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史料,谁在三国时代亲见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我考推一人
网上有个趣味问题,就是问三国时代谁把曹操、刘备、孙权见全了,要求依据史料查考。
问题不复杂,真要搜集考证史料,则众说纷纭,一时选出这样的人物还真难。文臣里,华歆见过孙、曹,但是他归曹的时候,刘备已经走了。武将里,张辽见过曹、刘,但是他对阵孙权的时候,虽然几乎要杀到孙权驾前,乱军之中算不算亲见也不好说。其他还有说糜芳的,糜芳能不能见到孙权本人是个问题,刘备在许昌时候,他也未必有资格见到曹公。关羽肯定见过曹操,最后确实也栽在孙权手里,但是孙权未必亲自说降关羽,史料也没有记载。于禁是见到了孙权,但由于是曹操手下重要的武将身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期,总会有出勤军事任务,所以见没见过刘备不知道。
但有一个人,大约是最接近见过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纵横人物。这个人就是《三国演义》里不太知名,但是史书中颇为重要的一个人,他最后配享曹魏太庙。这个人就是桓阶。
桓阶,子伯绪(或为伯序),湖南长沙人。
为什么说他很可能见过孙权呢?(三国)志云:“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就是说桓阶是孙坚推举的孝廉,孙坚战死时,他去找刘表表示请求为孙坚送丧。孙坚死在荆州岘山(湖北襄阳),时孙策与母住在庐江舒城(安徽六安)。志云:“坚薨,还葬曲阿(江苏丹阳)。”那么桓阶算是孙家的恩人,送丧扶柩至于舒城是方为尽礼,所以他会见到孙策和孙权。
为什么说桓阶见过刘备呢?(后汉)书云:“(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又,志云:“表急攻羡,羡病死。城陷,阶遂自匿。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就是桓阶劝说与刘表不睦的长沙太守张羡,举兵反了刘表,那么在建安四年、五年,曹操与袁绍军事对峙时,刘表派兵去攻打长沙,时羡死立子怿,长沙遂平。桓阶就躲起来,最后还是被刘表强辟为从事祭酒。刘备大约在建安六年自汝南投奔刘表,而在这个阶段,他和刘表从臣的桓阶是会同时出现于重要会议、饮宴上的。
桓阶最后是归附了曹操,后来因为拥立曹丕而成为曹魏重臣,一生可谓传奇中的传奇。按志云:“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魏国初建,为虎贲中郎将、侍中。。。后阶疾笃,遣使者即拜太常,薨,(文)帝为之流涕,谥曰贞侯。”
为之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