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戏为什么连红色的血都不敢有,也许真实情况比我们想的复杂。
之前曾经和一个当高中老师的亲戚聊天,聊天内容实在有点颠覆我的三观,在网络舆论环境下,高中老师和游戏可以说是生死仇敌了,不共戴天的关系,所以我聊天的时候谈到了游戏和学习的关系,说适当游戏未必会影响学习,我本以为我这算超前的新思维了,高中老师肯定接受不了,没想到亲戚比我超前得多,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游戏岂止不影响学习,简直就是塑造社会栋梁,管理班级秩序,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好帮手。
这话听得我差点当场抽风,很难想象是一个高中老师说的话,而且这个结论不是他自己抽风的回答,还是他和别的老师聊天一起得出的结论,这什么情况?让我不得不追问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亲戚所在学校不是什么重点高中,每年只有几个全校前几名学生能考上三本,有些时候甚至连一个三本都没有。至于如果出一个二本,学校会敲锣打鼓的挂横幅宣传表扬。
在游戏流行之前的90年代,学校里殴打老师,打群架,甚至砍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因为很多家长要么不管孩子,要么忙着打工没时间管,所以小孩没人管,天性就是玩,这就特别容易和社会上的无业游民职业混混裹挟起来,混久了,老师也就管不了。有了游戏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孩子没人管就天天打游戏,毕竟在街上瞎逛哪有游戏好玩,没和职业混混裹挟,孩子的世界还是比较单纯,虽然不爱学习,但是对学校有基本的敬畏心理,所以他不学习也不会捣乱,甚至对老师还挺有礼貌,这让曾经活在被学生砍死心理阴影下的老师受宠若惊,当然对游戏感激涕零,觉得游戏是个好东西,完善了社会和家庭起不到的作用。这段说辞惊得我目瞪口呆,但是好像也不无道理。
我查询了一下2019年的数据,本年高考适龄人口 1900万,其中928万参加了高考,其中309万人入读本科,也就是说只要你参加了高考,就已经淘汰了一半人口,只要你读了三本,在学习上就算六里挑一的人物了。
所以亲戚的那种高中,才是中国大部分高中的真正样子,更不谈还有职高呢。也就是说在中国有很大一部分在网上也没有话语权的群体,也就是留守儿童,属于家长不怎么管不会管,学校也管不了的人,他们并没有任何学习压力,而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打游戏,他们的三观基本就是游戏教给他们的,在父母和老师严格督促教育下的孩子肯定不会因为游戏里的暴力情节就去学习,就认同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情,然而有很多留守儿童,并没有人在现实生活里去教育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游戏真正能影响他们的三观。
我国审核制度确实很特么烂,审核规则不清晰,各种随心所欲的奇葩审核理由,不过我国肯定不能学美国把GTA,看门狗,收获日这类游戏都随意发售,因为我亲戚的意思是:留守儿童真的会从游戏里学三观。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