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战略】希特勒的战略选择

本周我在復习二战歷史,尤其是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来看希特勒的战略选择,现在把一些心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希特勒在一战后德国政坛的崛起过程,一般知识分子耳熟能详,我不再赘述。在美国股市泡沫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原本就饱受英法欺凌的德国经济一蹶不振,帮助纳粹党於1932/1933年的两次选举凭著不到44%的选票获得执政权。

早先Weimar Republic已经计划了大规模的赤字支出以刺激经济,并且把主要银行和企业国有化,希特勒继承了这些公共工程以及其背后的推手Hjalmar Schacht,在1934年进一步提拔他為经济部长,但是对国有化政策做了修正,允许企业原本的业主买回所有权。这并不是在放鬆对经济的管制,刚好相反,是为了将德国资本力量和纳粹党紧密地绑在一起,实际上对企业的监管控制比以往更加地严格和细密。

Schacht是一个称职的经济学者,在任内不断推动国际贸易和国内工业的平衡发展,但是希特勒的经济认知与他的政治观点一样,是极为陈旧而扭曲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思维,其核心是所谓的“Shrinking Markets”:这个理论认为随著更多的国家完成工业化而躋身先进经济体之列,国际上的原材料供应和工业品市场不止会因竞争而出现相对性的稀缺,而且1)因为这些后进国家也会试图建立本土工业,从而挤占从事第一產业的人口和土地,减低可出口其他国家的原材料数量,并且2)本土企业必然会享有政治优先,从而对进口工业品发生替代;其总效应是材料来源和市场规模在绝对值上也会减小。

根据这个理论,希特勒推导出两个决策原则:首先,德国的经济必须尽可能自给自足,避免依赖未来越来越困难昂贵的进口,而且必须接著减少技术外流来延缓后进国家工业化的步调,这个政策叫做Autarky。其次,因为无论怎么努力,德国的领土不可能完全满足农產和矿產的需求,那么只能就近占领资源丰富、工业化程度低的国家,将其彻底去工业化,确保原材料来源和成品市场。

这个希特勒準备占领并去工业化的国家,就是苏联;他所用的词匯,是大家应该都听説过的“Lebensraum”“生存空间”。换句话说,因为德国是一个陆权国家,不能像西欧的海权国家那样进行全球殖民,所以必须就近取材,在东欧建立殖民地,将当地人民转化為农奴。这是希特勒从殖民主义出发而得的结论;有人把“Lebensraum”解释為种族灭绝,这是错误的。

与此同时,从种族主义的观点,希特勒认为苏联的共產体制比英美的资本主义还要更加犹太(一方面因为Marx是犹太人,另一方面他同意资本主义会引发阶级斗争,最终导致共產革命),所以才是Aryan民族的最大仇敌。至於英法,反而算是优等民族之间的小吵小閙,只要对方折服,德方洗雪了一战失败的耻辱,完全可以容许它们维持先进工业和不威胁德国霸权的国际优先地位。

基於这样的理论基础,纳粹党从一开始掌权就实行国家动员政策,整个经济完全向军事倾斜,Schacht屡劝不止。到了1936年,德国基本达成全民就业,照理应该转为消减赤字,重新平衡经济,但是希特勒变本加厉,任命戈林草拟四年计划,加速备战(从这里可以看出,希特勒原本计划在1940年开战)。这样一来,留下两个很大的隐患,造成战略选择上的极大困难,德国的最终失败基本已被注定。

首先,德国的财政赤字无限增长,在和平前提下基本无法善后;战争不再只是一个选项,成為无可避免的终局,连预定的开战日期都无法延展。希特勒留给自己的唯一自由选择,是提早发动战争。然而更严重的问题,在於德国难以囤积足够的战备石油。这一方面源自外匯的欠缺,另一方面则是英国有意多方阻挠。后来在1939年九月对波兰开战的那一天,德国的石油存量居然只够四个月的正常使用。

Schacht在1937年愤而辞职,从此纳粹德国失去专业的经济管理能力。1938年九月慕尼黑协定,张伯伦顾全大局,容许希特勒在兼并奥地利之后,又吞下捷克的苏台德地区。这是英国的真正战略底綫,等同承认德国復兴,接受其重返一流强权之列。照理德国应该适可而止,多花几年积聚国力,尤其是利用与英国和解的气氛,大量囤积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并发展相关科技,尤其是合成燃料(Synthetic Fuel)。但是半年后希特勒就撕毁条约,兼并了整个捷克。这一方面是波兰不断挑衅,希特勒怒而兴师,决定提前一年开战,所以乾脆先占领捷克,但是另一个考虑,却是捷克国库的黄金和外匯储备,这正是前面所提纳粹德国财政管理不善的恶果。

