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和晋文公,谁更称得上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五个诸侯相继崛起称霸,代替天子行使职权,史称春秋五霸。然而五霸的名单却一直没有确定,春秋五霸之词最早出现在《荀子·王霸》中,具体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也是历史课本上的说法。但教材中同样提到另外一种说法,即《史记索隐》中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此外,至少还有五份不同的五霸版本,历代文士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然,并不是说名单里有人或者其事迹是虚构的,而是因为有人看重盟主之名,有人侧重霸伯之实,所以五霸的名单才评的如此不一致。然而春秋五霸的版本再多,有且仅有两位从不缺席,那就是齐桓公和晋文公。这两位有何神奇之处,成为当之无愧的春秋霸主呢?
齐桓公姜小白和晋文公姬重耳的名字都很有趣,他们争霸成伯的经历更有意思。
如果给这两位霸主弄些颁奖词,齐桓公的很可能是“九合诸侯,扶立邢卫,北逐山戎,南御强楚,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晋文公的则是“文治武功,勤王敬周,败楚退齐,安定诸侯。”这两位的功绩都没得说,更关键的是,他们的霸主之位得到了周天子的官方认可,其他霸主就没有这份运气了。所以名义上的春秋霸主其实只有两位,齐桓公和晋文公。那么进一步细究的话,这两位霸主,哪位成色更好呢?
下面从武功战绩、诸侯名望和个人魅力等方面来进行下比较。
武功
先说下齐桓公,小白即位后不久,齐国就推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重新抬高周天子地位的同时,率诸侯共抗外族入侵。
公元前663年,山戎入侵燕国,齐桓公亲征救援,一度打到了辽东。公元前659年,狄人灭亡邢国和卫国,齐桓公再次派兵,驱逐戎人,并帮助两国复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北方诸侯南下征讨蔡国和楚国,并在召陵会盟,迫使楚人向周室低头。
晋文公的履历则没有齐桓公丰富,影响最大的战役当属城濮之战。晋国率北方诸侯联军大败楚国率领的南方联军,楚国北上的势头再次被遏制,晋文公也因此战获得霸伯之位。
齐桓公的战例明显多于晋文公,这是因为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晋文公只有九年。所以论战功的数量,晋文公肯定是比不过齐桓公的,也不用比。接下来再看看质量,恰好两国都有对楚的战例。齐国事实上并没有和楚国真打,双方在召陵附近对峙,场面上不相上下,后来楚军率先熬不住了,向齐桓公率领的八国联军低头,承诺向周室进贡。楚国除丢了些面子,没有什么实际损失。晋文公时,楚国对中原诸侯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半数诸侯都加入楚国的阵营。所以城濮大战的对阵双方不仅仅是晋楚两方,还有晋国阵营的秦齐宋三国以及楚国阵营的陈蔡郑许四国。此战晋军以少胜多,并夺得了中原诸侯的领导权。
显然,晋文公的对楚作战影响更加深远,打断了楚国的扩张势头,避免了中原地区楚国化。楚国若是获胜,势力范围势必扩张到黄河两岸,发生楚代周事件并不是不可能。
晋文公对周室和周文化的延续是有巨大贡献的,但齐桓公的“攘夷”运动同样意义重大。孔子就曾说若没有齐桓公和管仲,“吾其被发左衽”,意思是中原人可能都要被狄戎征服了。齐桓公时,北部的边患没有楚国的威胁明显,但也不容小觑,邢国和卫国这样的老牌国家都被灭亡,燕国都不能应战。孔子的话也不全是危言耸听,齐桓公的“攘夷”厘清正统,巩固了华夏文化对周边部族的绝对优势。
齐桓公和晋文公一北一南,守住了华夏文明的基本盘。总体来看,两人武功各有千秋,齐桓公胜在量多,晋文公长在质优。
名望
若是论齐桓晋文两人在诸侯中的地位,齐桓公明显胜出。
无论是谁给齐桓公写功绩薄,都会有一条“九合诸侯”,意思是先后九次召集诸侯开会,商议天下大事。事实上,这里的“九”是虚写,记载在史书上会盟至少有十一次。召集诸侯会盟本是天子的权力,齐桓公却使用的如此频繁,还不被非议,可见齐桓公在诸侯中号召力之强。
