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美对峙大视角下的对印战略思考(25000字长文精华节选)
编者按:
本文为喵星军事观察组25000字原创力作《国际地缘战略大棋局中的“臭棋篓子” ——全面解析龙象之争背后的地缘战略逻辑》的结论部分。有兴趣全面了解中印矛盾及印度地缘战略构想的朋友,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点击链接查阅。https://mp.weixin.qq.com/s/vYG_maZ6CU-g8GDeqFhfIw
三、中美大视角下的对印战略思考
从当今世界国际政治这盘大棋局来看,主要棋手是中国和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可算是次要棋手,英国、印度、伊朗、土耳其只能算半个棋手,日本可算列席。其他诸国都不过是棋子罢了。
1、美国的态度和布局
目前,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南亚政策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次要方面:
一是加大对印度的战略拉拢,联印制华。这是几十年来美国对印政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出发点。而且随着中美对峙的日益白热化,这一原则已经基本压倒了美印关系中的其他方面,成为了主宰性原则。虽然美印之间在经贸问题、人权问题上还有一些嫌隙,但是与这一主题相比都微不足道,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从今年发生的加勒万河谷事件来看,美印双方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互动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正在迅速向准同盟关系升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我目前看到的资料(详见《美国专家提议联合俄印打造反华包围网》一文),印度不仅已经成为以蓬佩奥为首的美国外交鹰派打造国际反华包围网的南翼主力,而且还成为了他们妄图拉拢俄罗斯的跳板和抓手。基于俄印两国几十年来的邦交情谊和军火贸易关系,俄罗斯在中印加勒万河谷相持的关键时刻仍在向印度出售关键性军火,这使得美国专家们不由地兴奋了起来。他们设想,可以利用中俄在印度问题上的步调不和谐,进一步推动印度出钱出力离间中俄关系,在中俄关系之间打入一个楔子。
二是以所谓"孟加拉湾倡议"为框架,加大对南亚-北印度洋地区秩序治理的参与。这一倡议的实质,是想用印度洋地区的部分海权为诱饵,引诱印度为了实现“印度洋内湖”梦而彻底倒向美国。如果印度居然利令智昏,在陆上争端无法占到便宜的情况下,做出干扰甚至截断中国大洋航线的事来,那无疑是替美国海军火中取栗,也必将彻底激怒中国。如此一来,印度唯一的选择也就只能是放弃目前首鼠两端的态度,完全绑上美帝国主义的战车。
当然,作为全球海上霸主的美国是不可能彻底在印度洋地区放手的,他们能给印度海军的,充其量不过是如日韩一样给美国海军当看门狗的待遇而已。但是不可否认,即使美国海军仅仅是松一丝海权缝隙,对于长期以来在国防利益分配问题上被陆空两军压抑的印度海军而言,也已经是一个千载难逢机遇,并且动作频频跃跃欲试。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期间,远隔千里的印度海军居然不断跳出来刷存在感,就是这种心情的表现。
三是聚焦阿富汗和解,急于从阿富汗脱身。这一点对于美印关系而言属于次要问题,但是又和印巴关系直接挂钩,也不能忽视。虽然目前巴基斯坦在名义上仍是美国的盟国,国内还有美国的军事基地。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至今仍要依靠途经巴基斯坦的生命线。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巴基斯坦在“一带一路”规划中的参与越来越深,美国对巴态度正在越来越不耐烦,在印巴争端中开始频频拉偏架。特别是在巴基斯坦的卑路支分离主义势力这个问题上,美国情报机构的身影忽隐忽现。在某个关键时间节点,为了换取印度的彻底倒向而默许巴基斯坦出现第二次解体,可能已经成为美国国务院的政策选项之一。(这个问题我将在后续关于中巴地缘战略关系的文章中进行专门论述)
除此之外,印度对伊朗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美国有专家提出,必要时可以拉印度一起对伊朗施压或调解,成为缓解美伊矛盾的一个外交工具。
总之,在苏联解体之前,由于印度始终与苏联保持了极为良好的邦交关系,因此美国作为冷战的另一极对印度的态度往往是冷淡、疏离和防范的。但是苏联解体后,随着中国地缘战略实力的快速提升,印度在美国亚洲乃至全球地缘战略中的重要性也水涨船高。美国视之为破坏中国“一带一路”地缘战略的关键抓手之一。随着近期“联俄制中”的声音在美国外交、情报和学术界越来越响亮,印度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更使之成了美国人眼里的香饽饽,成了重要性仅次于俄罗斯的拉拢对象。
