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8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全面小康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蕴含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让我们的文化、经济、生态等各方面都得到进步,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

事实上,我们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全民健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必要条件。健康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全民健康素质得到提升,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的影响,如果全民健康出现问题,不仅经济发展的“红利”会减弱,社会稳定也会遭受影响。一个社会生产力大小和劳动者的素质是相关的,而劳动者的素质又和劳动者的健康直接相关。全面小康是干出来的,所以,没有全民健康做支撑,没有健康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全面小康是不可能实现的。

另一层,全民健康本身也是全面小康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一环,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内容。我们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如果没有全民健康,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偏离了我们提出小康目标的初衷。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