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第一枪,印度正被国内民粹与军方好战势力推向战争灾难的陷阱

根据解放军西部战区发布的消息,“9月7日,印军非法越线进入中印边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军在行动中悍然对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中国边防部队被迫采取应对措施稳控现地局势。”

西部战区发言人还表示,印军的行径性质十分恶劣,中方提出包括印方立即撤回越线人员、严肃查处鸣枪挑衅人员等严正要求。而至于解放军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稳控现地局势”,现在还不方便明确说明。

印军的行动,打破了1975年以来两国边境45年无枪声的记录。

在过去45年内,中印边境虽然多次爆发局部危机,尤其是今年6月15日还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发生了大规模致命冲突,双方互有人员死伤,但总体上双方都能保持克制,有效避免了战争发生。

为防止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发生危险军事活动,1996年中印还达成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议》,其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不得在实际控制线己方一侧两公里范围内鸣枪、破坏生态环境、使用危险化学品、实施爆炸作业、使用枪枝或爆炸品打猎。”

如今,随着印军首先越线,并对中国边防部队鸣枪威胁,这一规范两国边境部队危险行为的“防火墙”协议也被印军率先打破。

而在这次开枪事件发生前,印度总理莫迪还曾发表讲话称,印度军队边境部队的交战规则已发生重大变化,该国实控线附近前线官兵将不再受到枪支使用的限制,授权印军在“处理局势”之际,拥有使用武器的“完全行动自由”,授予了印军可以开第一枪的权力。

之后,印度开始加速向边境部署重兵,莫迪到边境一线视察,印度国防部长、参谋总长、陆军与空军总司令等军方高官,也于近日先后前往边境视察印军备战情况。

所以,这次鸣枪事件发生后,虽然也有评论认为这是印军在准备回撤前通过开枪来展现强硬姿态,但观诸印军最近仍在不断往边境增兵并持续越线向中方发起挑衅的情况判断,这次开枪行为,更像是印度从莫迪政府到军方高层向边防部队层层授权的结果。

从各种迹象看,虽然中印在国防与外交上的谈判仍在进行,但印军已经明显做好了开战准备这一枪,印军有开给国内民粹看的成分,同时也是在以挑衅性姿态激化边境紧张局势,甚至不排除有刺激中方开枪回击以引爆冲突的战术意图。

这次中印冲突在印度国内有着复杂的成因,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印度国内正猛烈喷发的民族与民粹主义战狼情绪,一方面裹挟骑劫了印度军方与莫迪政府,一方面又在印度军方与莫迪政府的刻意诱导下,导致了冲突发生并不断激化升级。

因为近些年经济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印度精英与民众现在信心爆棚,整个国家弥漫着一股浮躁自大情绪。很多印度民众以及中下层官兵都狂热地认为,印度已经是亚洲军事强国,在中印冲突中又得到了美国支持,如果中印发生战争,印度不仅可以一雪前耻,还可以一战而彻底解决两国长期存在的边界冲突与中国威胁问题,对于中印两国实力对比完全懵懂无知。

而今年以来,印度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失控,确诊病例目前已经超越巴西,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多数印度人认识不到本国疫情失控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防控措施和医疗卫生短板,反而受印度国内及西方主流媒体影响,将中国视为疫情在国际扩散的祸首元凶,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进一步飙升。

在这些狂热到已经失去基本理性的民粹主义情绪影响下,身为最高决策者的总理莫迪虽然很清楚中印实力差距,也知道冲突长期激化并不利于印度的边境安全、疫情防控与发展利益,但他和人民党(BJP)靠民粹上位的路径依赖与政治需求,依然使他食髓知味,不断通过放纵国内民粹与军方好战势力激化冲突以获取支持。

但是,这次开枪事件就为莫迪敲响了警钟。如果它不是来自莫迪政府的本意,就说明印度军方,最起码在一线部队,已经开始因为授权不当与民粹爆棚而失控。如果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因为导致中方人员伤亡而触发开战机制,那么印度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