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前:纹身在现代如何变成“狠人”标志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少数派思维报告”

当我们在街头看见一个纹身面积几乎快等于皮肤面积的人(尤其这人还块头挺大)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会是:此人八成不好惹。

然而,纹身一开始并不是“狠人”的专属标志,相反,人类纹身的历史几乎和使用火的历史一样长。那么,纹身一开始的意义是什么,又是怎样变成“狠人”标志的呢?

今天我们所说的纹身文化几乎都是源于欧美——除了日本,日本的武士纹身和近代纹身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比较特殊的纹身文化。今天欧洲的年轻可以在任何地上纹身,比如脚髁、手臂甚至是眼球。而且纹身图案也多种多样,从简单的字母到复杂的画作都有。

土著的文化

其实近代欧洲纹身起源于15世纪,最初的欧洲纹身远不是什么个性的表达,而是有实在的用途。那时候朝圣的人一般会将自己的名字和地址等信息纹在身上,这样即使是他们死在路上他们的尸体也可以被送回家乡。

500

1691年William Dampier的探险队从帕尔马斯岛捕获的奴隶

在欧洲人纹身了几个世纪后,詹姆斯·库克船长在1700年代的太平洋远航让欧洲人第一次见识了复杂的纹身图案。库克和之后的船长们经常会带回满身纹身的土著,船员们在遥远亚洲的见闻在媒体作用下激起了人们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心。事实上今天英语“tattoo”一词就是来源于南太平洋塔希提岛的土著语“tatau”。

库克船长们去的南太平洋地区是一个纹身文化异常发达的地方,那里人们已经有几个世纪的纹身史,他们会把很多内容纹到自己身上。水手们想把这些漂亮的图案带回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身上也纹一个,这样最早的水手纹身就产生了。

水手的爱情

纹身和水手几乎是最完美的结合,这种人体艺术特别适合船上短暂而危险的生活。水手经常会随船在各地旅行,但是船上又没有太多个人空间,所以把纪念性的标志纹在身上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到18世纪晚期,有记录显示有大概三分之一的英国水手和五分之一的美国水手身上至少有一个纹身。

500

纹身先驱Samuel O’Reilly

当然除了旅行纪念之外,迷信也是水手纹身的一个重要原因。古时的水手通常都非常迷信,在大航海时代早期,水手们都习惯把基督的头像纹在背上以祈求好运,当然这还有现实的作用——当他们犯错要被鞭打时,背上的基督纹身有可能让鞭打轻一点。

那时候的水手纹身一般是和自身安全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他们会在脚上纹猪或公鸡的形象来让他们免于溺水,在手指上纹“Hold Fast”让他们的手更强壮,在肘部纹铰链图案让他们免受关节炎和风湿病。

虽然这种水手纹身最初只是个人的表达,而且纹身的含义非常多变,但是在逐渐演进中,几种图案的含义逐渐固定了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十字架通常代表要驱灾避祸,燕子通常与安全航行联系起来,而启明星则是正确航线的象征。今天经典的纹身图案:穿箭的心、燕子、船锚、美人鱼、裸体女人等都是源于水手纹身,都能在那时的水手工艺品或民间艺术品上找到原型。

纹身变成潮流

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纹身依然主要活跃在海军军人之间,不过那时海军纹身的主要形态和今天的纹身已经比较接近:名字首字母的缩写、宗教符号、戒指和代表爱情的符号等等。到了19世纪末,随着纹身店的兴起,海军纹身图案自然也成了平民纹身的最好参考。

19世纪70年代之后,平民纹身兴起,美国和英国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纹身店。美国最早的一家纹身店是一位叫Martin Hildebrandt的德裔美国人在曼哈顿开的。在纹身机出现之前,纹身绝对是一个技术活,纹身师需要大量的练习。他们通常都像裁缝一样有师徒关系,而且使用的工具也和裁缝差不多——都使用缝衣针。

500

最早的纹身机

1891年,改变纹身历史的时刻到来了,纹身师Samuel O’Reilly将Thomas Edison用于雕刻的电动笔改造成了电动纹身机。电动纹身机的出现让纹身的时间大大缩短,并且难度也大大降低。随着纹身机的普及,纹身店也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愿意尝试纹身,纹身真正成为了一种潮流。

在20世纪初时,纹身产业也逐渐形成了,纹身不再像海军军人或古时水手那样自由创作,而是有了标准的图案和制作方法。在20年代,一位名叫Lew Alberts的推销员收集了上千种的纹身图案并将它们整理成了图纸。那时在美国有许多公司出售类似的图纸,还提供纹身机、纹身指南等全套服务。


“水手杰里”

纹身产业逐渐成熟使纹身开始在平民社会中普及了,但是没有了自由的创作,批量复制的图案如何满足个性化的要求呢?

