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高晓松的舆论风潮进一步发散思维的畅想

     作为87年出生的我,高晓松的歌很多我都听过,但是我对他开始并不熟悉,小时候听过他的歌,但是并没关心过词、曲作者,当我开始对他熟悉时其实都是互联网开始普及后,才在各种综艺、聊天节目等网络中知道:原来我以前听的歌是他写的啊!这段时间应该就是前几年吧,当时高晓松有一些聊天类的节目,我看了很少一些,并不全面,所以如果后面的说法如果有偏颇,请指教,也请原谅。

当时他的一些说法就是现在定义为“公知”的一些看好国外的一些言论,其实我觉得谈不上“媚外”,我没找到准确点的形容词,就姑且应该算是“国外很多东西很好”,(因为我确实看他的节目很少,所以这点可能确实很偏颇),顺带说一句,罗永浩的一些话语我才觉得是“精日”,所以我非常讨厌罗永浩。所以对高晓松的这种还谈不上“媚外”的话语遭受如此多的网络攻击,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我现在看到很多时政评论,现在经常说的一个观点是:现在的年轻人是中国最自信的一代,因为他们成长时国家已经比较强大了,他们看到的是中国强大后的种种表现,而我们以前看到的是中国弱小时的各种委屈,我很赞同这种观点,这里稍微举一下例子:1、银河号时间,那是我才6岁,完全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比我小的90后,00后更没切身体会,这点倒是没什么区别,但是即使现在长大后去了解当时的事情经过,也能看到当时中国的委屈。2、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当时已经中学,看到国家只能抗议,不能对等还击,受到的屈辱让我刻骨铭心。3、南海飞机被撞,飞行员牺牲,距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时隔不久,同样只能抗议。而90后,00后呢,他们当时都还小,这些事件他们体会不深,完全没有那种屈辱感。

再说说认知、舆论环境,我们80后,或者高晓松这个靠近70后的人,我们成长时,家电基本全是日本的,比如索尼、松下,运动品牌是耐克、阿迪这些欧美的,汽车是丰田、本田、大众(为什么现在汽车仍是这些,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现在买车的主力军恰恰就是80后),手机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然后有些人再出国一看,别人遍地是高楼大厦,街道干净美丽,我们当时一个城市是又脏又破,而这些现在全又反过来了。现在被全网鄙视的公知的言论,其实是当时的普遍认知,张维为教授曾说过,他和福山辩论的那场会议,开场前的节奏是这样的:在与福山先生辩论前,也看了一些中国学者与他的对话,坦率的说,那不是对话,而是“汇报工作”。那些学者关心的是中国哪一天才能达到美国民主和法治水平。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时整个中国的认知就是一种“弱者心态”,所以我对于张维为教授在当时就能极其清晰的以一种“自信心态”与福山辩论非常敬重。我们以现在的认知去谈论69年出生的高晓松,是认为高晓松达到或者接近张维为教授的水平了吗?

现在看观网等很多时政类节目,很多弹幕充满着自信,充斥着对公知的鄙夷,我刚开始非常开心,看到这些比我年轻10多岁的年轻人的自信,就像看到了中国的发展,看到了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发展。但是看到的越来越多,特别是这些言论越发极端,已经快到了不容许说国外好的一点点话的时候,我就开始担心了,也正是这种担心让我决定写这篇文章。这种担心我大概理了一下,就是1、担心再次发展为清末的夜郎自大思想(这点因为咨询的发达,特别是网络的发达,其实可能性很小了),2、担心发展成类似美国的“政治正确”,以后再也不能说国外一点好,不能说国内一点差,说了你就是“公知”3、担心反对的声音越发的减少甚至消失,舆论影响认知,认知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现实,让中国不能更全面的发展。第3点其实就是第2点发展。

有些言论确实应该被鄙夷、唾弃、封杀,甚至“人肉”(我不讨厌人肉,但是觉得应该可控,因为我也担心人肉的进一步发展,这里就不谈论了),这些言论就是“辱华、精日、精美”。我反对将“说国外好,说国内差”的所有话全部鄙夷、唾弃、封杀,但是也不应该成为主流,不能让他们像以前一样带节奏。这些话语应该成为我们对国内外更好认知的补充,让我们仍然会思考:要不自己出去看看。而不是像现在台湾、美国、印度等认知中国大陆一样。我们在网上鄙夷印度人民对中印两国认知的可笑,也要警惕不要让以后的中国成为现在的印度,而那些“说国外好,说国内差”的话就可以成为随时提醒我们的一根刺,让这些话不要成为主流乱带节奏,也不要让他们毫无生存空间。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为高晓松洗白,主要是我并不清楚他究竟说了哪些、好多话引起广范围的厌恶,我只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思考想写出来。

全部专栏