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大圣孙悟空祭祀文化之祖——顺昌元坑镇
《西游记》中国人都熟悉,取经主人公之一的孙悟空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成为大家崇拜的对象。他之所以被崇拜,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天不怕地不怕,诚谓“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法术高强,能七十二般变化,取经路上斩妖除魔,匡扶正义,终成正果。
不过,这么厉害的人物,只要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小说中或者说是活在民间的神话人物,不能当真。以前更是不会想到还真有民间祭祀这回事,更没想到,这个祭祀文化之祖竟然就在我们隔壁地区——南平地区下辖的一个县。
其实数年前我就到过这个地方,当时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被惊呆了。这次愿意旧地重游,原本是为了“合掌岩”的万佛窟,可万佛窟的进度依然和数年前一样,只有最外边的的一个洞窟算是完成了,上次还能到里边第二个洞窟去看,如今连第二个洞窟门口都在施工,甚是遗憾。
唯一觉得收获颇大的就是,对这个孙悟空祭祀文化这次比较认真地去看了一下。
这个地点是在顺昌县下的元坑镇秀水村。我们未下车小雨就已经淅淅沥沥地下着了,好在不大,并不影响我们的行程,更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元坑镇的卖点之一就是古镇,天下古镇基本上是一家,全国最有名的古镇大约是乌镇,多年前去看过了,那么这么小的古镇看点在哪里呢?
说是廊桥。廊桥确实比较长,和前几日在沙县高桥所见比要更长一些。高桥和顺昌是隔壁,空间距离并不遥远,所以廊桥的风格并无大的不同。这里的廊桥建于明朝正德十年(1515),名字是“文昌桥”,从名字的意思上看和高桥的“状元桥”与夏茂的“文昌宫”基本相同,看来这一带当年确实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这个名字也寄予了人们的厚望。文昌桥全长146米,为福建最长,多次重修,最新的一次是2009年,修旧如旧,基本看不出是新修的。
廊桥上还集中了当地的所有文化,包括桥自身的建筑文化,当地的简介都用一些现代化的“广告”制作,我们都可以一一拍下来,回家慢慢看。这些介绍就有关于孙悟空祭祀文化的介绍。
孙悟空的介绍被放在“古遗存——大圣文化”里,介绍虽简略,但大体可以看明白,导游介绍说不止孙悟空一人,还有他的兄弟姐妹,看介绍也果真如此,甚至连红孩儿的“火云洞”亦可找到。如果你要怀疑这个祭祀之祖的真实性,那么大可不必,因为我现在住家后边的文笔山山顶的庙就是“齐天大圣”庙,亦说三元区的普禅山顶上也有齐天大圣庙。当年我就听说三明地区的齐天大圣祭祀文化就是从顺昌传过来的,而且,还从三明地区继续往南传播。
过了桥,正对面是“关帝庙”,大家明白这是关羽的。虽说关羽是大家喜欢的一个人,影响也大,但大家还是喜欢这桥边上的“文昌阁”。文昌阁建在池塘上,先通过一小门进入,然后有一小桥通到阁内,一楼就有“随缘”的祭祀文化,桥上少不了,这些阁一样少不了,到了寺庙那就更不用说了。文昌阁并不高,也就三层,但建得比较精致,有中国汉民族传统建筑文化,雕梁画栋之细致,一点不亚于文昌桥。文昌阁是圆形建筑,文昌桥是长形建筑,并列于当地,确实是个不错的配置。池塘内有两样东西比较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一是那个转动的水车,一是池塘里的鲤鱼,东西并不少见,但能活跃气氛。
既称之古镇,我们除了看到这个桥与阁之外,未见其余东西是古的,我还以为前阵子妻子到过的古镇就是这里,后来才知道她到过的是邵武的和平古镇,同属南平地区,但位置却是完全不在一个地方。
古镇还有古的东西,一是祠堂,到了门口,当地导游说里边正好有老人过世,不能进去看,且进去也不好看,要航拍才美,于是我们就掉头换方向了。看了一古井,可是古井一点看不出古来,倒是水相当清澈,井比较大,不深,里边竟然还能养上活鱼,难得,一圆一方,墙壁上用纸贴了四个字“秀水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