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度能改变的,就只有总统

油管上有一位在深圳成家立室的外国博主Daniel Dumbrill,经常与不同背景的人讨论时事。这次,他线上对话了一个大佬—— 前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和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马凯硕,就他的新书《中国赢了吗?(Has China Won?)》进行了后续的讨论,其中的一些论点笔者认为很值得我们更广泛地分享,以更好的说好中国故事。

在中国,你不能改变执政党,但能改变政策;在美国,你能改变执政党,但不能改变政策。

这个论点很简单地说明了中国制度和美国制度的分别,可惜,对话中双方并没有举例说明,因此我们就来讨论一些现实中涉及大规模群众利益的例子吧。笔者最先想到的就是大规模枪击事件翻查一下资料,记录在中文维基百科页面的大规模枪击案至少有7宗是2000年之后的。这其中代表的,就是枪械管制这一项攸关人民性命的政策在2000到2020年的4任总统(民主和共和党籍各两任)基本上并没有改变过,可以说每次枪击案後也就是嘴炮一下“我的心与死者家属同在”,顺带下半旗一两天,然后所有事情基本回到正常,直到下次枪击案的时候再来一次轮回。死者是不能复生,但枪械管制可以防止另外一批死者的出现,然而,“投票给另外一个候选人”有用吗?

第二点笔者想举的例子比较复杂,但总体而言就是金权主义连带人民性命被资本带上做赌注。在距今50年前,世上第一款三引擎客机——DC10正式进入商业营运,收获了很多航司的兴趣,然而业界不久後就发现该型客机有一个设计上的严重缺陷,导致好几宗客机在飞行途中爆炸性失压、机毁人亡的悲剧。后续调查指出这个缺陷生产商是知道的,但他们为了赶在竞争对手之前推出他们的客机,并没有立即修改该缺陷,而是以非强制性的“维修通知(service bulletin)”轻描淡写过去,最后,FAA下令该型飞机停飞直接设计被修正为止,而FAA也因为对飞机的适航认证把关不力而被一些学者质疑。看到这里,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看出了既视感呢?最魔幻的是,DC10的制造商后来就被波音公司吞拼。试想一下,1970年到2020年为止,经历多少了多少任总统,多少次政党轮替,但最後还是重复犯着同样的错误。这国怎?

说到这里,笔者仿佛感受到公知们怒视,喷着说中国制度有改变过什么政策?笔者自认不太留意时事,但还记得今年年初,国家推出新的外国人居留计划征询时,各大评论区一片反对声音,最后,官方某程度上顺应了民意,搁置了这个计划。还有近期比较热议的“五个一”,就在评论区变成两极的时候,当局推出了中庸之道的熔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顾及了各方的需求。还有,之前北京疫情反复的时候,有网民提出参考韩国的检测亭做法,随即又引发了一场面子战争,最后,有关当局还是投放了检测亭的做法,平息了争议还照顾了医护人员和防疫需求,完全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慨叹:直接在微博开骂比等4年一次的赌博更方便快捷。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