晋文公组织会盟的次数就要少了很多,当然这里面有在位时期短的原因,但也有影响力差的因素。周襄王封晋文公当霸伯后,晋文公还需要假托天子的名义,才能召集诸侯会盟。晋文公之所以对晋国的影响力如此不自信,当然是因为清楚晋国在各国心目中的地位。城濮大战时,支持晋国的只有齐、秦、宋,这些大国都是出于对楚国的忌惮和晋国的离间才选择支持晋国。而楚国阵营里不止有郑、卫、鲁这样的正牌姬姓国,像蔡、陈、许、申、随等三线诸侯国亦站台楚国。齐桓公在世时,齐国永远是属于多数派,所以齐国在诸侯中的名望高于晋文公时期的晋国。
诸侯更愿意支持齐桓公,自然是有原因的。齐桓公会盟的目的是多是维护各国国主统治和正常秩序,比如宋国发生了叛乱,齐桓公召集大家开会帮助宋国恢复秩序;卫国遭到狄戎入侵,齐桓公又开会组织救援。这样的盟主大家自然喜欢。而晋文公组织会盟,一次是特意强调自己的霸主地位,二次是谋划征讨不服晋国的郑国。晋国戾气很重,自然不受待见。
名望的大小不止看诸侯,还要看周室。这方面晋国有天然优势,因为齐国是外姓,而晋国是姬姓,和周天子同出一脉。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齐桓公为霸业奋斗了三十多年,才获得了周天子的认可,而晋文公只需五年,确切的说一场对楚战役的胜利就行。
齐桓公始终不被周惠王待见,这很正常。齐人表面上说“尊王”,实际上把王的活儿都给干了,周室当然会对齐桓公保有戒心。齐桓公后来通过策动失宠的旧太子姬郑争位,赢得了这位未来的周襄王的支持。周襄王即位第一年,就正式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晋国和周室则不需要那么多事儿,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叛乱,周襄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晋国帮忙。晋国取得城濮大捷后,也会第一时间去找周室邀功。晋周关系之密是齐国不能比的。
所以就名望而言,对诸侯而言,齐桓远胜晋文;但在尚存影响力的周室层面,晋文公就要胜出了,没办法,这是天生自带的。
魅力
就个人魅力,孔子曾比较过齐桓晋文两人“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后世曹操、朱熹等不少名人文士都曾对这段评语做过解读,认为孔子说得好,齐桓公向来堂堂正正行事,不屑鬼谋;而晋文公做事谲诈,不走正道。
这种观点不仅在后世很有市场,在当时也很受认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受益的是广大诸侯。齐桓公帮助燕国赶走了山戎,燕君很是感激,亲自送齐桓公归国,结果热心过头,送到了齐国境内。周制中不允许国君因送行离境,齐桓公为了不让燕君违制,就将燕君走过的地方全部划给了燕国。齐桓公不辞辛苦,远赴千里施以援手,结果不但没捞到好处,还搭了不少国土进去。这样正直好义的霸主,谁会不喜欢呢?
关于齐桓公还有一个段子,齐鲁一度交恶,此后一番大战齐国取胜,齐桓公与鲁庄公会面商讨停战协议。盟会上,鲁国臣子曹沫趁机挟持了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所占鲁地。齐桓公被迫同意,事后在管仲的劝说下也没反悔,如数归还了鲁地。齐桓公重信的名声就此传遍诸侯,诸侯也乐于参加齐国组织的会盟。
晋文公在这方面就差了很多,著名的践土之盟得以召开就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晋人假传是天子召集的,吸引诸侯来参会。城濮大战前,楚国进攻晋国的盟友宋国,晋文公没有直接救援,而是企图“围魏救赵”,攻击楚国的盟国卫国和曹国,逼迫楚国放弃宋国。楚国没有上当后,晋军以“退避三舍”之约为借口主动后撤,麻痹楚军。这些行为在崇尚贵族正道的春秋时代,自然为人所不齿。
诸侯也不愿过多亲近晋国,城濮大战后,楚国暂时退出中原,旧日盟友失去庇佑。但郑国仍然不愿投靠晋国,最后迫于军事压力才不得不倒向晋国。晋国在诸国间人缘之差可见一斑。
在个人魅力方面,齐桓完胜晋文。
在五霸之首的争夺上,齐桓公是盖过晋文公的。齐桓公好名,晋文公务实,落到实处,晋国得到的实惠可就远多于齐国了。在更广阔的历史视角下,“谲而不正”的晋国才是春秋王者,“正而不谲”的齐国反倒沦为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