2、印度的态度和应对
从印度的角度来说,虽然其外长此前针对美国人试图直接插手和调停中印边境争端给予了明确拒绝,强调不会做美国人的“跟班”,但是其逐渐倒向美国的倾向还是十分明显的。印度人民党莫迪政府是靠煽动印度教极端民族主义起家的,这就决定了其对华政策很难保持中立与冷静。
更为现实的需求在于,印度人民党正在对其政敌国大党留下的带有很深社会主义烙印的经济体制机制和一系列具体社会政策进行全面的清算和改革。(此前有过一次,但是很不彻底,是半拉子工程)某种意义上来讲,所谓的“莫迪经济学”是在试图模仿中国的“改革开放”。这样深刻的社会变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内涉及到重新调整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对外涉及到大量吸引和引进改革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资本支持。于是,莫迪决定山寨到底,试图在国际政治体系中占据类似80年代初期中国的生态位。而研究中国80年代初期的内政外交,我们会发现当前往往被忽视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其中的神来之笔。对外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纳了获取信任和资金、技术的“投名状”,对内则可以挟外战获胜之功鼓舞民心士气,压制反对势力对改革的抵抗。(可惜中国绝不是需要打屁股的“小朋友”)
正因为如此,或许莫迪目前慑于中巴联合的强大军事压力和印度独立自主的大国自尊心,还不敢完全倒向美国并对中国开展大规模军事冒险,但是一旦得到他所认为的“机遇期”,发动一次“对中自卫反击战”的诱惑恐怕很难抵御。这也是为什么莫迪自上台以来反复对中国进行军事试探和挑衅的根本原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陆地方面遭到痛击之后,莫迪政府的目光正在随着美国人的指引而快速投向海洋。印度军事家正在反复叫嚣:“中国陆军离新德里很近,而印度海军离中国的海上交通生命线也很近。”因此不排除印度海军为虎作伥,以美国第五舰队和迭戈加西亚军事基地为后台依仗,在印度洋方向主动寻求对华军事摩擦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在西太平地区建立起高效区域拒止体系而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望而生畏的今天,美国开高价怂恿印度在别的战略方向试探和演练对华全球海上破袭战的可能性正在升高。
3、当前国际局势下的对印战略思考
根据以上所有这些总结和分析,我对在中美对峙状态下中印地缘战略关系的未来走向总体上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中印地缘战略矛盾短期内无法化解
总体来看,无论是出于内政还是外交的需求,以莫迪为首的印度人民党政权,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改变其原有的地缘战略构想。由此,中印之间地缘战略矛盾的根本性问题,是难以通过和平方式彻底解决的,甚至连缓和都做不到。试图通过在边界问题上对印妥协绥靖来换取中印之间的和解,是只有最天真的人才敢于奢望的。
二是中印矛盾短期内引爆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当前在陆地边界的各个方向上处于四面被困的战略被动局面。虽然仍在固执地执行所谓“前进政策”,试图蚕食一些零星土地,但那不过是印度军队糊弄国内愚民的装腔作势。面对中巴尼三国联合起来的强大陆上军事压力和战略态势,头脑清醒的印度陆军高级指挥官不会敢有大的军事冒险行为。
其中,中印边界地带由于天然地形的局限,决定性地不利于印度陆军发挥其所谓人数优势,而决定性地有利于中国军队发挥其火力优势、技术优势,特别是制空权优势。从中方角度来讲,目前正需要集中力量于西太平洋方向的主战场,与美、澳、日、韩一决雌雄,暂时也无意大举西进。因此这条战线其实是最稳定安全的地方。尼泊尔目前事实上处于中国的军事保护威慑之下,印度恐怕也没有胆子和胃口如锡金那样将它一口吞下。尼泊尔的中国化将是一个长期而不可逆转的过程。
印度唯一具有相对优势的方向是印巴边境地区。虽然双方经常进行一些小规模交火,但是巴基斯坦事实上处于战略防御状态,甚至连印度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直辖中央这样的举动都无力抵抗。另一方面,印度空军在小规模交战中并不占优势,而其看似庞大的陆军,主要精力已经被中国军队牢牢盯死东北方向,难以集中力量对付巴基斯坦。由此,印巴边境仍能保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动态平衡。中国也因此而免于像第二、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那样为了保证巴基斯坦不至于被印度灭亡而直接发出战争威胁。
