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迷茫:体制内年薪30万朝九晚五的工作不香吗?

  今天是知心姐姐木马君

500

  前几天,有个我很熟悉的铁粉瓜友给我留言。

  她20出头,即将研究生毕业,正在面临着择业问题,走到了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岔路口。

  她在给我的留言里写道:

  纠结了好多天,还是想请教姐姐一个人生小问题。

  作为一个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学生狗,又到了人生路上最纠结的节点了!

  本科时候的我信誓旦旦,绝不能被束缚住自己的自由,要去拼搏,去认识精彩的人,好好的在这个世界晃荡。因此也换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选择了当时觉得非常自由的一条路。

  但是现在真正到了择业的档口,姐姐,我还是觉得很纠结。

500

  虽然说大家现在都在投奔互联网,但我已经有过几段互联网实习的经历,实在是觉得自己不适合每天对着一些浮躁的信息碎片,也受不住996的福报。

  我现在就读的,是非常冷门的文科专业,选择本身也不多,剩下的几个选择中,

  是选择体制内还是外企,这是我想了很久的问题。

  作为一个江苏的小孩,江浙这边的公务员的确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选择。

  实际点说,互联网大厂的工作,年薪可能能够达到30万左右,但是基本都是996,甚至007;

  而苏州的公务员,年薪也能到同样的数字,但基本能够朝九晚五,有比较高的公积金。

  外企的环境本是我向往的,但是似乎这几年的外企,一定意义上已经失去了旧日的光环,

  再加上疫情,除了government,似乎其他的企业都在大量的裁员。

  我几乎所有的亲人都在体制内或者高校工作,他们都觉得,

  对于我这样一个有能力,但是体力胜任不了996的女生,体制内比较合适。

  但是我心里总有一丝萤火般的犹疑,或者说不甘心

  我在体制外真的做不好吗? 规律而养生的生活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我是多么热爱自由的一个人,热爱交流,热爱新的事物,可是体制内的工作的确是一条稳妥而看得见尽头的路。

500

  虽然也许仅仅是幻想,但其实我一直很向往能够像姐姐一样在跨国企业工作,能够成为既有尊严,又有机遇,能努力得到相应的回报的那一类人。

  然而,作为一个非商科财会类的文科生,在我的感觉里,似乎在跨国企业能够做的都是一些比较边缘的工作,职业的天花板是很明显的,鲜有海外进修的机会

  姐姐,

  是选择自由还是选择稳妥?是选择漂泊还是安定?

  是选择自己向往的但不熟悉的,还是熟悉但并无渴望的?


  我和瓜友们一样,对姐姐有一种莫名的崇拜并且期待某一天姐姐也许会给这个纠结的年轻人一些点拨。

500

  

500

  看了这个铁粉瓜友的留言,我心里有很多触动。

  我完全没有资格“给年轻人一些点拨”,毕竟我自己也才30多岁,还没有活得明白呢。

  但是从20出头到30大几,这十几年兜兜转转,从学校毕业,投入社会,换过工作,也离开过家乡,在深夜里痛哭过,也在人前发过光,

  再回首来路,心里有很多话想对这个年轻的女孩子说。

  她的问题好像很简单直白:

  是选择稳妥安定待遇不错的体制内工作,

  还是选择自己出去闯一闯,不管是去跨国企业也好,还是出国也好,去追求自己心里的自由

  从表面上来看,这好像是一种甜蜜的烦恼,至少她还有的选择。

  对于名校硕士毕业的她,不管是选项A还是选项B,看起来都不会太糟。

  但是同时我又十分能理解她当下的迷茫和忐忑,这不是矫情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年轻人面对人生的第一个岔路口,不知道这个选择对于未来的人生会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越是深思熟虑,越是忐忑。

  你担心这两条岔路是渐行渐远的两条单行道,一旦走了其中一条,就没办法回头,也没办法变道了。

500

  一条岔路A通向一个看得见尽头的终点C,

  另一条岔路B通向了一个看不见尽头却有着探索吸引力的终点D。

  所以你的彷徨不是选A还是选B的问题,而是你最终想走向C还是D的问题。

  

500

  这位粉丝说有些羡慕我的生活,可能大家看到大部分时候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学以致用独立工作也能有充满乐趣的家庭生活。

  其实我的生活里也充满了鸡飞狗跳,鸡毛蒜皮,千万不要太理想化地看待我的生活。

500

  这张图是小助理擅自做的,她是几个意思?!。。。

  但是,平心而论,我对自己目前的状态还算满意,到了30多岁,心里慢慢地沉淀下来,终于可以说一声:

  这大概就是我想过的生活了。

  回首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大学因为考虑将来就业机会大,就选择了工科。

  我在号里说过,其实我并不热爱我的专业。

  大学时别人在啃电子,高数,我只是勉强应付,剩余的时间就用来学英语,仅仅是因为个人兴趣。

  后来大学毕业后,随波逐流去应聘各种IT大厂,也拿到了国内某知名通信大厂的offer,成为了一名硬件攻城狮。

  刚刚进入通信大厂的时候,常常扛着半米长的大电路板,奔波在测试机房和焊接房之间。

  那段时间,我觉得特别辛苦,特别不快乐。

  唯一的收获是,电烙铁技术突飞猛进,再小的封装芯片都会自己焊了。哈哈。。。

  直到后来,因为一次神奇的机遇,我因为跟老外侃了几句大山,就被集团的海外公司选中,录用去了西班牙,开启了欧洲流浪之旅。

  我对当时通信大厂的直接领导说: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后来有一句话风靡全网: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现在想来,2006年的时候,我也正是这样的想法。

