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举报下架后,我真的慌了

作者|  甜茶

来源|  影探

动画片《菲梦少女2》,被停播整改。

  原因离谱:

  角色染发,穿着花哨,遭家长举报。

  

500

  更具体的,咱看看湖南广电局释出的答复函。

  《菲梦少女2》于金鹰卡通频道播出。

  内容讲述的是一群有音乐梦想的少女团结合作、历经考验、共同成长的故事。

  传递的是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正能量。

  亲口认证,内容导向上没有问题。

  染发穿着?湖南广电也有解释:

  该片动漫人物多,人物头发染成不同颜色,是为提高角色辨识度,并非提倡。

  穿着花哨,是因为出现日常服装和舞台服装切换。

500

  你看,句句在理,字字有据。

  但,结论却给人看傻了——

  忽略对未成年的影响,限其停播整改。

  改哪?

  改发色?不是说角色辨识需要?

  改穿着?不是说为了剧情服务?

  这前后逻辑咋驴唇对不上马嘴。

500

  要是真改了,我眼就花了

  我这才明白过来。

  家长要的本就不是“改”,而是“禁”。

  禁播、下架,别想翻身。

  举报之下,焉有完卵。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笑话成真

  早在2013年,就有家长举报《熊出没》。

  因为某片段中,10分钟出现21句脏话。

  其中包括“见鬼”、“臭狗熊”、“去死”、“笨蛋”等不雅词语。

  家长的诉求也是禁播。

500

  另一封公开可查的举报信,名为《我愤怒,我控诉,为了孩子,中央电视台你不能这样》。

  文中举报的是《虹猫蓝兔七侠传》。

  甚至同期出现了另一篇文章,名为《超级鄙视!著名作家余华真的是垃圾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文学顾问》。

  余华的代表作包括《活着》《兄弟》,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却因一部动画遭人鄙视。

  《虹猫蓝兔七侠传》何罪至此?

  举报信中写道:

  大量血腥厮杀场面、人物语言包括“去死吧”“你来送死”,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500

  并要求:

  以后再播动画片,你们给我老老实实地审查,把那些垃圾、血腥、粗口统统给我删除!给我的孩子一个纯净天空!

500

  语气之任性狂妄,要求之理所应当。

  实在令人不适,同时也让人困惑。

  “送死”是粗口,打斗是血腥。

  可《虹猫蓝兔七侠传》讲的本就是“侠”的故事。

  刻画人物,斗志斗勇,少得了这些吗?

500

  若是如此,《西游记》的动画片也不能看了。

  不打不斗,如何西天取经;

  孙悟空最爱提的“妖精,我是你孙爷爷”,怕也要“哔—”掉。

  这四大名著之一竟成了糟粕。

500

  无独有偶。

  《神厨小福贵》因为太过负能量曾被禁播;

  《中华小子》因有幽灵鬼怪形象也曾被禁。

  《喜羊羊与灰太狼》则是因有小孩模仿剧中情节烤火烧伤,被禁五年。

500

  《黑猫警长》也因打打杀杀,遭到家长投诉。

  有网友调侃:

  《大闹天宫》不能看,因为它提倡抢劫盗窃、奇装异服、毁坏财物、蔑视规则。

  《葫芦兄弟》不能看,因为它袒胸露乳、拉帮结伙、虐杀野生动物。

500

  以前我将这些话当笑话,现在却笑不出来。

  因为笑话成真了。

500

  手游不准染发,《愤怒的小鸟》招谁惹谁了?

  图源:@windleaves

  《菲梦少女2》的停播,让我感到一阵恶寒。

  当部分家长发现自己手中的权力无限膨胀。

  可凭一己之私心私欲私好,决定一部动画的生与死。

  吹毛求疵,上纲上线到如此地步。

  市场的选择、大众的喜恶,都将无法真实传递。

  创作者风声鹤唳,也别再谈什么国漫崛起。

  屠刀将落。

  它征伐屠戮的范围只会越来越广。

500


  >>>>仁者见仁,淫者见淫

  动画如此,书籍尤甚。

  半个月前,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天真妈妈》遭质疑。

  原因在于含有“自杀描写”,会诱导未成年自杀。

  作者杨红樱回应,这样的质疑,实属断章取义。

  原书来龙去脉:

  马小跳的妈妈逼其学钢琴,但马小跳十分拒绝,便对同学发牢骚想要自杀。同学告诉他几种自杀方式,但马小跳觉得下场太惨,都拒绝了。同学也鼓励他,就算被妈妈逼着弹钢琴也不要自杀,并帮他想了另外的方法。

500

500

  漫画版《天真妈妈》更一目了然

  这不仅不是鼓励自杀,还是反自杀。

  杨红樱虽然冤但也无奈。

  如今老版《天真妈妈》已全部收回,新版会做删除处理。

500

  同样遭殃的还有杨鹏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也是由于自杀描写:

  这天早晨,我早早地到了学校,爬到了教学楼的顶楼——第十四层的阳台上,无比留恋地最后看了一眼那正在东边冉冉升起的朝阳。我想那恐怕是我今生最后一次看到太阳了。

  这本书孩子看不看另说,家长真的该好好读读。

  书中有几句“我”的心理描述,正是自杀的原因:

  如果我本来就是一个老师、家长不喜欢的孩子,我想我会这一切很不在乎,我也不会那么痛苦。

  可是,我不是那样的人,我是在奖状和赞扬声长大的,现实巨大的落差使我痛苦不堪,我得承认我的意志太脆弱。

  《装在口袋里爸爸》现已全部下架。

  但,家长不会以为这样孩子心理就不会脆弱了吧?