随着人们纹身艺术品味的提高,像Charlie Wagner和Percy Waters这样的艺术家推动了纹身的进一步发展,逐渐让纹身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其中对纹身影响最大的就是被称为“水手杰里”的Collins。

500

即使是美国海军的官方海报上也能看到纹身

“水手杰里”曾于二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在海军的经历让他的艺术创作明显受到了海军纹身的影响。他将日本、美国和欧洲的纹身技艺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除了独有的风格。

“水手杰里”的作品线条简单但是富有活力,他的作品不再简单是一个概念的表达,而是有完整的社会、生活的含义。比如他的一些作品里包含对政府的抨击,或是表现了浪漫的夏威夷文化。这种风格其实是对50年代逐渐走向抽象和概念的纹身风格的叛逆,他的作品风格更趋向20年代“海军假期”时期的风格,也正是从他开始,纹身艺术掀起了一阵复古热潮。

贵族专属

虽然没有人质疑“水手杰里”等纹身师的艺术成就,但是人们对于纹身的负面认知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直到今天,一些人仍然认为只有流浪汉或不良青年才会纹身。但事实上,在纹身文化传播的几百年时间里,纹身一度是精英阶层或贵族的专属,早期的纹身师一般也是只服务于几个富有的客户。

500

“水手杰里”的作品,请注意这些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1947年登基的丹麦国王Frederik IX。他从小热爱航海,12岁的时候就已经随船出海,随意很自然他也像海军军人一样在身上纹上了各种图案。

在英国,职业纹身师在19世纪中期出现,那时候他们经常混迹于上流人群之间,他们的广告也常和高档香槟和高档雪茄一起并列。

500

丹麦国王Frederik IX身上的纹身

那么,这样一个曾专属于贵族和精英的文化,是怎样渐渐变成叛逆和“不好惹”的象征呢?

“野蛮”的纹身

人们对纹身的负面观感最早可能来自于马戏团。巡游马戏团在19世纪末期出现,最早在马戏团里工作的人可以算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没有社会地位,整日流浪,依靠野蛮滑稽的把戏博得人们欢心。

500

1936年《生活》杂志上对于纹身的报道,上面说“十分之一的美国人有纹身”

当一些水手退休后,因为没有其他生活技能,很多人都会选择与马戏团签约,成为嘉年华演员。人们对他们身上的图案感兴趣,他们也乐于向观众展示自己的身体,顺便赚点生活费。

500

40年代的纹身广告,还有一次性的纹身贴纸

如果翻阅20世纪早期的报纸和杂志,我们能看到这时的媒体对纹身其实是抱有非常矛盾的态度。媒体们认为纹身是富人的时尚,但同时它也是野蛮人粗俗的象征。1926年的《名利场》杂志称:“纹身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阶层,它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在许多衬衫下面的皮肤上都能找到”。十年后,《生活》杂志称约有十分之一的美国人纹身,纹身已经成为了时尚潮流。

但也就在同一时期,媒体上开始集中出现对于纹身的负面报道。一些评论家批评纹身野蛮粗俗,虽然有时候这一类的文章是为了阅读量故意为之,但是它的阅读者大部分是没有纹身的,在多次读到类似文章后,他们也很容易产生对纹身的反感。

“变质”的纹身

一些人讨厌纹身,这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最基础的是宗教和文化因素。中国文化中将身体和祖先传承联系在一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在基督教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影响,利未记和其他章的一些经文,都认为“标记身体”是一种侮辱的象征。

19世纪末西方兴起了优生论和种族优选理论,因为人们对于纹身最早的认识是来源于土著居民,所以学者很自然将纹身与未开化、落后联系起来。在种族优选论中,一个人的道德和价值是可以从外观上判断的,这一理论发展到后期逐渐形成了纳粹主义的种族理论基础,它在当时的理论界是非常有市场的。

到19世纪末,虽然报纸上刊登着称赞日本纹身师技艺高超的文章,但是公众对纹身的观点已经悄悄改变了,人们逐渐认为纹身是一些“低阶层人口”的标记,这种观点其实也存在于当今的社会中。

纹身的再次复兴是在70年代中期,在后现代主义、观念艺术和前卫思潮的影响下,纹身图案更加多变,更加不拘一格。而当MTV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纹身。这个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人们经常会模仿偶像的风格打扮,如果歌手们开始纹身,那么他们的粉丝也会尝试,进而带动更多的人。

500

Sailor Jerry Rum品牌中的传统纹身元素,70年代之后这也促使传统纹身图案重新流行

更有意思的是,“传统纹身”在几近消亡之后又再次出现了,一些“古老”的水手纹身图案又再次流行。一些纹身艺术家会把老图案重新创作,并赋予新的含义,就像”水手杰里”曾经做的那样。

虽然如今纹身艺术渐渐复兴,并成为了一部分文艺青年表达情怀的方式,但对于“纹身=狠人”的负面印象仍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很明显,有些人对此很清楚,并将这种负面印象加以利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