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美国大选蒙蔽双眼
近来看到许多关于美国大选的报道,好像大家热衷于讨论谁当总统会对中国有利。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因为无论美国谁当总统,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初衷是不会变的。
美国有三张关键牌,一张是借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打压中国科技发展;第二张是在政治上诋毁中国、军事上扰乱中国;第三张是动用金融手段。目前前两张已经打了出来,第三张属于最重量级的牌,只有既能收割中国的财富,还能收割世界其他国家的财富情况下才会动用,但也保不准撕破脸后单独对付中国使用,毕竟金融手段要比军事手段更容易让世人接受。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以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作为动力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英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到处殖民号称“日不落帝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美国引领了以电气化、化学应用和内燃机三项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许多新兴行业,如电力工业(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电讯工业(通讯:电话、无线电报);石油工业(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火药、塑料、人造纤维);交通运输业(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动力(电动机、内燃机),那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顶尖的大公司,比如贝尔、洛克菲勒、各大汽车企业、各大航空公司等;第四次产业革命从20实际70年代至今,这次革命也被成为信息革命,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以网络通信、计算机、手机等为主,后面将以5g、光纤、大数据、量子计算等(这里就不讨论了),大家现在看看,第四次产业革命美国绝对是最大利益获得者,比如微软,网景,imb,intel等大公司都是美国的,美国的资本家不仅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赚得盆满钵满,在第三次产业革命获得了第一的位置,在第四次产业革命初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那么现在无论何种原因要让他们失去这些,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第七节中的注释中,有这样一段话。原文如下:“《季刊评论员》说,资本会逃避动乱和纷争,是胆怯的。这当然是真的,却不是全面的真理。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邓宁格:《工会与罢工》第36页)”(见《资本论》第一卷,第839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那么大家认为美国的资本家们会认输放弃然后心甘情愿的购买中国的专利么?不,他们绝对不会,在现阶段他们要做的就是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拖延其发展速度,然后为本国的企业赢得发展时间。因为他们知道的很清楚,没有市场和生态,什么高科技企业都发展不起来。winphone和塞班为什么会死?就是因为没有生态。为什么中国新冠疫苗需要去国外做三期临床,因为中国疫情控制的太好了。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没有市场就没有投资,除非你是独一无二的,中期来看不能被替代或超越的。这也是美国要威逼利诱其盟友放弃华为的主要原因。所以无论谁当总统都不可能放弃打压中国科技发展的目标。
在上述情况的背景下,被资本家控制的政客和部分西方媒体更加起劲的在各种场合诋毁中国,其小弟也跟着乱吠。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N十年的快乐教育,虽然出了许多科学家,但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却快乐的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成为缺少常识,人云亦云,异想天开,断章取义的新文盲。自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则让这种行为扩散的更快,影响范围更大。这一点从肯定懂王的喝消毒水能杀死新冠,到相信口罩上的压条是5g天线就能看出高福利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民智水平。因此他们更能受到政客和西方媒体的宣传影响。另外美国在香港、台湾、南海问题上咄咄逼人,军事上不停的试探,实际上也存在一石二鸟的打算,想借助扰乱中国的周边环境,达到向亚洲的小弟显示自己仍然能够掌控局面以及让中国疲于奔命不能安心发展经济的邪恶目的,又可以及时展示自己军事实力,让那些不交保护费导致撤军的国家看清楚自己还是行的。所以无论谁当总统都要为懂王擦屁股,他可能会减少一些边边角角无伤大雅的行为(比如减少乱吠),但显示自己实力的动作肯定不会减少。
所以对于中国来说,现在国际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但我们也不必太卑躬屈膝,要在战略上蔑视他战术上重视他,采取合纵连横,反间之计,将计就计等手段制约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