  

500

  就在6月月底,山西通报一起六年级女孩坠楼自杀案。

  记者采访家长,家长将女孩奖状塑封成册,哭喊孩子何其优秀,全程强调成绩:

  “语文没低过85分。”

  “数学还行,99分。”

  我理解父母心情最悲痛。

  但这样无形的压力,留给孩子喘息的空间何其窒息。

500

  图源:微博用户

  被迫下架的不止《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与《天真妈妈》。

  还包括《狼王梦》与《青铜葵花》。

  《狼王梦》豆瓣评分9.0,热评写着:

  “你知道那是我热爱一切动物的年纪里读完要哭的书。”

500

  《青铜葵花》豆瓣评分9.1,一位准妈妈写下:

  “返璞归真的力量,真善美的体现!”

  仁者看仁,淫者见淫。


  因前者有动物交配描写;后者有父亲给女儿洗澡描写(单亲家庭,女儿年幼)。

  两者均被质疑涉黄。

  有质疑不可怕,我们可以辩论,可以探讨,可以引导。

  偏偏选择了一刀切。

  举报一个便下架一个,投诉一个便整改一个。

  不审视作品全貌,不调查大众意见。

  既懒又惰,确实省心省力,但也是暴力。

500

  图源:网络

  >>>>一团马赛克

  不可否认,面向儿童的文学影视作品不同于其他。

  儿童辩识能力有限,模仿能力又极强。

  家长担心,能理解。

  但不该用如此粗暴的方式。

  有模拟,有预言。

  《黑镜》第四季第二集——《方舟天使》。

  单亲家庭里的母亲,视女如命。

  自女儿年幼,便在她脑内植入程序。

500

500

  通过触摸平板,可查看女儿所处位置、女儿看到的一切。

  并对女儿看到的血腥、残暴、色情等一切负面信息打码。

  外公突发疾病,她只能看到一团马赛克;同学打架受伤,她只能看到一团马赛克;甚至狂吠的狗,流血的手指,她看到的只有马赛克。

500

  母亲选择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保护女儿。

  女儿也选择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了解世界。

  自残、早恋、吸毒......

  直至最后,女儿砸毁平板,砸伤母亲。

  母亲血流满面,在女儿眼里也只是一团马赛克。

500

  她从不与女儿沟通,只会操控。

  不教给女儿爱的能力,也不教给女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母亲想让女儿做方舟上的天使。

  但也是母亲亲手造就了末日来临、独上方舟的绝境。

500

  让孩子生活在完全无菌的环境,虽干净,但窒息。

  我们常说“堵不如疏”。

  网络普及发达,孩子接受信息迅速,思想早熟。

  见识面甚至远超成年人的想象。

  爱的教育。性的教育。死亡的教育。

  请及时主动地教给孩子。

  而不是一昧强求于、苛责于影视文学作品。

  >>>>*****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只是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失败、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40年前它是武侠小说。30年前它是香港电影,20年前它是网络,10年前它是游戏,5年前是智能手机。”

  今天,它是一切。

  当综艺字幕必须要给“死”字打码。

500

500

  当所有的歌词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500

  当游戏里打出的血变成绿色或灰色,死亡成了挥手byebye。


500

  这样做是否真的必要?是否真的有意义?

  不管不顾。

  我们打着为未成年好的旗号,恭迎举报大时代来临。

  上有审查,下有自我阉割。

  社会的菱角像被磨圆,我们怕未成年磕到碰到,却率先给他们蒙住眼睛。

500

  成年人无视“不喜欢某个作品,就关闭退出”的常识。

  要求影视文学作品必须是“无害”的。

  文化能活动的空间因此不断紧缩。

  书、电影、音乐本是为数不多可以拓宽普通人生活边界的事物。

  如今却也只能在方圆之地舞蹈。

  越举报越低质,越紧缩越没营养。

  点点举报,救救孩子。

  抱歉,这真的救不了孩子。

  救孩子的只能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500

  我想起昆汀讲他读小学时便看了《教父》《日落黄沙》《生死狂澜》。

  当他问妈妈,我在看同学不准看的电影,你不担心吗?

  妈妈回他:

  “就是一部电影,你不可能因为在电影上看到什么,就把你给毁了”。

点击「影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