在印度洋方向上,从军事上讲,印度海军虽然背靠第五舰队能够取得较大优势,但是美印两国海军短时期内恐怕还难以形成像美日海军那样的互信和默契配合。从政治上讲,印度政府也非常清楚印度洋航线是中国的“逆鳞”,要下决心去摸老虎屁股也是很难得。毕竟印度海军那句“中国陆军离新德里很近,而印度海军离中国的海上交通生命线也很近”的狂言,倒过来也是成立的。新德里随时处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部署在青藏高原上的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的战略威慑之下,甚至都不用起飞带巡航导弹的轰六。如果新德里高层真的疯狂到作出将中印争端进行决定性升级的决策,恐怕他们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躲进防空洞。
综上所述,印度作为美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与我们大打出手,并不符合其国家利益,概率是比较小的。
三是印度短期内必将反复对中国进行小规模军事挑衅,中方必须坚决而克制地予以回击
印度政治家和军队高层一贯有贪图小便宜的恶习,这一方面是其几十年来执行“前进政策”的惯性使然,也是为了对内对外有所交待。即使如加勒万河谷冲突这样的大败亏输,也能被他们吹嘘成胜利。普通士兵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贱民和消耗品。因此,他们虽然没有胆量发动大的军事冒险,偷鸡摸狗的小动作必然是不少的。
面对印度在陆上边界的挑衅,中国一方面必须坚决保持战略定力,坚决执行集中兵力的战略原则,坚决将西太平地区放在地缘战略的首位,不要为此而在印度方向大打出手。另一方面,要对印度的小规模甚至中等规模挑衅行为按照对等原则进行坚决回击。要在边界摩擦中打出气势、打出水平,让那些妄图在中印边境刷军功的印度军官付出惨重的代价,切实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四是如果印度海军在中长期真的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威胁印度洋航线,则中国必须启动全面压制甚至肢解印度的总体战方案,切不可搞“半拉子工程”
笔者在《米迦勒与恶龙——美国地缘战略下的终末之战》中曾经做过推演,一旦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遭遇重大损失,很可能会以第五舰队为主力对中国进行全球海上破袭战。这对目前常规海军实力还不足以大洋决胜的中国而言是十分危险的,唯一破局的办法就是核威慑,防止局面升级到这一步。其实,这一推演还有另一个分支,就是美国海军避免与中国直接对撞,而是选择扶持或逼迫印度海军首先出面,在印度洋试探性骚扰或袭击中国商船,美国海军则为其后盾。
如果此时中国面对印度的海上挑衅甚至封锁有所退缩,必然进一步激起美国海军的嚣张气焰,形势可能急剧恶化,中国的海上生命线将面临绝对的危险。在此情况下,中国不得不做出战略性调整:掉头向西。要向巴基斯坦给予极高的地缘战略报价,争取中巴联军同时在西北和东北陆上方向发动大规模火力打击甚至是地面突击。要收复藏南地区,支持印度东部各邦独立,支持巴基斯坦解放印控克什米尔,军援印共纳萨尔派革命武装,彻底把印度内部搞乱、搞残、搞疼、搞散。最低限度也要使印度现政府垮台,再次打断印度的社会改革进程,让莫迪如当年的尼赫鲁那样懊悔终身。要用印度付出的惨重代价,向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宣誓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可侵犯。
(印度 新德里 总理府)
五是长远来看,要用“一带一路”规划将印度引入以中俄为主导的欧亚大陆一体化进程
正如我前文所言,印度的长期繁荣与发展,应该指望印度洋地区的海上贸易。俄罗斯处于欧亚大陆的陆路中枢,而印度处于欧亚大陆的海路中枢。一个将美国势力排挤出去的欧亚大陆安全和经济联合体,完全可以接纳印度,也完全应该接纳印度。印度在这个体系内,将在南亚次大陆内部继续保持其主导地位。只是这种主导地位将不再是过去那样靠军事压力来维系,而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靠和平的贸易与合理的外交手段来维系。
只要印度放弃其帝国主义“前进政策”,中国和俄罗斯在这样的体系内,完全可以充当调停者。印巴几十年来的宿怨有望缓解。甚至经过双方保持长期和平而自然开展的经贸往来和文化磨合,印巴两国如德法和解般彻底化解矛盾重新结为兄弟之邦也未尝不可。
当然,实现这一切的前提,一方面要看中国是不是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将美国逐出西太平地区,将其全球海上霸权的神话打破,鼓励印度向中国秩序而不是美国秩序靠拢。另一方面则要看印度内部政治、经济、社会、民族问题的演化。这又是一个大题目,且容笔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