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世界”与我们不是一个“世界”

不知道国内朋友知道不知道,日本人崇洋媚外精神远超我们。

一百多年前明治时代日本搞维新,也就是搞改革开放时的口号就是“脱亚入欧”,意思就是脱离亚洲,加入欧洲。因为地理关系,想加入欧洲不容易,但即便不能加入欧洲,起码也要当个假洋鬼子,当个精神上的欧美人。至今一百五十年过去了,日本在经济上已经远远超过欧洲那几个老牌帝国,成为世界上数三的经济强国。但很好玩,也许精神上还没达到欧美人的水平,除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泡沫经济时期自我意识膨胀过暂短的一段时间外,日本人至今还是看着欧美的月亮圆,至今还是时时事事看着欧美人,特别是美国人的眼色颜色。欧美人说好了,那就是好,欧美人说不好,那当然就是不好,不容商量的。

在日本人的潜意识中,欧美各国就代表着世界,这世界除了欧美各国,其他都是不存在的(除非在提到贫穷落后时,才会想起其他国家)。

反映在媒体语境中,“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基本都是特指欧美国家或欧美社会,一般情况下是不包括欧美以外的其他国家和社会的。其实不仅媒体,日本政府发言基本上也是如此,一般普通人的感觉或者说意识也差不多。

比如日本演艺界,不论在日本名声地位如何,只要你在好莱坞或者欧洲参演一个什么影剧,或者唱过一首什么歌,走过一次T台,哪怕是跑过一次龙套,回到日本马上就成了“在世界活跃的明星”,受到媒体追捧。

500

截图自https://4meee.com/articles/view/337357

再比如香港国安法宣布后,在日内瓦第44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全世界有53国发表支持声明,27国发表非难声明。仅从数量上说,支持国家也远超非难国家。但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一片“世界各国非难”,“国际社会忧虑”等,几乎一字不提其他支持的国家。为什么呢?因为非难的哪些国家是欧美诸国(当然与他们自己的态度也相同),而支持的是欧美以外的其他国家。换句话说,那支持的53个国家,在他们的眼里就不属于世界。想想这是何其傲慢!

500

毎日新聞2020年7月11日截图

黎智英被捕,在他们看来,也是“国际社会”忧虑的事情终于成了现实。

500

https://www.kahoku.co.jp/editorial/20200814_01.html河北新报社论

所以在日本,从政府到政治家、媒体,再到普通民众,欧美就是“世界“的全部,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他们来说,只有要用时才能想起,平时是不存在的。

造成这种语境或者说意识的原因,在我看来,就是根深蒂固的脱亚入欧的“崇洋”心态。当然还有他们自己的立场。

其实不仅“世界”一语,日本人平时说的“外国人”也与我们说的“外国人”不尽相同。在日语语境中,“外国人”除法律用语以外,一般情况下指的都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而来自欧美国家的高鼻子蓝眼睛,在日语语境中一般称之为“外人”,相当于我们国内所说的“老外”。如此想来,我们的一些用语和意识,似乎与依然崇洋的日本人也差不多。

所以我要提醒看日语原文的朋友和搞翻译的朋友,日本人所说的“世界”,汉字写出来虽然一样,但其内涵与我们所说的“世界”不是一个“世界”。日语中的“世界诸国”以及“国际社会”等字眼,绝对不能因为汉字相同,理所当然地就认为意思也相同,就拿过来直接使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