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来说一句吧,国内教材不如国外,板子不能都打在高校上
大学老师来说一句吧,板子不能都打在高校上,我们的学分学时太有限了,除了思政、英语、实践课程外,留给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时间太少,不够系统完整地从最基础讲起,当然基础原理非常之重要,甚至要一直查到第一篇提出概念的文献,但是大学真的挺难拿出那么多学时。所以我们上课除了教材,都会推荐几本大部头的参考书,用于补充自学。但是另一方面,咱们有些同学(不是全部,也有很多有兴趣的)习惯了以考试作为唯一标准,只要能做对题就行了,懒得去深挖背后的原理,师生两下一凑合,就这么样吧。不过,研究生以后,老师不说,他们就自觉要去看书了,因为解决未知问题,不知道原理不行了。(可能俺们那的研究生比不上好多朋友那的本科生吧)
但是中小学强烈建议加入科学原理,哪怕是很浅显的,也要把“为什么”讲清楚。其实,把理论写得谁也看不懂并不难,难的是让谁都看得懂的科普。我们应该重视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改变现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本评论由风闻社区捞取,来自《大学同门课程国外教材是国内的3倍厚,有数理基础的高中生也能跟着学》一文,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小编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