂。
在面对两岸议题时,你可以常看到“美国会帮台湾”这种说法,这是一种面对大陆时防卫性的说法,这完全不代表百分之百信任美国。
在提起中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是矛盾的。
不管是最近买美国的瘦肉精猪肉,还是买那些昂贵的军事设备,都是一种交保护费的概念。但是,我这样做,是否能与美国换到一些利益?这些,谁都知道是不确定的。
如果你问我,台湾花这些钱,就确定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会帮台湾吗?我会告诉你,无法确定,但没办法,该做就得做。
同样,如果你问一些人,依照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程度,如果两岸关系真的损伤,谁会受害更深?大家心里也都有答案。
台湾人不管政治立场,其实对美国、对中国大陆的认知,基本不会相差太大。我说的是认知,不是喜好。表面上在亲美的人,也会知道美国是以国家利益为优先;表面上再反中的人,也多少知道“崩溃论”是不太会实现的。我闺蜜是一个不喜欢中国大陆、也对两岸完全没概念的人,但是她在几年前就告诉过我,她觉得中国大陆会持续发展,这对台湾未来会有很大冲击。
所以,台湾人与台湾人之间,很多事情不用说破,大家都懂,就算政治立场不同也一样。说了,只是不痛快。
但是如果你是大陆人,你在面对台湾朋友的时候,大家不会说这些的。可能会跟你说的,就是他去大陆发现支付宝很好用、或是谁谁谁没素质、或是贫富差距大。而你们会在媒体上看到的,就是一些台湾名嘴的白痴言论(吃不起榨菜)或是现在的台湾很亲美。很多人认为台湾人十年前和十年后,对中国大陆的看法都一样,都很无知,这完全是错误的。
中美的变化,世界局势的变化,老百姓不是浑然不知。很多时候人都很矛盾、也会想躲避。政治人物会说谎,但人们自己也明白,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愿意活在谎言里。只为了让自己舒服一些。
最后的总结,我想告诉大家,我2012年到大陆时,两岸是蜜月期,现在是冷战期。但是,反而是现在,台湾媒体上,能引起广泛热议的,常常是有关于中国大陆的。比如美国大选,台湾会讨论的,是拜登上台会不会亲中。
过去十年,对于世界变化,台湾社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台湾人很清楚台湾有战略价值,同时深爱的自己的家乡,也为家乡自豪。但对于整个国际环境的变化,除了很情绪的“不要亲中”这种表达之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我们的政治人物,心里只有选票,没有很好地引导人民,对于未来的方向。整个台湾陷入一个“你支持两岸关系好,你就是亲中卖台”的这种情绪,于是很多学者、媒体人还有民众那些理性的内心话,消失在网络上。
我非常不希望,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中国大陆。
十年前的我,没有想过有一天许多台湾年轻人会迷上大陆明星;十年前的你们,可能也没有想过中美贸易战会在十年内就爆发。我小时候大家还常常说,反正国际发生那些大事跟台湾没什么关系,我们又参加不了。但是现在台湾的小年轻普遍知道,就算不想要,我们也会被裹挟其中。
现在的台湾社会(包括媒体、政治人物),其实非常关注中国大陆发生了什么,我认为是因为大家想找到一点点、对于未来方向的预测。因为台湾当前对于世界未来有太多困惑──比如中国大陆会不会跟美国打起来?比如中国如果持续崛起,未来世界会是如何?
中国大陆的模式,与所谓“西方模式”将会并存,都有好有坏,没有哪一方能取代哪一方。而未来世界会怎样,台湾需要先去读懂美国,还有中国大陆──现在,台湾社会的这个认知,比起十年前,更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