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 和 越南人 看中国的抖音短视频的有哪些不同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很意思的数字,就是韩国和越南在观看中国的短视频时的点赞、点踩、评论数。
下面我会贴出我的统计数据,在此之前,我要先说下数据的代表性------这个视频是我的YouTube在我看完后给我推荐的频道,而且我看了很多,但是我的数据只是随机的选取几个进行统计,基本上是有代表性的,视频地址在图片里已经给出,大家可以自行验证。
韩国的点赞数和评论数相对于越南算是有一个数量级的下降
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两国看中国的事物时的心态是明显不同的。
我个人认为造成这种不同的最大原因在于两国的经济,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中国的文化产品、影视产品、生活习俗、语言,这些想要取得成功,没有强大的GDP是不可能的。马云没钱,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听他说话。
印度穷,它的文化影响力止步于比它富的地方,到了中国,只有猎奇似的三傻和爸爸帅,犹如张艺谋在西方获认可的红高粱、一个不能少。
韩国的文化影视的经历也是如此。
我的看法是现在中国的文化影视还处于爆发的前夜,到了我们的 人均GDP过了1.5万美元(欧美的 30%),明显超过了东南亚,就会赢来个小爆发,过了2.5万(欧美发达国家的50%强),超过几乎所有的东欧国家,就是中爆发,过了3.5万(欧美发达国家的70%强),能算是大爆发,达于欧美,当然这里是按照2010年的美元价值算的。
文化影响力本身就是多方面的原因,当然不只是GDP,我写的东西,想表达的仅仅是GDP高时更容易向GDP低的国家输出文化影响而已 。欧洲小国的GDP高时,绝对比它们GDP低时更有影响力。
没有GDP,没有经济的领先想去散发影响力,事倍功半,很难。
当然我说的这些话不代表文化影响力只和GDP有关,有人如果这么理解,我也没办法。
就好比我说一个锅好对做菜有很大影响,不代表我认为锅就是全部,不代表我以偏概全的没认识到厨师的重要性、材料的重要性,火候的重要性、调味品的重要性。
越南把米国打跑了,
韩国则被米国压在地上摩擦了七十几年了,
第二,”政府不喜欢影视、游戏这块“,我觉得这是很聪明的地方,做的对,而且政府不是不喜欢,只是知道现阶段的重点不是它们。
第三,政府对文化输出是有兴趣的,只是它知道现在是事倍功半,不能花太多的心力。什么时间办什么事要有谱,不能瞎干。
第四,文化天然的内敛性格,我不认为我们是内敛的。文化、性格这类其实是一直在改变的东西,不管什么时代,安静的人有动的一面,动的人有安静的一面,风骚的有沉闷的一面,它无所谓好坏,就像性格一样,各有各的特色。
第五,关于出东亚的认同,事实是认同这个东西确实很复杂,它就像是眼缘和相亲,也许换个时间和地点,两方就能看上眼了;当然这是指缘分和性格啊这类“虚”的东西,如果你有钱有势有权,那事情就会好办很多的。
我文章的意思只有一点,你GDP比对面高时,对方容易接受你,认可你,你比对方低,对方就不愿意看,看了也觉得没劲。
文章里我还没说,在不少上传的中国抖音视频里,经常能看到俄语字母,白俄、俄、乌克兰都有。他们已经能接受了,但是没英法德的这类明显就是少了太多太多,即使他们实际上的网民更多。
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把GDP往低做的国家,因为政府没有选举压力
人民币的购买力远高于汇率
虽然顶着5W+的人均GDP, 但去过北欧的人应该会深深感到两个字“贫穷”
大量补贴基本生活所需后,靠服务业互刷GDP的小把戏
文化影响力本身就是多方面的原因,当然不只是GDP,我写的东西,想表达的仅仅是GDP高时更容易向GDP低的国家输出文化影响而已 。欧洲小国的GDP高时,绝对比它们GDP低时更有影响力。
没有GDP,没有经济的领先想去散发影响力,事倍功半,很难。
当然我说的这些话不代表文化影响力只和GDP有关,有人如果这么理解,我也没办法。
就好比我说一个锅好对做菜有很大影响,不代表我认为锅就是全部,不代表我以偏概全的没认识到厨师的重要性、材料的重要性,火候的重要性、调味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