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华盛顿,海外抖音能否顺利完成自救?

500

  TikTok最近真是水逆了。

  先是被第一大海外市场印度的封禁,半个月不到,再次「命悬一线」。

  上周,川建国同志扬言要在美国禁用TikTok,「这软件是中国政府派来监视美国用户数据的」。

  今天,美国听证会就已经通过了Tiktok的禁令,但目前只禁止联邦雇员在政府设备上下载该软件,不排除将其全面封禁。

  树大果然招风,TikTok成为自华为之后,被川普盯上的另一个目标。

  1

  「合法贿赂」

500

  川普在Facebook投放「TikTok监视用户数据」的广告

  就在禁令通过之际,TikTok的游说军团,正在试图动摇全面封禁的决策。

  在中国,游说是个略带贬义的灰色词汇,说客的形象通常是陈述利害,甚至能颠倒黑白的诡辩之人。

  有些人甚至认为,游说就是直接通过给钱,说服议员按照他们的心意投票,或者就某一悬而未决的法案采取某一立场。

  可在美国,游说是合法的政治活动。

500

  在距离白宫几百米外有一条由西向东,横贯华盛顿的K街,这里集中了大量律所、游说集团、公关公司和民间组织。

  每天有无数游说活动在此开展,而这些对话都将影响全球政治外交事务的变化。

  游说也长期被美国公众视为「合法贿赂」。

  可这并不等同于塞钱或送礼,说客所做的是动用各种资源「据理力争」。

  研究数据,在媒体造势,安排私下会面,开政策研讨会,为议员张罗筹款活动等等。

  凡此种种,目的明确,就是把客户的意愿转化为立法与政策。

  在美国,游说公司代表外国集团进行政治游说,需要明确登记,所以这些都是摆上台面的阳谋。

  这其中,离不开一扇重要的「旋转门」。

  2

  离休老干部再就业

500

  《纸牌屋》里的说客

  中国人讲「人走茶凉」,而美国的「旋转门」则把这杯茶不停地加热续杯。

  从事这一行业最重要的资质是「关系」。

  2016年国会选举后,离开国会的议员中有1/4继续留在华盛顿,大约1/6成为专业游说者。

  TikTok的游说军团里,不乏有政府背景的说客。

  目前分管TikTok公共政策的副总裁迈克尔·贝克曼,曾是美国众议院能源与商务委员会主席的首席政策顾问。

  在入职后,他又招募了多位与这一届国会关系密切的说客,包括众议院民主党党鞭的前高级顾问,和众议院议长的前高级顾问等。

500

  字节跳动用于游说资金呈增长趋势

  OpenSecrects.org

  但在游说军团中最关键的说客,当属美国大陆集团的总裁David Urban。

  他曾担任川普2016年总统竞选的高级顾问,还是美国现任国务卿佩奥在西点军校的同班同学,甚至是川普内阁成员的推荐人。

  可以说David,就是「皇亲国戚」。

  有如此庞大的专业团队加持,TikTok能否在此次危机中「死里逃生」?

  3

  亡羊补牢

500

  TikTok紧急招募游说军团,可以说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也有点儿迟了。

  作为一个出征美国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它没有及早规避美国利益集团的攻击。

  不过,中国互联网公司在这游说方面的确缺乏经验,也没想到这么快战火就烧到自己脚下,而且这把火不是一般的商业战争,而是政治战争。

  现在紧急组建游说军团,也算是一种主动的防御方式。

  可糟糕的是,现在美国政客将TikTok的威胁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这让TikTok的处境站在美国国家利益的对立面。

500

  不容忽视的是,TikTok在美国拥有5000万注册用户,川普政府如果真的强行收走这些选民手中的玩具,恐怕也不是一个有利无弊的明智之举。

  换而言之,这个政策即便通过,要真正落地执行起来难度也不小。

  在没有统一防火墙的美国,想要瞬间切TikTok的使用,也且要先打通苹果和安卓应用商店这一关,毕竟这些企业在美国是不存在党支部的。

  我们常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知道游说这块「洋制度」,能不能解TikTok这轮危局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