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又搞了一款高原神器,比狙击榴更劲爆!

前几天,南部战区官方授权的军事公众号“南路一号”发布了一组图集,内容为第75集团军某旅,在滇西高原组织实弹射击训练。

本来嘛,实弹射击训练没啥稀奇的,但在这组图集中,出现了一款新型自动榴弹发射器。

500

▲新型自动榴弹发射器

这东西之前从未正式亮相过,也不知道名字,却出现在实弹射击训练的靶场上,可能是研制工作基本完成,少量发给部队试用,或者已经定型但还没有上户口。

不过小兵兵看到这东西,心里一揪!

完了,兔子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不但没治好,反而病情加重了……

500

众所周知,兔子对火力不足的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执念,但这种执念绝不是苏联式傻大黑粗,过分追求口径和射程。我们在提高火力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装备的易用性和适应性。

今天,胖兵就着新型自动榴和大家聊聊,我兔是如何靠“轻字诀”耍流氓的。

从外观上看,新型自动榴与我军现役的同类装备都不一样,身管、机匣、弹药箱和脚架都是新设计,不过给三脚架前腿打螺栓,防止脚架被炮口上跳时带着乱飞的做法,倒是老兵们传下来的经验。

500

▲红圈处为固定脚架的螺栓

使用自动榴的士兵要备一把锤子

另外从图集中我们也多少能推测,新型自动榴可能非常轻便,从体积上看,如果不安装脚架和弹药箱,估计可以“抱在手里颠着玩”。

而从第一次露面就是滇西高原上这一点来看,这款自动榴可能还是一款“山地榴”。

没办法,轻,就是放肆的资本……

500

▲“班长一发打不掉怎么办?”“打五发!”

上世纪7、80年代,兔子把手伸向鹰酱和毛熊的屁股,效仿Mk19、AGS-17的设计理念和用途,开始研制自己的同类装备,并成功开发出我军第一代自动榴弹发射器——QLZ-87(下文简称87式)。

500

▲女兵射击87榴

在理论验证阶段,军工兔认为美苏两国的自动榴都太过沉重,Mk19净重35.2公斤,装上三脚架和弹药箱后的战斗全重更是重达62.4公斤!

500

▲美军Mk19榴弹发射器

苏联的AGS-17倒是轻了很多,全重只有31公斤左右,但30×29毫米口径的弹药杀伤力较弱(Mk19为40×53毫米),还无法使用反装甲的化学能破甲弹(HEAT),功能比较有限。

500

▲俄罗斯小姐姐试射AGS-17

讲真,让小兵兵抱着30公斤的可乐桶,来个肥宅快乐百米跑还行,可换了榴弹发射器……估计不出20米就得原地瘫倒。

而如此大的重量,对于80年代的解放军来说实在无法接受,而且原因相当无奈。

500

▲三十多公斤的装备可以短距离徒手搬运

但无法整装背负行军

那时我们还在奋力实现“骡马化”到“摩托化”的转变,许多陆军部队在野战条件下的战术机动依然要靠铁脚板,严重缺乏运输和战斗载具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此部队在国产自动榴立项之初,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了重量较轻、结构紧凑、机动性好、杀伤力高的设计指标,要求“可以上山打游击、两人抬着就能走”。

所以兔子家的“糖豆发射器”从一开始,就在搞轻量化。

500

▲为了尽可能减重,87式的结构非常紧凑

而后来的实践却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决策。

最终,形似一根大钢管的87式达到了设计目标,战斗只有全重20公斤,比1983年服役的Mk19Mod3轻70%,比苏联AGS-17轻35%,是当时全世界最轻的步兵自动榴。

500

▲87式有轻/重两种作战形态

但都需要抵肩射击

重量一减下来,就有了战术发挥空间,必要时可以三人一组携带发射器、三脚架和弹药进行短距徒步奔袭,咔咔两下组装完成就能开轰,管你人肉包还是轻装甲,统统给老子炸!

500

▲步兵可将87式拆分携行

作为中国第一款自动榴,87式在服役后得到了广大官兵和指战员的一致认可。

然而,87式却没能让战士们的笑容“迅速火力覆盖”。

这件主打轻便易用的新锐武器,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就开始“落伍”。

500

▲这就叫“笑容逐渐火力覆盖”

大家都知道,我兔一般喜欢用最终设计定型的年份给新装备命名,但87式却十分例外的用立项年份命名。

它从9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到全军基本完成列装已经是千禧年以后的事了。

500

▲驻港部队也是首批装备87式的部队

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这也就产生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87式的设计概念与部队的实际情况产生了很大的年代落差,它自身的结构特点逐渐难以适应全新的作战环境,也在使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随着解放军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纯步兵手操的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我们也开始考虑自动榴的车载和多平台发展。

