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那些台风、飓风的名字,究竟怎么起出来的?
这两天有一条新闻,引起了广大沙雕网友的注意:#飓风命名即将用尽#。
新闻本身是说今年的大西洋飓风季还在进行,气象组织表示,手里的名字不够用了,新来的飓风启用希腊字母命名,只能叫飓风α、飓风β、飓风γ了……
本来是平平无奇的一条气象新闻,在沙雕网友的口中,又变成了各种梗:
“下面有请数学老师进行读音教学!”
“用梁山好汉,至少还有108个名字!”
“这时候不应该售卖命名权吗?发家致富新思路!”
所以,飓风名字不够再起不就得了?怎么还有不够用一说?
实际上,飓风和台风的名字,并不是随便起的,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且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顺便先科普一下台风和飓风的区别,它们都是热带气旋,只是“产地”不同。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是“台风”;生成于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东部的是“飓风”。
说回飓风和台风的命名方式。
对于大西洋飓风,世界气象组织有一份每6年循环使用的命名表,每年准备了21个名称。
而今年的大西洋不太平,已经有20个飓风形成,甚至出现了“五法天女”共舞的情形。
△ 图片来自@中国气象爱好者
这张云图上从左到右分别为莎莉、泊莱特、雷妮、泰迪、维姬。如此盛大的飓风Party,确实罕见。
正是因为多,所以才名字不够了。因为按平时的经验,大西洋一年只有12个热带气旋,然而今年却是僧多粥少。现在美国气象局的备用姓名库里,仅剩一个名字“威尔弗雷德”可供使用了。
相对而言,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姓名库”就丰富多了。
其实在1997年以前,台风是没有名字的,或者是它路过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给它起一个名字。所以一个台风,会有中文名、日文名、泰文名、韩文名……意思还完全不同。
为了避免混乱,受到台风影响的1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泰国、柬埔寨、韩国、越南、菲律宾等等,一起组成了台风委员会,每个国家贡献10个名字,组成了一份包含140个名字的名单,循环使用。
△ 图片来自浙江新闻话图侠,数据截止至2016年
这些名字可以说体现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特点。
中国大陆贡献的名字“国风”十足,比如玉兔、风神、海神、悟空、电母、海棠、杜鹃。
日本则独宠“星座”,天秤、圆规、摩羯、北冥、巨爵、蝎虎,10个名字里有6个都是星座。
而泰国则为自己的热带水果实力代言,送选过诸如山竹、卡努、榴莲等水果名……
说到“山竹”,或许你会对它几年前带来的狂风暴雨有印象。不过,再也不会有下一个“山竹”了。因为一旦某一个台风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它的名字就会被“开除”出台风名单。
而充满命运宿命感的是,山竹的“前任”是榴莲,正是因为榴莲被除名了,才有了它“上位”的机会,后来它也把自己吹翻车了……
或许很多朋友觉得,夏天都要过去了,还科普什么台风飓风啊?
这可就误会大了,因为登陆我国的分为夏台风和秋台风。
今年我国7月经历了罕见的“空台”,8月经历了7个夏台风,而进入9月后的超强台风“海神”已经来袭,正是今年的第一个秋台风。而最近,台风红霞正在形成,可能会在两广海南附近登陆。
那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分析,秋台风和夏台风谁更厉害?
从数量上看,登陆我国的秋台风,明显比夏台风少。但从强度上看,秋台风算是一个“狠角色”。
根据中国气象台的统计,过去71年来,台风强度TOP20中,有11个是秋台风。
因为秋台风大多出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离陆地远,“生长”时间更长,它体积不大,但结构很对称,更容易成为台风中的“能力者”。
同时因为常常有冷空气的卷入,秋台风可能会从“暖心”变成“冷心”,更容易带来强劲的秋风秋雨,所以沿海的朋友们还是要加强防范。
不过,秋台风也不能得意太久,毕竟,太强可是要被除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