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给中国“使绊子”了,为什么不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国是直通车 2020-7-24
适得其反
印度又给中国企业“使绊子”了。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印度财政部发布通知,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印度所有政府机构从中国和巴基斯坦等邻国采购商品和服务。
对华“小动作”不断
通知称,基于印度国防或与此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项,包括维护国家安全,对与印度有陆地边界国家的所有投标人实施限制。这些国家的投标人只有先在主管当局注册,才有资格在货物、服务和工程采购中投标。
负责注册事宜的是由工业和内贸促进局组成的登记委员会。此外,外交部和内政部的政治和安全许可也是强制性的。
公共市场采购是印度市场的一块“香饽饽”。
据官方数据,2018-2019年印度公共采购占同年印度GDP的20%-22%,而全球平均值为15%。
以前,除部分国防产品等一些特殊标的外,印度并没有明确禁止外国供应商进入该国公共采购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新规面向全部中国企业的商品和服务,或意味着大量普通商品,如电子产品、电器、家具、文具等参与政府采购也会处处受限。
这已经不是近期印度第一次针对中企搞“小动作”了。
4月中旬,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局突然修改外资政策,要求与印度有陆地边界国家的所有外国直接投资都必须先获得印度政府批准。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然是冲着中国去的。
6月底,印度宣称基于“安全问题”,禁用59款主要由中国互联网企业投资的APP应用,微信、微博、抖音海外版TikTok 等均赫然在列;
此外,印度还宣布取消与中企合作的两个火力发电厂项目,叫停来自中国的投资项目,对中国产品采取“消极”清关策略。
印度高级政府官员甚至还说,但凡“中国主导”的经济组织,印度都将选择退出。
与此同时,印度还想趁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之机,推动一些重点产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取代中国在产业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印度称,考虑拿出相当于两个卢森堡面积的土地,吸收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业,重点布局医疗设备、电子设备、重型机械制造等十大制造产业,力推“印度制造”崛起。
“使绊子”将适得其反
当前,印度经济正麻烦缠身。据官方数据,印度已成为全球第三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百万的国家。自7月3日以来,印度每天新增确诊病例都在2万例以上,疫情进入多点爆发阶段。
考虑到疫情还在加速扩散,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都对印度经济增长前景不甚乐观。世界银行认为,印度2020-2021财年经济将收缩3.2%。经合组织(OECD)预计,如果2020年底前全球未出现疫情二次暴发,印度今年经济增速料将为-3.7%;若二次暴发,印度增速将掉到-7.3%。
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学家苏布拉玛尼安认为,印度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经济领域长期积累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加重企业和金融部门债务压力;另一方面,政府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导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回暖的“组合拳”效果不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王世达也称,疫情防控前景不乐观,现在及未来形势非常严峻,可能给本来就增长乏力的印度经济造成更大打击。
而一再针对中国,能让印度经济摆脱困境吗?一句话:不可能。
中国目前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印度最大进口来源地。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印度试图让中国遭受“经济痛苦”的任何尝试,都将损害印度自身。“印度针对中国的经济报复将适得其反。”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蔡晶也说,越是在危机时刻,印度越应当清醒认识到,对华“小动作”频频不仅无助于印度实现发展目标,反而会分散处理国内疫情、经济、民生等主要矛盾的精力,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这个时候,把心思用在正道,踏踏实实做好疫情防控、发展经济,与中国加强合作,对印度来说才是正解。
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所言,中印经贸合作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双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方重视与印方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希望双方相向而行,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经贸共识,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健康稳定发展,为实现两国和本地区共同繁荣做出努力。
【延伸阅读】
经济复苏成印度首要目标,通胀高企或不改央行降息节奏
新华财经孟买7月16日电(记者张亚东)印度6月份的通胀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也超出央行设立的6%的中期通胀目标上限。考虑到现阶段印度通胀主要由食品价格推动,未来这方面情况将会明显好转,同时印度经济在疫情后的复苏也需要央行进一步提供货币政策的支持,相关专家指出,央行在下个月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或将继续实施降息措施,但力度可能不大。
印度中央统计局1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6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升至6.09%。由于数据收集困难,印度中央统计局没有公布4月和5月的通胀数据。可以比较的数据还是3月份的,其时印度的通胀率为5.84%。
这一数据超出市场平均5.3%的预期,也超出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普遍看法。在提前至5月份召开的央行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尽管没有给出未来通胀的明确预期,但6位专家委员会成员有5位同意降息40个基点。
印度央行行长达斯的看法可以作为这方面的代表。达斯在那次政策会议上指出,在缺乏完整数据的支撑下,评估通胀前景非常具有挑战性。随着封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供应链将得到修复,食品价格通胀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有所缓和。印度消费需求的急速下降也将显著缓解核心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压力。预计印度通胀率在本财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跌破目标水平。
历史数据显示,印度通胀往往和粮食及石油价格相关。相关专家表示,粮食供应链因封锁受到损害,价格出现了上涨。数据显示,6月份,印度食品零售通胀升至7.87%,而粮食价格的批发价格指数为2.04%。与此同时,印度6月份的燃料能源的批发价格指数为-13.60%。保险公司BofA的经济学家古普塔指出,由于封锁,印度的粮食供应出现问题,导致价格出现上涨,这成为6月份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随着解封的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的情况在随后几个月应该会大大好转。
因此,此地大多数分析师指出,尽管6月份的通胀数据超出了央行的中期通胀目标上限,但央行仍可能继续此前的降息动作。在3月和5月,印度央行已经分别降息75和40个基点。
对于印度央行来说,恢复经济增长成为现阶段的首要目标,控制通胀不得不向后排。印度央行行长达斯7月11日在一次论坛的视频讲话值得重视。达斯指出,央行采取常规和非常规货币政策旨在恢复市场信心,缓解流动性压力,更广泛的目标是降低增长前景面临的风险,同时保持金融稳定。“当务之急是恢复信心、维护金融稳定、恢复增长并以更强劲的势头复苏。”达斯说。对于达斯来说,6月份的通胀率超过设立的上限,也许不会过于在意。
央行可以类比的操作是今年3月份的降息。印度央行3月份宣布降息75个基点,但3月份的CPI也高达5.84%。面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央行更多考虑是经济,而不是通胀。
因此,多数分析机构预测印度央行可能在接下来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继续降息。Axis Bank市场研究负责人甘比尔指出,印度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工作重点是确保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最小化,确保金融稳定,确保系统中有充足的流动性。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下次会议上将进一步降息。
但印度的通胀数据毕竟已经高企,尽管可能无法阻碍央行的降息节奏,但却可以影响到降息的力度。
还是在5月份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央行货币委员会成员之一的Chetan Ghate就已经表达了对未来通胀的担忧。Chetan Ghate指出,央行的调研表明,对未来3个月和1年期的通胀预期已经分别上升了190个和120基点。食品价格的上涨尤其令人担忧。4月份,食品价格涨幅从3月份的7.8%升至8.6%,未来几个月可能还会继续保持高位。Chetan Ghate是央行货币委员会中唯一一个赞成降息25个基点的专家,其他专家一致同意降息40个基点。
由于通胀的高企,央行在下个月的降息力度可能也只是25个基点左右。Axis Bank市场研究负责人甘比尔指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降息讨论的范围可能在25—40个基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