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校要打造“5个100”,川渝教育要写好均衡文章”|育论留声机
1
“
推动重庆教育向西,四川教育向东!
”7月17日
2020对话川渝·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
【人物】
邓睿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
市教委副主任
【声音】
希望两省市教育系统顺势而为,共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在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上,一是希望写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文章,推动重庆教育向西、四川教育向东发展,突出双城聚合,探索教育公共服务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规模配置转变;二是做好学校传承发展与社会责任课题,对标成渝地区战略地位,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基础资源供给,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学校发展大融合、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使学校成为民心相通之桥;三是想好新时代下,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以创新驱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加快谋划好一批标准性、支撑性、引领性改革项目,形成立得住、看得见、带得动的改革经验,在全国打造和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2
“
打造一个属于成渝两地,但辐射全国的教育高峰论坛品牌!
”7月17日
2020对话川渝·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论坛——川渝教育·沙龙论坛
【人物】
欧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声音】
协同发展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做出一些互利共赢的行为,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形成一个核心的整体,服务于成渝建设新高地的需要。为此,我有三个建议,第一打造一个品牌,依托两地高校打造一个属于成渝两地但辐射全国的教育高峰论坛;第二,建设一个平台,建立学校之间的联盟;第三,形成一个机制,让两地的教师队伍可以互派交流学习,学生可以相互研学。这三个建议有很强的实操性,是值得我们中学校长思考落地的一些事情。
3
“
线上线下教学会相互补充螺旋式上升!
”7月18日
2020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
【人物】
武永卫
CCF理事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武永卫教授
【声音】
每天都有任务也是给老师信号,这个学期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所有的直播平台,系里都组织人员进行评测,把优缺点都总结出来提供给所有老师,并让老师以教师和学生身份,对所开设课程进行全程内测和实测。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20年春季学期100多门课程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进行,从第一周开始100%的到课率,到14个教学周快结束时的85%,平均到课率是92.33%。教学效果我们自认为满意,反馈也比较好,我认为这是我做教学主管6年以来,对教学质量提升最有效最有意义的一个学期。但到课率仅是学生进入课堂的数字,他们的脑袋和眼睛是不是在课堂里,这些并没有测量到。
教与学新形态,催生了老师们对教学的投入,提升了教学质量,也提升了教学的自信。在线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协调整个学期的课程和资源,更高质量完成学生培养任务,线下线上都有短板和优势,线上线下教学会相互补充螺旋式上升。
4
“
实现“三个高”,打造“5个100”!
”7月18日
全国校长会联合腾讯教育举办的“科技,创造教育新未来”主题沙龙
【人物】
王水发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
【声音】
深圳教育要实现“三个高”的目标: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高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深圳的教育创新之路,要从思想观念到公共政策、教育体系、质量标准、课程教学、考试评价、教育治理、技术应用、队伍建设以及家庭教育进行系统的创新。深圳要打造创新教育的标杆,智慧教育的样板,课程改革的先锋,教师发展的高地和国际教育示范。
为加速教育目标的实现,深圳市教育局正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首先,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其次,强化智力支持体系,建立动态专家库;第三,健全督查督导机制;第四;打造“5个100”,即打造100所创新教育标杆学校、100所智慧教育样板学校、100所课程改革先锋学校、100所教师发展高地学校、100所国际教育示范学校。
以上是上一周育论场精选的教育届精彩言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 -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