  在欧洲也是从事着攻城狮的工作,但是新的语言和环境,不同的文化沟通磨合,这些事都是我喜欢并且擅长的

  在外企的工作,光会耍电烙铁还不行,还要你会沟通,会表达,讲究方法和流程管理

  后来我发现,我本来就喜欢学外语,思维比较有逻辑性,也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慢慢地好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土壤,就开始扎根成长起来。

  分享这些,不是为了炫耀木马君成长史,也不是外企人事部的宣传文案。

  我其实是想借我自己的例子说,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这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我回到过去,一定不会再选当年的专业,我到了30多岁才明白自己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喜欢什么。

  18岁的我,又怎会知道什么是最明智的选择呢?

  但是,人生的选择不是单行道,也不是落子无悔,

  即使因为一个选择,走偏了一点,后面还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慢慢修正,曲线前进。

  当年选错了专业的我,兜兜转转,好像现在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终点。


​  

500

  很多时候,你以为一旦选择岔路A,就一条独木桥走到黑了,这样一想,怎能不慌张?

  但是把眼光放长一些,人生这条长跑,更像是走一个网格形状的迷宫,你会面对无数次选择:

  文科还是理科?

  公务员还是外企?

  一线城市还是家乡?

  留在公司还是辞职创业?

  。。。

500

  人生就像一张网格迷宫,有时渐行渐远,有时殊途同归

  每一个选择都让你在这个网格上向某一个方向挪动了一步,

  这一步可能让你离心目中的终点更近了一点,也可能更偏离了一点。

  顺便吐槽一下自己,同样的问题,高晓松来回答,就会用优美浪漫的文字告诉你不要忘记诗和远方,

  而木马君来回答,却不得不打开Powerpoint,自己画了一张路径解析图,才能表达我想说的意思。

  哈哈哈。。。

  攻城狮的思维还是在我身上留下了一点印记。

  从这张人生网格上来看,每一小步很重要,但是大方向更重要。

  我所说的终点不是指生命的终点,而是说: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怎样的人生经历?

  20出头的我们感到迷茫,说到底是不知道心里的终点在哪里。

  体制内的工作,30万年薪,朝九晚五有保障,这难道不香吗?

  可是你心里有个声音在窃窃私语,这是一份看得到尽头的生活,你对着未来的那个终点C产生了犹豫,也许你想要的终极状态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们常说,小事从脑,大事从心。

  是住城东还是城西,选方案A还是方案B,这些都可以严谨的分析计算。

  但是,在窄小熟悉的空间过安稳的生活,还是去外面的花花世界体会一次遍体鳞伤,哪一种活法更畅快淋漓?

  遇到一个人,告别一个人,接纳一个人,这些决定都没办法分析计算。

  大事从心,不是说跟随身体里飘忽不定的荷尔蒙和肾上腺素,而是说听听内心的声音。

  就算你现在还无法准确地描述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但是大部分时候,你不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心里是很清楚的。

  

500

  这位瓜友在留言里提到:安定还是漂泊?

  一方面收入丰厚朝九晚五的生活很舒适,另一方面去跨国企业或者海外闯一闯,仗剑天涯,风餐露宿好像也很浪漫?

  虽然我自己常说,以前年轻的时候不喜欢一眼能看到尽头的生活。

  但是我生怕这会误导了年轻的瓜友,所以还是再多唠叨两句。

  我选择出来看世界一方面是因为这符合我内心对未来的想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当时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我走的路不一定适合你,为了吃苦而吃苦,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我小时候是读三毛的书长大的,三毛曾经在一次演讲里说道:

  “我听过一首流行歌曲,

  ‘我背着我的吉他去流浪,带朵什么花。’

  我很恨这种歌,那是没流浪过的人才写得出流浪是件浪漫的事情,这样的人不必去流浪,因为他流浪的话,一定半路就回来的。

500

  我流浪,绝不是追求浪漫,而是我在这个地方学业已经完成了,而且找不到事情,怎么办呢?我就再到另一个地方去念书或者做事。

  当然我去了很多国家游历,但是说实在话,我从离开家以后没快乐过,这话说得很不勇敢,可是我离开台湾后真的不快乐,一直到我建立了自己的家。”

  

500

  写了这么多,好像也没明确地告诉这位瓜友到底该选A还是B。

  其实我想说的是:不如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想要的终点是C还是D?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有怎样的人生经历,这才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不要为了吃苦而吃苦,为了浪漫而去漂泊。

  心里有了大方向,才能在每一个人生选择里找到参照目标。

  最后,退一万步讲,即使这次选错了,也不要太慌张,在人生的网格里,这只是一小步曲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