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吉林大学招募免费劳力"学伴"对比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招募"学伴"

吉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最近快郁闷死了,他家小编8月23号,在自家大学的电子校务平台上发布了一条招募通知,为今年9月份到校学习的460多名国际学生招募“学伴”,没想到瞬间点亮了无数网友的集体嘲讽技能,收获碎砖头、臭鸡蛋、唾沫星子无数。


我想吉林大学的心里肯定是一千个不服气,一万个委屈。和外国留学生配对成为学伴,一直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怎么到了他们这里,就被网友们喷得那么难听——说吉林大学崇洋媚外,算客气的,直接炮轰吉大拉XX的,也大有人在。

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它国家大学的学伴制度的宣传文稿。

我找到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留学德国网站,里面有关于在德国配对找学伴的介绍,翻译过来大意是:

“提高你的德语水平,采取双人配对学习,是一个非常棒的做法。比如说有两个人,都想学习对方的母语。他们有规律的见面,一次用一个人的母语,另一次说另一个人的母语。一些高校外事处,国际学习组织或者学生服务组织,对有兴趣参加配对学习语言的人,均可提供帮助。”

两边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DAAD提倡的配对学习立足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灌输的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双赢理念。而吉林大学的做法,无疑就谄媚多了,不但要求中国学生协助国际学生完成报到注册、办理体检和居留许可等,还要中国学生帮助国际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而且想成为学伴的中国学生,还要经过层层筛选,什么资格审核,统一面试,最后择优才能被录取,我感觉这不是在招募学伴,而是在找会外语的全职保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