另一方面,也有部在使用后反映87式的弹鼓有时会因振动而脱落、右侧手柄握持感不佳等问题。

500

▲2004年的战耕节目(CCTV-7)截图

架在老式吉普上的87式相当罕见

于是为满足部队需要,湖南轻兵器研究所又研制出QLZ-04(下文简称04式),不仅解决了87式通用性差、带弹量少等一系列问题,也跟上了部队机械化发展的大潮,直到目前仍是我军的主力自动榴。

500

▲世界名画:《纯粹的快乐》

图中的车载自动榴就是04式

04式经过全新设计,改用结构更简单、动作更可靠的自由枪机式原理,并放弃87式的6/15发弹鼓,使用30发弹链箱进行供弹,彻底解决了火力持续性差的缺陷。

考虑到液压缓冲器削减了后坐力,车载使用时武器也处于固定状态,04式没有沿用87式抵肩射击的方式,而是和重机枪一样采用双铲手柄和推压击发板,方便士兵操作。

500

▲04式可加装瞄具提高有效射程

严格来说,87式和04式无论外观还是内在都截然不同,尽管年代相差不远,但还是被划成两代自动榴。

不过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两者都没有脱离一个主线:轻量化。

04式为了增加可靠性、降低后坐力,全重(不含弹药)增加到了24公斤,但这仍然比美俄两国的主力自动榴轻很多,再加上部队的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几公斤的增重完全可以接受。

500

▲04榴的机匣比87厚重,可靠性更强

24公斤什么概念?

比全球最轻的89式重机枪(全重26.5公斤)还轻!

因为轻,我兔的自动榴可直接装备到连级,而美俄一般只装备到营级。

大家别小看这个重量问题,十几公斤的差距就决定了环境适应性的不同,省掉这些重量可是能让装备上高原地区作战。

500

▲我军战士在高原地区使用89式重机枪

高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是否比热带雨林更复杂姑且不论,单一个含氧量低就非常要命。

别说普通人初上高原时会出现高原反应,即使一个身体健壮、长期驻守高原的士兵,也很难在缺氧状态下保持海平面的体能水平,在那种环境中节省体能就是保护生命。

500

▲战士在高原使用87榴进行射击训练

正因如此,步兵的装备够不够轻就成为能否上高原的关键因素。

有些装备上不去就是上不去,你能用车辆运载,但它无法跟随步兵作战,这样就会产生火力空缺。

恰好,主打轻量化的国产自动榴和89重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即便在高原也能给步兵提供点/面、直/曲结合的杀伤火力。

500

▲04榴也能上高海拔地区作战

大家可以设想一个场景:在海拔好几千的高原地区,敌人摆弄着只能半自动射击的自动步枪疯狂叫嚣,这时对面山脊线突然出现几个嚼着鸡蛋肉干的人,一边架自动榴,一边架89重……

什么叫绝对火力优势?

什么叫笑容逐渐失控?

你品,你细品。

500

既然说到这,胖兵还得再提一嘴,我兔玩自动榴虽然师从西方,但也不乏中式特色的犀利玩意,比如全球独一号的QLU-11式狙击榴弹发射器(下文简称11式)。

这支狙击枪……不对,这门狙击炮配备白光、夜视瞄准镜、浮动式瞄准镜导轨、组合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的火控设备,民间唤为狙击榴弹炮【#滑稽】

500

▲“听说你想当机枪手?食我高爆弹!”

虽然它也使用国产35毫米系列榴弹,但它的有效点射距离可达1000米,能够在600米距离上连续将3发榴弹炮打进同一扇窗户,轰爆对面机枪手狗头自然不在话下。

顺便,狙击榴只有13公斤,单兵背着就能上高原作战,我军“炮狙手”已经开始用它在高原地区展开训练,要是这东西再配合前面的自动榴和89重……

500

▲夭寿啦!狙击榴上高原啦!

吹着口哨犁着地,来自火力覆盖的纯粹快乐会越来越多哦亲~

十几年来,我军越发非常重视装备适应高原环境的能力,除了轻量化的步兵武器,还有15式轻坦、07A自行榴、181卡车炮等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的各型装备。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你上不去的我能上去,你能上去的我还能给你打掉,能把我怎样?”

500

参考资料:

南陆一号:装弹,开火!——李名虎、陈克杼、段少博

帧察点:为山地战打造的我军超轻“步兵大炮”,差点在高原前线打响第一炮——帧察

枪炮世界:QLZ87自动榴弹发射器

兵器知识:QLZ04式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维基百科:AGS-17、Mk 19 grenade launcher、QLZ-87 grenade launcher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