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上的是一所省内有名重点高中,上学那会儿基本约等于放羊

我2004年到2005年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上高二和高三。华师一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有名的重点高中,直到现在都是第一梯队中的前列。现在华师一附中是全寄宿制了,对学生的管理控制程度不知道是什么水平,但我上学那会儿,基本上约等于放羊。因为我是中途转学进去的,高一我不知道怎么样,但高二高三我是经历了,老师对每个同学就是布置作业、改作业、模拟考试、改卷子、评讲。班主任早上在操场看看住校的学生是否出早操——但有人不出操,班主任也就是在早自习的时候批评一番,没有再进一步的惩罚措施。晚上班主任坐讲台上维持纪律,不许学生随意讲话、玩电子产品、看闲书、吃喝东西,也就如此。从高二下暑假开始,周六上午模拟考,周六下午讲评上周模拟考的卷子,周日休息,直到高考。从来没有像某些学校那样一个月才给一两个半天供学生洗个澡。据称省实验更牛,从来不占双休日和寒暑假补课、模拟考。华师一的老师也从来不去周围的网吧抓学生,甚至连宿舍学生晚上归不归宿都管得不严(现在全寄宿制应该是比我那时候严了)。

为什么敢这么放羊?就是因为在我读书那时,华师一每年进1000多个高中生,只有一半是通过中考,高分考进去的。另一半是每人交三万六借读费进去的,学籍不在华师一附中。正儿八经中考高分进来的学生,绝大部分在高中时成绩也不会掉下来,考一本也基本上都是妥妥的。交借读费进来的学生里,也有好有差,有人中考离华师一分数线并不远,差几分、十几分、二十几分的这些,高中成绩也能过一本线,华师一就会朝这些学生抛绣球,允许他们把学籍转进来,这样就又抬升了华师一的一本率。假如其中能出特别优秀最后上了北清的,华师一会全额退回借读费,还给奖金。说穿了,最根本的依托还是掐尖。

而至于那些纯粹是家长靠找关系用钱塞进来的,学习也完全不行的学生,华师一对他们就一个核心要求:你上课睡觉、看闲书,甚至逃晚自习什么的,学校都不会下死劲儿去管你,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要去干扰那些想读书的同学,就行。他们学习再烂,跟华师一的升学率也毫无关系,而且这些学生的家长脑子也都清楚,知道自己孩子的德性,不会因为孩子学习还是稀烂就来找学校的歪。另外,我读书那时华师一没有分快慢班,除了一个专门冲奥赛的班,其他班都是平行班,可能也是防止那些交钱进来的家长因为自己孩子都被分进慢班而产生非议。

我不知道其他班怎么样,但我所在的班,班里的同学明显分圈子,基本上学习成绩前十名的,是一个圈子;学习成绩最差的,是一个圈子;中间的同学又是一个圈子。还有一些同学因为性格等原因相对孤立,好像没什么朋友。每个圈子里有一两个同学能跟别的圈子里的人说上话,但整体上三个圈子几乎无接触无交集。

我在班里最好的时候第六,一般是七八名这个档次,但我只跟中间的同学聊得来,而进不了“前十名”的圈子。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那几个同学,他们的出身“非富即贵”,父母要么是富商,要么就是机关里的处级局级干部,当然看不起其他同学。这和我小学、初中时的情况很不一样。我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上的,学生出身可以说是五湖四海,部队院校子弟、科研院所子弟、工厂子弟、高校子弟、近郊农村子弟、个体户子弟……也都在一个班里,但从来没有过按家庭出身划圈子的情况。

本评论由用户“高分子聚合物”推荐,来自《衡水中学只是受益于掐尖,如果挑选同样的学生做对照实验,我不觉得衡中模式有效》一文。内容仅代表用户观点,标题为高分子聚合物用户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