一旦开打,英国当然封锁来自海上的原油进口。这时希特勒还盲目乐观,认为一旦法国软服,英国会主动重上谈判桌;这可能是他没有在Dunkirk赶尽杀绝的主要原因。然而希特勒在英国人眼中已经全无信誉可言,英国政坛没有任何力量挑战丘吉尔的强硬政策。还好苏联参与瓜分波兰之后,成为进口石油的替代来源,小產油国罗马尼亚也倒向轴心国,德国能勉强满足石油需求量的一半。

但到了1941年夏天,德国和占领区的经济困难和资源短缺再也拖不下去,希特勒又一次被形势逼迫,在盲目乐观的前提下,把仅存的两个月石油存量拿出来豪赌,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企图在年底前就打下乌克兰穀仓和高加索產油区。当时参战的150+个德军师之中,只有20个装甲师和10个摩步师;这并不是德国工业没有能力生產更多的坦克和卡车,而是连这么一点机动力量都没有足够的汽油可用,开战后后勤供应不上更属常态,严重影响部队的战力和速度,这是德军没能速战速决的主因。然而战事拖得越久,燃料短缺越严重,越须要孤注一掷做不智的战略和战术冒险,最终在Stalingrad输个精光。

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1936年的四年计划是希特勒失败的起点,他把自己的退路封死了。正确的大战略,是在经济上听从Schacht的建议,建设健全的金融财政,平衡赤字,赚取外匯,预先囤积巨量的原油储备,并且加速投资合成燃料技术。如此一来,在外交上就有餘裕可以勒马於慕尼黑协定,然后慢慢与英国斗而不破,逐步争取更高的国际地位,同时静待波兰自己发疯作死到没有盟友愿意出手救援的地步。

当然,我们研究歷史的主要意义,在於以史為镜。英文有一句类似的成语:“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but it rhymes.”(一般被伪托出自马克吐温,其实是1970年代才出现的,小编注: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説得更明确:歷史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是总有许多可借镜的教训。80多年前德国挑战霸主英国,不出意外地与现代中国崛起威胁美国霸权的过程有些共通之处,尤其健全自身经济、完善资源储备、稳扎稳打、斗而不破,依旧是新兴强权崛起的正确战略。有趣的是,一旦我们深入观察细节,就会发现类同当年希特勒的,反而是当代的美国。

财政管理混乱、军事预算过大、赤字无限增长、外交傲慢贪婪,还只是三流治理能力的通病,美国真正严重的问题,在於它还重蹈了希特勒在思想和战略上的覆辙。

在思想上(如果读者认为Trump不配叫做有“思想”,请看看Niall Ferguson的説法,参见https://www.belfercenter.org/publication/america-and-china-are-entering-dark-forest 小编注:中文翻译节略版 尼尔·弗格森: 美国正步入中国设计的“黑暗森林”? 尼尔·弗格森: 美国正步入中国设计的“黑暗森林”? | 文化纵横 评论 220 国际),美国同样执迷殖民主义,希望继续独霸先进科技能力,不容许挑战者建立自己的高级工业,试图强迫后者回归低级代工的地位。为此,美国也采纳了希特勒的两个策略:一方面追求自给自足,要求企业產能回归,另一方面则全力阻拦扭转对手的產业升级。这里唯一的差别是美国人不只準备使用武力,而是从外交、法律、经贸、金融、宣传等全方位出手,而且有著以往成功瓦解其他挑战者的经验。

在战略上,希特勒无视自身的致命短板,不未雨绸繆,一味盲目乐观。美国人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纳粹德国的罩门在石油供应,而现代美国则完全依赖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的长臂管辖、经济制裁和滥印钞票,无一不是在催促全世界赶快推翻美元的地位,却没有考虑到一旦失去了美元的购买力,美国自然也不再能够维持军事、外交、经贸、金融和宣传上的力量。

希特勒的军事冒险,不只為德国带来极大的灾难,而且是数败俱伤、终结了西欧主宰世界200年的歷史。当代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在战略核武器的背景下,代价远远更高;虽然这也大幅减低了美国动武的动力,但中方并没有真正达到核武平衡,考虑到现代美国所展示的与希特勒相似之处,开战的可能性依旧存在。这是一个很大的隐忧,应该儘早弥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